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凌霄
牛坡洞遺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文/肖凌霄
◎陶 器
貴州考古繼盤縣大洞、赫章可樂、威寧中水、遵義海龍屯、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之后,4月12日,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從入圍的25項考古發現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是貴州第六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對發掘貴州歷史文化資源,提升貴州文化競爭力和文化話語權具有重要作用。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是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聯合舉辦的一次年度考古盛會,首先在全國范圍內遴選出25項重大考古發現進入終評環節,經過終評會現場匯報評審,綜合考慮考古項目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最終評選出10項考古項目。
牛坡洞遺址位于貴州貴安新區馬場鎮平寨村龜山組。2012—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貴安新區社會事務管理局聯合對遺址進行發掘,目前已發現灰坑7座、用火遺跡10余處、墓葬7座、活動面兩處等,發現了大量地層關系明確的文化遺物,其中,各類型打制石制品近10萬件,骨器約100件,陶片100余片,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獲。
◎細石器
◎磨制石器
◎陶 片
◎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局部(資料照片)
◎石 器
◎砍砸器、石核
◎繪制地層剖面
◎清理古人活動面
◎浮選植物遺存
◎提取墓葬
◎套箱提取墓葬
◎室內觀測標本
牛坡洞遺址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該遺址首次在黔中地區建立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標尺性的地層堆積及文化序列,對認識貴州地區史前文化特征和內涵,構建洞穴遺址考古學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確立貴州在中國史前文化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新發現的7座墓葬,填補了過往貴州地區洞穴考古中不見墓葬的空白,為研究該地區史前人類體質特征及埋葬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距今萬年左右的蹲踞等屈肢葬的發現也為研究南方地區屈肢葬的流變提供了重要線索。而且,還首次在貴州以細小打制石制品為主要內涵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識別出典型細石器制品,將為探索我國西南地區細石器工藝的出現與分布,討論貴州史前人類的生存模式提供新的研究方向。遺址中出土的陶器,特別是復原出的完整陶器,為認識本地區文化面貌,以及與周邊不同區域之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骨 器
牛坡洞遺址的發掘,為進一步研究黔中地區的洞穴遺址、貴州史前史、云貴高原地區的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史前人類行為模式、人類體質、人類對喀斯特山區獨特的適應方式提供了重要資料。
一直以來,貴州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尤其是洞穴遺址的考古發現和研究相對薄弱。牛坡洞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對于認識貴州地區史前文化特征和內涵,構建該地區史前文化,特別是洞穴遺址考古學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確立貴州在中國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討整個黔中地區的洞穴遺址、貴州史前史、云貴高原地區的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史前人類行為模式、人類體質、古代環境及其變遷和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