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金連德龍煙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鐵路站場改造施工方案探討
竇金連
德龍煙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我國的現有鐵路站場改造施工非常的復雜,要在確保行車和設備安全、運輸暢通的前提下,使站場改造施工順利進行,其關鍵就是合理的過渡方案、嚴密科學的組織管理。文章結合京滬線黃河涯站改造實例,淺述通過制定詳細合理的施工過渡方案做好鐵路站場的改造工作。
鐵路;站場改造;施工方案
本工程位于京滬線黃河涯站,車站中心里程京滬線K378+ 709,為段管四等站,主要辦理接發列車作業,不辦理客、貨運業務。既有車站有正線2條,到發線2條,貨物線2條,到發線有效長1050m;基本站臺1座,中間站臺1座,貨物站臺1座。貨運業務已停辦,貨場1處,已閑置。
本次改建為德大線引入黃河涯站工程。德大線在黃河涯站南端咽喉引入京滬線,車站中心向北移動709m,新車站中心里程京滬線K378+000,相關設備進行改造。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拆除道岔18組、到發線2股、貨物線2股、站臺3座;占用既有3道作為德大正線,占用既有4道作為德大疏解線;調整股道線間距;新建道岔23組、安全線1條、到發線2條、基本站臺1座、信號樓1處及部分生產、生活房屋,相應進行四電工程改造。
一是工程量大。全站道岔、股道拆除及還建,線間距調整,路基施工,既有貨場拆除,站臺拆除及還建,四電設備改移,全站生產、生活房屋改建等,需完成的工程量大;二是施工協調配合要求高。施工涉及單位多,各施工單位與設備管理單位和行車組織單位間配合工作多,配合協調工作難度大;三是施工組織管理難度大。施工涉及路基、橋涵、軌道、信號、電力、接觸網、房建、通信信息等專業,因場地限制各專業施工沖突多,但技術要求同步改造,對施工組織要求高;四是施工與運輸的矛盾大。本工程位于繁忙干線京滬線,保證既有線的運輸能力是制約施工的主要問題。
根據現場情況,防挖斷地下管線、防施工聯電、防材料及機械侵限、防施工延點、防人身和行車安全是施工控制重點。
3.1 施工過渡方案優化原則
施工與運輸相互兼顧,確保施工與運輸安全;以工務施工為主,各專業協調配合,共用天窗,避免大點;優先保證正線暢通,不降低既有運輸能力,縮短非正常行車作業時間。
3.2 施工過渡方案
第一階段:拆除既有設備,改造Ⅰ股、Ⅱ股、Ⅲ股,更換第一版LKJ基礎數據。
2015年3月16日至4月1日。施工結束,第一階段過渡完成。開通黃河涯站新站場設備、接觸網設備,啟用新計算機聯鎖設備、TDCS設備。開通于官屯至黃河涯至三唐間上、下行自動閉塞設備(反向大區間自動閉塞設備暫不開通)。26#岔后設臨時車擋。啟用黃河涯站改造(第一輪)LKJ基礎數據。
第一階段主要施工計劃:
⑴3月16-18日利用施工天窗,工務倒運路料,信號、接觸網施工。

⑵3月19日,拆除既有9#、24#道岔,同時封鎖停用既有4股至4月17日,在新Ⅳ股與Ⅱ股之間,距離Ⅱ股2.6m位置設1.2m高硬隔離,兩端與既有柵欄進行連接封閉,接觸網停電,拆除既有4股線路、路基,鋪設新Ⅳ、6股,拉入預鋪20#、22#、28#、6#、30#道岔及鋪設德大疏解線。
⑶3月20日拆除既有12#、10#道岔,施工結束繼續封鎖D20至D4信號機間線路至4月1日信號大要點,拆除牽出線,鋪設德大正線。
⑷3月20-25日,線路整修、接觸網改造、新信號設備安裝、通信施工。
⑸3月26-30日拆除既有1#、7#、3#、5#、6#、16#、8#、14#、11#、18#道岔。
