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胡文彥

【摘 要】目的:探討QQ平臺輔助教學模式在驗光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5級眼視光技術專業,以班級為單位分成兩組,1班20人為對照組,2班19人為實驗組。實驗組在課堂教學基礎上引入QQ平臺輔助教學模式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授課,課程結束后比較兩組學生的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并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結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利用QQ平臺輔助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有利于對學習知識的融會貫通,對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考試成績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平均成績為(85.44±5.87)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79.07±4.14),P<0.05。結論:應用QQ平臺作為驗光學教學的輔助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高驗光學的教學效果,為驗光學的教學提供了一條有效新途徑。
【關鍵詞】QQ平臺;驗光學;教學模式;課堂教學
驗光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眼視光專業核心課程。它的教學內容包括眼科常規檢查、客觀驗光、主觀驗光、老視驗配以及配鏡處方原則等,可見,驗光學教學內容繁雜、抽象,由于授課模式單一,加之學時有限,常致使學生對重點知識缺乏感性認識,理論知識不能充分轉化為實踐應用,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驗光學創新學習提供了多重交互、資源共享、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學習等學習環境,促進了驗光學教學模式的改革。QQ平臺是國內使用最廣泛、功能最強大的即時通訊平臺之一,通過此平臺可以實現師生間信息的交流和傳輸,實現師生間“隨時、隨地、隨身”的交流學習[1]。本文基于QQ平臺開展驗光學教學的輔助教學模式,為我校的驗光學教學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新途徑。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級眼視光學技術專業39人,以班級為單位分為兩組,1班20人為對照組,2班19人為實驗組。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 教學方法
兩組學生均有同一教師講授,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板書等教學手段依照教學大綱進行課堂集中教學;實驗組在對照組的教學方法上引入QQ平臺輔助教學。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建立QQ平臺
根據教學要求主要是建立QQ群,開通群空間。將授課教師及實驗組的19名同學全部納入QQ群,并按照要求(學號+姓名)統一管理。
(2)QQ平臺輔助教學模式的實施
在本學期開課前,將驗光學課程的所有PPT上傳至群共享,為學生自學創造條件。在每一節上課前一周,面對全體群成員發布預習指引(包括閱讀PPT、相關資料背景以及思考問題等),引導學生在上課前了解所學的核心知識點,使其帶著問題上課。
在上課過程中,將學生在群中反應的共性問題,有價值的問題引入課堂教學;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在講完核心概念或原理后,隨即在QQ群中推送1~3選擇題,并要求學生通過手機立即作答,根據學生答題情況及時調整授課進度,引導并幫助學生辨析本次課的重、難點知識,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與理解。
在課后,一方面,教師通過QQ群(或者一對一等其它方式)引導性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QQ群在每節課后發布復習資料(包括課后習題、相關學科的知識以及有關內容的發展趨勢等),引導學生在課后完成課內知識的鞏固強化,實現學生與課外知識的融會貫通,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展其醫學視野。
另外,在課后每隔1~2周,通過QQ群向成員推送綜合性的問題,如“散光眼軸位的判斷”、“配鏡的處方原則”以及“雙眼平衡的原理和方法”等,要求群內成員自行結合成小組,每組5-6人,課后組內成員利用教材、期刊或者數據庫等資源搜集相關資料,在組內討論結果統一后,選派發言人在群內討論,其他組員可補充說明。討論結束后,由教師針對討論中的爭議問題進行解答與點評,歸納總結該問題的核心內容,并對群內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問題辯論,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1.3 效果評價
(1)問卷調查:設計調查問卷表,以了解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意識等方面的情況。
(2)理論考試:在本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閉卷考試,以了解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1.4 統計學分析
所獲資料均采用 SPSS 22.0 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x±s)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滿意度比較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認為,利用QQ群或群空間輔助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有利于對學習知識的融會貫通,對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平均成績為(85.44±5.87)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79.07±4.14),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理論考試成績比較(X±S)
3 討論
隨著QQ功能的日漸豐富和完善,QQ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實踐教學發現應用QQ平臺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而且也得到了學生普遍歡迎和支持[2-3]。本次教學研究發現利用QQ平臺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快速傳遞,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教師通過QQ平臺能夠及時獲取學生反饋,進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除此之外,通過QQ平臺進行課后答疑、小組內討論發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了師生情誼,進而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實現多學科、多內容的融會貫通。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QQ平臺作為輔助眼視光專業教學手段,雖然發揮著較大的積極作用,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4-6],如:(1)由于QQ平臺的資源較為豐富和完整,易使學生忽視課堂教學,進而產生厭學的情緒;(2)QQ平臺的資源整理和更新周期較長,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整理完善,易產生懈怠的心理;(3)學生在進行作業提交或者分享學習心得時存在有抄襲的問題;(4)難以避免的QQ商業廣告和QQ游戲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著QQ平臺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的效果。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要堅持課堂教學是眼視光專業的授課主渠道,學生必須在課堂上理解和掌握大部分教學內容。在進行QQ平臺輔助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運用,使其充分發揮輔助學習的作用。
總之,QQ平臺在驗光學授課過程中的應用,開啟了我院眼視光專業網絡教學的新時代。這種輔助教學模式以學為中心,實現網絡共享,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相關內容,逐漸演變成為實用、高效、應用廣泛的教學資源,如善加利用,必將成為新的適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元元,王海營,肖古月.利用QQ空間構建眼視光技術移動學習平臺[J].科技與創新,2016(01):42.
[2]康桂珍,韓嘉懿.基于QQ交流平臺的教育教學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04):22-26.
[3]李海寶,任常愚.基于網絡公共空間的輔助教學平臺的構建[J].中國遠程教育,2014(04):84-88.
[4]馬英,楊春壯,孫常麗,王琳琳.基于QQ群的網絡學習共同體教學應用研究[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29(01):128-130.
[5]賈國瑞,趙慧潔,郭琦,等.網絡教學融入高校工科專業基礎課的實踐——以“光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6,39(01):96-100.
[6]鐘志榮.基于QQ群的網絡學習共同體構建及其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1,(08):92-95.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