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研究員 周少鵬
政策鑄就高壁壘麻醉藥強者恒強
本刊研究員 周少鵬
麻醉藥細分為麻醉劑和鎮痛藥兩大類,而二者又向下延伸出多個細分市場,但麻醉藥具有專業性強、政策壁壘高等特征,每個品類基本上由一到兩家企業把持,護城河極高,競爭格局也相對穩定。國內麻醉藥市場目前規模區區百余億元,與國外相比,未來國內市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目前國內麻醉藥領域主要上市公司有恒瑞醫藥、恩華藥業和人福醫藥三大細分龍頭,高護城河背景下只要行業未來能保持平穩增速,這些龍頭的估值和業績也會隨之抬升。
根據2005年CFDA發布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我國對列入麻醉藥品目錄及精神藥品目錄的藥品,無論是在流通使用還是價格方面,均實行全方位的管制,比如2015年發改委放開藥品政府最高限價時,精麻藥是唯一一個沒有放開價格管制的大品類。
很多人沒有弄清楚管制類麻醉藥的范疇,并不是所有的麻醉藥都會受到政府監管。麻醉藥一般分成兩種,一種是鎮痛藥物,具有毒品的特性而被列入監管名單中,比如說芬太尼、嗎啡等;另外一種是使人失去意識以便接受治療的,通常不列入監管范圍,比如說七氟烷、丙泊酚等。從藥理學上來看,成癮性的嚴重程度通常是監管部門決定是否將藥品納入管制的主要依據。由于阿片類具有鎮痛作用,容易成癮,絕大部分藥品被嚴格監管。筆者比較認同東北證券對麻藥的劃分,主要可分為麻醉劑和鎮痛藥兩種,其中鎮痛類受國家嚴格管制。
對于管制的鎮痛類藥品,通產是政府指定定點生產企業,而且數量極其有限。CFDA對麻醉藥品原料藥的定點企業數量限制為1-2家,單方制劑企業為1-3家,復方制劑為1-7家。而且這些管制藥品由發改委直接確定出廠價及終端零售價,產品不受醫保價格談判的影響。而對于麻醉劑藥品,除非出現藥效更高、副作用更小的產品,否者一旦進入市場,競爭格局短期內就難以改變。因此,無論管制與否,麻醉藥都具有極高的競爭壁壘。
從行業規模看,目前市場上沒有16年全年的樣本數據,根據公開數據,以2015年為例,國內麻醉用藥市場規模約為122億元,同比增長6.4%,不包括鎮痛類的管制藥物,PBD樣本醫院同期增速為6.7%,增速有所放緩,主要還是受醫保控費及招標價進度緩慢的影響,但整體來看,2005年-2015年年復合增速接近20%。與國外對比來看,聯訊證券的數據顯示,歐美國家全麻手術比例在90%以上,而我國不足50%,麻醉藥人均醫用消耗量不足北美地區的1%。筆者無法去驗證上述數據的準確性,但從美國麻醉市場的產銷藥羥考酮緩釋片的銷售情況看,單領域單款產品年銷售額就高達25億美金,可以粗略判斷,國內的麻醉市場規模未來空間不小。
從細分市場看,麻醉劑中主要以全身麻醉為主,2015年樣本醫院中全麻藥品銷售額占整個麻醉劑的86%。全身麻醉劑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吸入性麻醉劑,具有可控性好、起效慢、屬性快的特點,適用于兒科及一些小手術,代表產品為恒瑞醫藥的七氟烷。
另一種是靜脈注射麻醉劑,市占率超過7成,主要產品包括丙泊酚、右美托咪啶、依托咪酯、咪達唑侖等,此前丙泊酚是該細分領域的領頭羊,但由于有抑制呼吸和循環系統的缺點,近年來用量上不斷被右美托咪啶追趕,預計未來3-5年右美托咪啶有望達到40億元以上,與丙泊酚規模齊平。依托咪酯也是一種新型麻醉藥,具有循環穩定、無抑制作用等有點,安全性很高,當前國內市場已經破2億元,也是未來麻醉劑的明星品種。
鎮痛藥方面有三種,分別是嗎啡、芬太尼和羥考酮,其中傳統用的鎮痛藥是嗎啡類,主要有嗎啡和鹽酸氫嗎啡酮。嗎啡作為鎮痛藥已經存在一百多年,副作用很大,極容易上癮,目前國內每年嗎啡的使用量已經降至1億元附近;鹽酸氫嗎啡酮是半合成的嗎啡衍生品,作用與嗎啡類是,但鎮痛效果比嗎啡強5倍以上,2015年9月-2016年9月該產品全球銷售額高達2億美金,今年該藥新進醫保目錄,未來有望成為國內強鎮痛領域的主導藥品;
芬太尼類是替換嗎啡類麻醉藥最好的產品,主要包括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三種,其中芬太尼此前曾是明星產品,但隨著手術量的增長及對芬太尼的替換,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近幾年增長較快,2010-2015年復合增速分別為25%和20%,16年前三季度二者在樣本醫院的銷售額依次為1.9億元和2.2億元,按照經驗倍數算,規模都在10億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銷量最大的鎮痛藥是瑞士的一款原研藥叫地佐辛,該藥引入國內后(國內僅揚子江藥業一家拿到生產批文),銷售規模增長很快,2016年前三季度樣本醫院銷售規模已達到7.4億元。
國內聚焦麻醉藥的企業不多,藥品制造環節有恩華、恒瑞、人福和仙琚這幾家,而流通環節目前獲得全國性批發資質的只有國藥股份、上海醫藥和重慶醫藥,其中國藥占據流通市場80%以上份額。
從國內生產企業看,恒瑞醫藥主攻的是鎮靜中的吸入麻醉藥(七氟烷,主要用于手術)、肌松藥(順阿曲庫銨)、鎮靜催眠(右美托咪定),其中七氟烷占據市場半壁江山(2015年數據口徑)。公司的M6G和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是兩個重磅新藥,預計上市后遠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億和20億元。
與恒瑞聚焦的領域不同,人福醫藥在麻醉鎮痛藥領域無人可及,市占率全國第一,其中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市占率分別28.6%、77.2%和99.8%;公司在麻醉劑方面也卓有建樹,磷丙泊酚可實現對丙泊酚的部分替換,未來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恩華藥業主要是中樞神經藥物制劑及原料藥生產,在靜脈注射麻醉劑依托咪酯方面占據絕對優勢,旗下產品“福爾利”因價格優勢,市占率接近90%。另外,公司的鎮痛藥瑞芬太尼注射劑已于2014年9月獲批上市,不過目前仍難以撼動人福的龍頭地位。
整體而言,麻醉藥護城河極深,藥企產品有先入為主的優勢,短時間也難以替代,未來只要行業保持穩定增長,龍頭企業便可坐享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