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翟小功(海南海口)
糧倉“碩鼠”
文_翟小功(海南海口)

俗話說,“孩子們盼過年,大人們怕花錢”,而有些干部偏偏對過年過節情有獨鐘,因為他們可以在春節拿“紅包”拿到手軟。
陳信便是這樣一位干部。海南省海口市糧食局原局長陳信被戲稱為“紅包局長”,其對紅包的偏愛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既然官員有愛好,下級干部職工、商人老板就會紛紛投其所好。
據檢方指控,陳信在擔任海口市糧食局局長期間,逢年過節收受下屬及私企老板等12人賄賂款共計114萬元人民幣、8000美元。同時,未盡職責,導致海口“糧倉”糧食虧庫、質量低下,拖欠銀行巨額貸款,造成國家公共財產出現巨大損失。
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陳信有期徒刑5年;以玩忽職守罪,判處陳信有期徒刑5年6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8年6個月。陳信最終在退休前被紅包絆倒。
1957年出生的陳信,系海南樂東人,18歲參加工作,在海口市糧食局歷任副科長、副局長等職務。2007年,陳信被擬任為海口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正處級)。
2008年4月,黑龍江富錦市九零糧庫發生了空倉丑聞,傳言虧庫金額達數億元。已有兩名涉案人員被依法拘留。一時間,已逐漸被淡忘的糧食部門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
就在上任糧食局長第二年,做客椰城糾風熱線的海口市糧食局局長陳信向市民保證,海口市的糧食儲備管理很規范,沒有出現類似問題。“目前,海口市的糧食儲備包括稻谷和成品糧,基本上能滿足軍需民用。”當時,陳信曾如是承諾。海口市委、市政府歷來重視這項工作,有關主管部門嚴格按照《海口市儲備糧管理暫行辦法》來執行,糧食出庫進庫均依照規定進行,管理很規范。海口沒有發生九零糧庫類似的問題。
陳信還說,從中央到地方,有著一整套規范的糧食流通管理規定。具體來說,糧庫每個月要上報報表,業務科每個月都要下去檢查糧庫情況。一年要請有資質的部門對糧庫的糧食質量兩次檢測,同時還有一年兩次的糧食普查。請市民放心,糧食部門會管理好大家的糧食。
然而,事實證明,自從2007年主管海口糧倉,年過五旬的陳信逐漸感覺到自己手里的權力含金量極高,開始以權謀利,大肆受賄,并導致全市糧倉虧空嚴重。
海口市糧食局下屬有海口糧油儲備公司、海口市第二糧油儲備公司、海口市軍糧供應管理站等單位,主管全市“糧倉”工作。海口是海南省糧食主銷區,但糧食不能自給,如果糧食安全出了紕漏,一旦發生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后果將不堪設想。
據介紹,2015年期間,海口“糧倉”里接連抓出“大老鼠”,陳信及其下屬趙金城(海口糧食儲備公司原董事長)、柯圣春(海口市第二糧油儲備公司原董事長)、吳清新(海口市軍糧供應管理站原主任)等人均赫然在列。
2015年8月,海口市瓊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海口市糧食局原局長陳信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同年12月25日,海口市紀委對市糧食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陳信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
事發前,為了與陳信搞好關系,趙金城、柯圣春、吳清新等人均在過年過節送紅包、煙酒,行賄陳信。2015年以來,海口市紀委嚴肅查辦了海口市糧食系統迄今為止最大的系列腐敗案件,立案審查27件27人,涉及正處級干部1人,副處級干部1人,科級干部11人,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及相關責任人14人。

陳信
從2010年起,海口市軍糧供應管理站董事長吳清新常去陳信家里拜年,每次都會帶上2000美元,他并不直接交給陳信,而是交給陳信的女兒,稱是“過年紅包”,4年共送了8000美元。
