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

從貴州省思南縣城溯烏江南下約40公里,便到了郝家灣。郝家灣村始建于明景泰年間,彼時郝氏先祖從山東省宦游入黔,選址在此軍墾定居,依地形以姓取名郝家灣。清道光年間,后裔郝朝相從鎮遠府“文林郎”衣錦還鄉,以風水堪輿的理想興建自己的宅邸,組織族人按照“八卦陣”布局以及風水學規范精心建設村寨,進而形成了至今保存完好的郝家灣古寨文化景觀。
美麗的烏江文化孕育了郝家灣優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土家風情,其中樓閣、古墓、石堡、溪流、池塘、山峰,千百年風雨塑造,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獨具韻味的民族風情,傳奇色彩的民間故事,造就了烏江上的一朵奇葩,“掩藏”在山間的烏江文化第一村——郝家灣。
整個村寨格局十分考究,道路、溝渠、古墻、房屋幾乎全是青石造就,戶與戶之間既有石墻相隔,又有石巷相連。石墻或長或短,房屋或方或圓,縱橫交錯,涇渭分明。泉流成溪,經過后坡田地后被人工砌筑成長約800米的溝渠,呈S型穿寨而過,旁立百余座石砌院落,經縱橫交錯的青石小巷連接,使村寨的布局如陰陽兩儀的太極八卦,似生生不息的世外桃源。
跨過一條清澈的水渠,便到了郝朝相寂寥的古宅。門板斑駁,院落空曠,房子已經無人居住,屋檐下精美的窗花里,仿佛能看到歷史人物惟妙惟肖的形態。據說,當初郝朝相從正門進家,仆從走左邊門,客人則進右門,這是古時大戶的規矩,由此可見其地位之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