⑹3月30日施工結束停用黃河涯站既有3股至4月1日信號大要點,拆除20#、22#道岔,接觸網停電,既有3股與Ⅰ股之間設置警戒繩,鋪設新Ⅲ股,進行機車壓道,拉入預鋪26#、2#道岔。
⑺3月31日,京滬下行大機撥道,調整線間距。
⑻4月1日營業線Ⅱ級施工,黃河涯站信號大要點。電務進行電纜割接、信號設備倒接、修改配線、配合工務施工,導通試驗、調整軌道電路;接觸網調整;工務插入9號、24號道岔。
第二階段:新建咽喉區道岔及Ⅳ股、6股,更換第二版LKJ基礎數據。
2015年4月2日至4月17日。施工結束,開通啟用黃河涯站新站場設備、接觸網設備,恢復黃河涯站全站信號聯鎖設備、TDCS設備,恢復于官屯站至黃河涯站至三唐站間上、下行自動閉塞設備(于官屯站至黃河涯站至三唐站反向大區間自動閉塞設備暫不開通)。2號道岔岔前95米(對應京滬下行K379+110)與6號岔前186米(對應京滬上行K379+180)分別設臨時車擋,車擋后斷開一節鋼軌,并設臨時防護柵欄進行隔離。啟用黃河涯站改造(第二輪)LKJ基礎數據。
第二階段主要施工計劃:
⑴4月7-8日,京滬上行大機撥道,調整線間距。
⑵4月9-15日,插入新1#、7#,3#、5#、11#、18#,12#、14#、8#、10#、16#、4#道岔。
⑶4月17日營業線Ⅱ級施工,黃河涯站信號大要點。電務恢復道岔電路、修改配線,進行到發線信號設備及電碼化設備調試,進行聯鎖試驗。接觸網調整。工務拆除D14信號機處臨時車擋。
⑴建設指揮部成立分管副指揮長為組長,各參建單位為組員的施工領導小組。鐵路局成立運輸處、建管處分管副處長擔任正、副組長,由相關處室、設備管理等有關單位主管人員組成的施工協調小組。
⑵高度重視與設備管理單位、運輸組織單位的協調配合,努力爭取各配合單位的大力支持。
⑶制定施工方案時,及時與運輸部門溝通,征求設備管理單位意見,充分考慮各專業施工能力,制定應急預案、安全及質量保證措施,優化過渡方案。
⑷根據設計文件,詳細調查現場設備狀況,分專業列出每日工程量、人員、機具、材料計劃安排,并附施工示意圖,避免各專業施工沖突,保證工期計劃兌現。
⑸施工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副經理,安全、技術、質量等主要負責人,施工單位安全員、防護員、帶班人員和工班長由鐵路局進行培訓,合格后上崗;材料、機械設備提前到位;及時與設備管理單位和行車組織單位分別簽訂施工安全協議;開工前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地下管線位置并用白灰標記,管線兩側設警示標示桿、牌;無法確定準確位置的地下管線,人工開挖深度不小于1.2m的探溝探查。
⑹施工舊料,當日點畢前擺放至路基坡腳以外,做到工完料凈。
⑺安排專人全過程監控,確保施工進度、安全、質量。
通過上文分析,得到以下結論:站改工程是一個涉及多專業、多部門的復雜系統工程。成立施工領導小組,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各專業、各單位的溝通與協調,爭取運輸部門及設備管理單位大力支持;對現場進行細致調查,做出實施性日計劃,充分做好施工準備,制定科學合理施工方案;采取安設硬隔離等措施,減少封鎖點內工程量;實行干部監控制度等是解決施工與運輸相互干擾的有效方法。
[1]TG/01-2014,鐵路技術管理規程[S]
[2]TG/CW106-2012,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S]
[3]JNG/ZG101-2013,濟南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S]
[4]TB10413-2003.J284-2004,鐵路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