2011年,海口市糧食局在糧食系統進行輪崗換屆,柯圣春為了保住海口第二糧油儲備公司董事長的職位,便于雙方繼續進行違規代儲業務,送給陳信10萬元。
2011年年底至2012年春節期間,海口糧油儲備公司董事長趙金城違規將儲備糧輪換業務交給陳代其代輪換代儲,為了獲得陳信的幫助和支持,趙金城送給陳信兩萬元。
馮某系二儲公司的工會主席。2009年,陳信由于急需用錢,便以借錢名義向馮某索要10萬元,一直沒有歸還。2012年,陳信幫助馮某的家庭企業與二儲公司建立了糧食貿易關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除了下屬,承包糧食代輪代儲業務的私人企業老板、承接糧食局工程的老板等也希望得到陳信關照,因此,中秋節、春節時的“紅包”是少不了的,陳信也喜歡過節收紅包,久而久之成了他的一個小癖好,這也是“聯絡感情”的好時機。
2008年至2012年期間,為獲得陳信的支持和幫助,海口東銀公司法定代表人蒙某每逢春節、中秋等節日,均送給陳信3萬元、5萬元不等的紅包,4年共計37萬元。
此外,海口譽新糧油貿易公司總經理梁某每年均以過年紅包的名義送給陳信3萬元,3年共計9萬元的紅包。包工頭黃某在2012年春節前送給陳信兩萬元。
據了解,海口市糧油儲備公司和海口市第二糧油儲備公司等下屬企業負責海口糧食的代儲代輪業務。海口糧食局對于下屬企業的財物及儲備糧等情況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法院查明,陳信在擔任海口市糧食局局長期間,明知下屬企業違反規定將糧食的代儲代輪業務交給無資質的私人企業經營,仍放任、默許海口市糧食局下屬糧食存儲企業違規外包儲備糧輪換業務及貿易糧業務,并對資金流轉情況未履行監督檢查職責,致使國家公共財產遭受巨大損失。而且,陳信不認真履行對海口第二糧油儲備有限公司的監督檢查職責,放任該公司董事長柯某與蒙某違規從事儲備糧輪換及貿易糧業務,致使該公司拖欠農發行3678.75萬元貸款無法償還,造成市級儲備糧稻谷虧庫1167.71噸,大米虧庫3800噸,不宜存糧達1039.8噸,糧食質量不達標率為79%。
據了解,2006年至2014年期間,海口二儲公司在未經書面審核,且未書面向上級主管單位海口市糧食局申請、報備,未明確是否具備儲備糧代儲企業資格的情況下,違規將市級儲備糧代儲代輪業務承包給海南東銀貿易有限公司、海南國威隆實業有限公司、海口迎喜紅貿易有限公司、海口寶來順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等四家民營企業。
在庭審中,陳信拿著起訴書,條理清晰地否認自己這一控罪,并表示其在“離職”之前并沒有發現糧食庫存不足、質量不好、貸款追不回等問題。然而,一切辯駁都是蒼白的。近日,海口市中院審理后作出上述判決。宣判后,陳信表示不上訴。
編后語》》
在童年時期,我們都十分盼望過年,因為拜年時總會收到長輩們的紅包。那時的紅包雖然不大,但是承載了長輩的濃濃愛意和兒時的快樂。然而,紅包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年關”即“廉關”,非但不能隨意接受,反而還是“燙手山芋”,絕不能如同孩童一樣,對紅包沒有免疫力。
其實,近年來像陳信偏愛紅包,對收紅包不以為意的官員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大多和陳信一樣,總認為紅包是人情往來,和貪腐沒有多大的關系。就是在這樣的僥幸心理下,一些官員才肆無忌憚地收受紅包。
事實上,紅包禮金表面上看是人情往來,但其本質上還是利益交換,官員如果管不住自己,亂收紅包,早晚一天要被紅包拖下水,到那時,肯定是悔之晚矣。
為遏制紅包腐敗,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已作出明確規定:向從事公務的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贈送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禮金、消費卡等,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留黨察看處分。這無疑是告訴廣大黨員干部,千萬不能對紅包等閑視之,一個個小小的紅包,也可能讓官員陷入萬劫不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