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錄/ 袁澤友
2016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亮點紛呈
輯錄/ 袁澤友
4月12日下午,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獎的“2016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在京揭曉,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陜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從25個入圍項目脫穎而出。
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本屆評委會主任李伯謙認為,這些被評選入中國十大的考古發現,填補了學術空白,有著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每一個發掘項目都獨具特色。李伯謙還對今年評選出的十大項目逐一進行了點評。
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
【亮點】出土的鴕鳥蛋皮裝飾品,革新了我們對萬年前人類認知水平和復雜技術能力的認識。
【點評】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遺址。在距今一萬年前后的地層中發現了串珠,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有了愛美的意識。另外還發現了火塘,是做飯取暖取火的遺存。
◎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出土的方解石穿孔裝飾品(資料照片)
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
【亮點】填補了貴州地區史前洞穴遺址中不見墓葬的空白。
【點評】考古學上有三大課題:人類的起源、農業的起源、文化的起源,而牛坡洞就有農業的影子了。這時農業已開始產生,也成為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典型例子。
◎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亮點】其中的印信臺祭祀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長江中游地區規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場所。新發現的玉器,雕刻工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點評】這一遺址很大,其中祭祀遺址印信臺發現了很多刻畫符號,而這時正好是文字萌芽的階段。發現的刻畫符號很可能和部族有關系。祭祀的部族需要代表這個部族的符號。
◎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玉器(資料照片)
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
【亮點】我國目前已知燒造最早原始青瓷的窯址。
【點評】學界一直認為瓷的起源年代可以追溯到夏,地點就在東條溪。遺址的發現提出了新的問題,即原始瓷的產生可能不是單一源頭,而是來自不同的發源地。
◎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出土的青瓷尊殘片(資料照片)
陜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
【亮點】功能結構趨于完整的秦漢時期國家大型祭祀遺址。
【點評】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祭祀圣地,但是規模較小。漢高祖劉邦又建了一個北,構成完整的祭祀系統。這次發現的就是北。
◎陜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經局部解剖發掘的“壇場”結構(資料照片)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
【亮點】該城址是兩漢時期路(潞)縣的治所。
【點評】該發現為研究漢代的郡縣制以及通縣的地方文化如何傳承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出土的陶豆(資料照片)
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
【亮點】以天青色為特征的秘色瓷產品,就是在這兒誕生的!
【點評】該遺址的發掘讓我們找到了生產秘色瓷的窯址之一。
◎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的秘色瓷凈瓶和裝燒匣缽(資料照片)
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
【亮點】確證了青龍鎮是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為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點評】發掘中發現了塔基和地宮,其中不少出土的瓷器來自很多國內重要瓷器產地,可見當時不少瓷器都是經過這里外銷。
◎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發掘航拍圖
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
【亮點】填補了山西地區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明確了宋元瓷枕的燒造窯場。
【點評】山西是古代特別是宋金時期瓷器生產的重要地區,過去有文獻記載卻缺乏考古發現,在固鎮的發現,為研究這個地區的瓷器生產面貌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
◎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出土的素燒花口長頸瓶(資料照片)
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
【亮點】中國是最早掌握煉鋅技術的國家之一,本次發現的煉鋅遺存代表當時最先進的煉鋅技術。
【點評】這是一個規模很大的煉鋅遺址,其發現有很多新的突破,這里煉鋅的技術和工藝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先進的。
◎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考古工作者展示用于提煉礦物的坩堝
責任編輯 肖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