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
【摘要】隨著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當前已全面進入全媒體時代。文章對全媒體的概念和特色進行了整理歸納,對當前地方特色資源網站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網站運營的變化,最后提出全媒體時代地方特色資源網站運營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全媒體;地方特色;網站;建設;運營
地方特色資源,主要是指具有地域特點的文化信息資源,包含有當地獨特的歷史、風土人情、譜牒、重要人物、政治經濟、科技教育、重要物產等信息資源,為傳播和使用這類資源,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展示的網站,我們一般就稱之為地方特色資源網站。當前,地方特色資源網站主要由國家和各省級公共圖書館進行建設,如湖南省圖書館建設了“天下湖南網”、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建設了“廣西戲劇”、浙江省圖書館建設了“風景浙江”、陜西省圖書館建設了“秦腔秦韻”、首都圖書館建設了“北京記憶”、黑龍江省圖書館建設了“北大荒”、吉林省圖書館建設了“中國朝鮮族文化”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網站。
隨著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有媒體稱,當前已進入全媒體時代。在全媒體時代,對運營地方特色資源網站有什么新的要求?帶來了哪些挑戰?要怎樣來破解這些問題?下面筆者將進行分析:
一、全媒體時代的特點
全媒體,一般是指區別于傳統的報刊雜志、網站等,是充分利用文字、音頻、視頻、互聯網、移動端設備等多種渠道來傳播信息的手段。全媒體時代相對于之前的傳統媒體時代,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大數據。大數據,就是利用用戶在網站的行為,分析和挖掘用戶的信息和習慣,向使用者提供精準的服務,這點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
(二)傳播模式。以前信息的傳播方式就是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瀏覽網頁,這些方式都是由一群編輯在幕后編輯好信息,展示給用戶看,用戶只是被動地收看,但微博、微信的興起,打破了這種方式,一段文字、一條新聞、一張圖片和視頻可以以幾何級的傳播方式進行傳播,在這里,人們主動進行了傳播。
(三)傳播工具。在全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工具,已經從傳統媒體時代的報刊、電視、廣播、電腦,全面轉變到了手機等移動設備上來了,媒體的傳播逐漸把重心向移動端進行傾斜。
(四)自媒體。我們講全媒體,就是利用文字、聲音、影像、網頁來傳播信息,但在全媒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其實就是人,所有的信息,不管通過什么方式傳播,最終的目的也是人,但其實人也是全媒體中的一員,在全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一個人每次發的朋友圈,在論壇里留的言,使用秒拍拍的視頻,都是一次媒體產生和傳播的過程。而之前講到的大數據、傳播方式、所有的媒體,都是為人來服務的。
(五)云計算。由專業的云計算運營商提供專業的服務器服務,網站所有人可根據業務靈活的配置所需的服務器,網站所有人不關心服務器的供電、網絡、安全及災備等情況,將所有重點專注在網站本身的業務上。隨著訪問量的提升和業務的擴大,網站所有者可以在業務不中斷的情況下,完成服務器的擴容和性能的提升。
二、當前地方特色資源網站的現狀
根據有關數據,全國省級圖書館共有地方特色資源庫495個,普通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資金匱乏。據了解,地方特色資源網站完全利用國家文化部門或省級資金進行建設,而地方特色資源網站在建設后,需要長期進行運行維護、宣傳及內容的更新,往往這塊資金無法得到相關部門的資金支持,造成了網站建設好后,后續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二)專業人才緊缺。地方特色資源網站對建設和運營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對地方特色資源要有比較深的認識,才能收集和提煉相關資料,同時還要求有一定的網站建設、運營及宣傳各方面的知識,而這種復合人才的培養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經驗,所以造成地方特色資源網站人才的緊缺。
(三)各資源網站相對封閉。現有的大部分地方特色資源網站因為各種原因,使用了一些技術手段,使用戶無法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索到,這樣就造成網站入口單一,形成了信息孤島,不利于網站的利用和傳播。
(四)網站框架及內容更新遲緩。現在地方特色資源網站的建設期往往長達好幾年,有的甚至有十多年,而在網站建設設計時的信息化水平和投入運營后的水平有著較大的差距,比如部分頁面無法在手機上正常顯示或顯示錯誤,視頻和音頻資源無法在手機上播放;幾年前網站頁面的寬度基本都是750像素,但現在主流的都是自適應顯示屏寬度。
同時,網站內容的更新,在網站投入運營后,無法投入建設時的資金和人力,造成了資源內容更新遲緩等問題。
(五)宣傳力度不夠。現在地方特色資源網站往往在建設和運營期間,缺少對網站宣傳的力度和手段,使用戶知曉度不高,同時還有之前提到的網站相對封閉等因素,導致網站利用率不高。
三、建設和運營地方特色資源網站的建議
(一)網站建設應以使用和傳播為目的。在全媒體時代,在建設地方特色資源庫時,應充分考慮到網站使用和傳播,以網站資源的利用和傳播來設計欄目和頁面,同時要加強融入互聯網的工作,采用SEO手段進行網站頁面的設計,使建設的資源網站能被更多的人利用和傳播,就算是部分收費或限制公開使用的資源,也可以設計好相關關鍵詞和摘要,有利于用戶更加方便地找到相應資源。 (下轉第82頁)(上接第50頁)
(二)網站建設應多利用先進設計理念和技術。地方特色資源網站的建設同期往往比較長,這就要求建設者對網站主流設計理念和技術有較清晰的認識,能夠了解設計理念和技術的流行趨勢,采用可靠的、較先進的設計方法和技術方案。同時,在網站運營過程中可以根據情況進行,頁面和布局上的調整,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三)網站運營應加強合作,多方聯動宣傳。網站在運營后期中,應多加強與媒體、高校及相關團體組織進行合作,進行資源和宣傳方面的相互利用,這類合作將擴大網站用戶群體、豐富網站內容資源及提升網站品牌影響力。
(四)網站內容更新應注重用戶貢獻。在全媒體時代,網站將從以往的網站編輯內容、用戶瀏覽的模式,改變成用戶產生內容的模式,典型的就是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群體。而在地方特色資源網站運營過程中,網站的內容需要不斷進行收集和更新,但網站投入運營后,資金和運營人員將無法與建設時期相比,所以,應開發和利用好網站用戶群體資源,使網站的用戶群體,特別是精英用戶為網站內容的更新作出相應的貢獻,也有利于增加網站的黏性。
【參考文獻】
[1]嚴春子.省級圖書館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建設方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4(19):27-30.
[2]呂淑儀.文化共享工程省級中心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現狀分析與思考[J].現代情報,2015(4):118-123.
[3]徐曉彤.地方文化類推廣網站的設計思考[J].大眾文藝,201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