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大附中凈月實驗學校 呂 麗 楊立新
儀式教育巧助力,快樂成長譜華章
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大附中凈月實驗學校 呂 麗 楊立新

學校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
東北師大附中凈月實驗學校是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藝術特長教育于一體的“K12+1”學校(“K”指的是幼兒園,“12”指的是小學、初中、高中12年教育,“1”指的是藝術特長教育)。學校深入挖掘各種重要節慶日、紀念日所蘊藏的豐富教育資源,抓住契機,開展一系列儀式教育活動,并以這些活動為載體實施“快樂教育”,引導隊員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校作為“K12+1”學校,衍生出學部、年段之間的遞進與承接,并以此為教育契機,引導各個學部、年段的儀式教育活動相互作用、彼此影響。
1.低年級段隊員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講“紅領巾的故事”
每年“六一”,一、二、三年級的隊員們都會走進學校所屬的兩所幼兒園,開展“走進幼兒園,為弟弟妹妹們送禮”活動。隊員們親切地向幼兒園的弟弟妹妹們介紹小學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紅領巾的故事”,并為即將升入小學的小朋友們送上一份精心制作的小禮物……這個活動搭建了一座愛心橋,讓孩子們互相傳遞著關懷和愛。
2.高年級段隊員為即將參加中考、高考的哥哥姐姐們送祝福
每年中考、高考前夕,四、五、六年級的隊員們都會走進初三、高三年級教室,為即將參加中考、高考的哥哥姐姐們送上自己的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等作品,祝愿哥哥姐姐們學習進步、金榜題名。隊員們在感受中考、高考前氛圍的同時,品味祝福他人的快樂,收獲最甜美的回憶。
3.同年段的隊員們“小主人手拉手”自主管理工作交接儀式
學校每周舉行“小主人手拉手”自主管理工作交接儀式。該活動以隊員的視角督促隊員的活動,以隊員榜樣影響隊員的日常生活,以隊員的自我管理提升隊組織的凝聚力,為隊員們搭建了良好的交往、溝通平臺。
1.莊嚴肅穆的主題儀式
莊嚴肅穆的主題儀式注重群體效應,以激發隊員內心情感為目標,讓共鳴產生于每名隊員的內心。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其程序是:(1)升旗手和護旗手簡介。(2)升國旗、奏國歌,全體師生向國旗敬禮。(3)全體師生將右手放在左胸前高唱國歌。(4)全體隊員齊誦校訓——“志存高遠,學求博深”。(5)國旗下講話。(6)唱校歌。
升旗儀式體現了隊員的主體性,凸顯了儀式的莊嚴感、神圣感。學校每周分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關鍵詞為主題,進行國旗下講話。一個個具體的故事、一件件身邊的事例,引領著隊員們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校的主題隊日活動

“習禮明志 承德樂學”——五年級春季開學式
2. 多群體多層面的年段開學儀式
開學儀式教育是學校少先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學期開學初,一至六年級結合學育中心的德育主題,分別舉行符合隊員年齡特點、年組特點的個性化開學儀式。本學年,各年級舉行的開學儀式主題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年年年年年年年級級級級級級級 樂小勤智習理 學故奮于禮想 2善事好心明與01思·學,志擔6,大,慧,當—開智育于承,20啟慧智行德文17智 利 樂明 讀學慧行學與好年之 智書上旅 慧 · 學 學期 做 人 上知 做重做明20善禮向禮知禮1若6儀上節書·—水,向,明篤2,明0善講理行1禮事好禮好7化學理少儀少心年年年靈下學期
各年級開學儀式程序層層深入、環環相扣,主題緊密相連、螺旋上升。隆重、熱烈的儀式,激勵著隊員們向真、向善、向美、向上。隊員們在這樣的開學儀式上明確了方向,找到了目標,對新學期充滿希冀,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六星好少年”。
3.關注與情感相結合的散學儀式
學校不但關注隊員在校期間的成長,還關心隊員在寒暑假中和畢業離校后的潛能激發、快樂成長。學校散學儀式包含休業式和畢業典禮兩類。
隨著假期的臨近,每學期的休業式開始。休業式總結豐富多彩的活動,盤點辛勤耕耘的成果,回顧校園優秀人物事跡,表揚品學兼優的隊員……既肯定了隊員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又號召更多隊員刻苦努力、向榜樣學習,引導他們帶著這種努力、快樂、收獲、回憶,過一個安全、有意義的假期,并展示少先隊員的良好形象。
在滿載著希冀與收獲的7月,六年級隊員迎來了自己小學時光中最閃亮動人的一刻——小學畢業典禮。在典禮上,隊員們美麗的笑臉、動聽的歌聲令現場的所有人動容。隊員代表的講話,道出了所有畢業生對母校和老師的感激之情,那份離別之際的感恩之言,格外打動人心;家長代表的一番感言,道出了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的感激和認可;輔導員們的話語中飽含著殷切的希望和真誠的鼓勵,給畢業生帶來了無限的勇氣和力量;校長欣慰地望著隊員們,為他們送去誠摯的祝福……最溫馨感人的是畢業生們向學弟學妹們贈送圖書和禮物的場面。他們悄悄地將教室打掃干凈,在黑板上留下“母校留給你們啦,要珍惜哦……”等感人話語。他們那份對學弟學妹的囑托與激勵,那份對母校的留戀與感恩,印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每所學校都有需要單獨呵護的個體存在。對待這些特殊的隊員,除了鼓勵他們參加群體儀式教育活動外,學校還選擇恰當時機,為這些隊員舉辦特殊的個體儀式教育活動。
為行動有困難的隊員創造機會。一年級的隊員佳佳患有肌無力,平時需要老師格外照顧。在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入隊儀式活動中,他因不能到場而流下了眼淚。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特意為他組織了一場“一個人的入隊儀式”。高年級的哥哥姐姐來到現場,按照入隊儀式程序,為佳佳佩戴紅領巾,教他敬隊禮、唱隊歌,并帶著他進行入隊宣誓。佳佳用盡力量攥起小拳頭并開心地告訴大家:“我是一名少先隊員啦!”
對心理上需要疏導的隊員進行幫助。有一位隊員由于多種原因,總是對周圍的事物充滿敵意,甚至有暴力傾向。輔導員特意為他請來心理教師進行疏導,同時聯系家長,一起探討如何有效地幫助他解決問題。在隊員取得了一些進步后,學校專門為他申請了一次研學旅行,并在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啟動儀式。從那以后,他努力融入群體,逐漸變得開朗、樂觀起來。
一個個儀式已成為隊員們成長進步的階梯,學校通過儀式教育活動,為隊員們搭建了多種交往平臺,引導他們感受交流的快樂,了解他人的學習生活并服務他人,在服務中樹立主人翁意識。

一年級中隊授隊旗儀式
在少先隊組織教育中,儀式教育以其生動、具體、形象化的內容,莊嚴、神圣的教育氛圍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很多人在回憶自己的少先隊生活時,總會記起參加過的那些儀式活動以及身在其中感受到的情感熏陶、獲得的深刻啟迪。這些特殊的少先隊儀式,是每個人最難忘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