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玉
(河南省靈寶市園藝場 河南靈寶 472500)
坡耕地矮化自根砧密植蘋果實用建園技術
劉建玉
(河南省靈寶市園藝場 河南靈寶 472500)
矮砧密植是目前世界蘋果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標志,近年來,在政府和業界共同努力下,以M9-T337自根砧蘋果為代表,適合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的矮砧密植栽培模式逐漸成為我國蘋果主產區轉型升級的新革命和新方向。
靈寶市園藝場位于西北黃土高原優勢蘋果產業帶東端寺河山上,雖然蘋果品質很高,但均是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地,立地條件差、降雨少且不均衡,澆灌困難,勞動力成本高。我場于2013年11月引進矮化自根砧蘋果密植栽培+格架管理模式,當年冬季將規劃栽培區地上作物全部刨除清理。2014年種植玉米進行輪作改良土壤,秋季秸稈粉碎回田后進行坡耕地改造處理。2015年春開始栽植,至目前共發展矮砧密植蘋果1 200余畝,且實現了栽植當年開花、第2年結果、第3年控制畝產500千克的預期目標(圖1)。現將坡耕地自根砧密植蘋果建園技術總結如下,供參考。

圖1 建園后第3年結果狀
建園前,嚴格清除前茬作物的樹干殘根、枯枝敗葉。雜草可不清除,建園時結合整地翻壓用做底肥。如果是老化果園砍伐后新建果園的,必須在做好徹底清園、坡面改造和土壤處理的基礎上進行建園。
如果是坡地,引入矮砧密植格架栽培模式后,為便于實行機械化操作,降低成本,達到省工省力集約化生產的目的,需根據坡勢地形,進行梯改坡處理(圖2)。

圖2 根據坡勢地形進行梯改坡整理
先用鏟車結合鉤機把坡面(或原有水平帶、魚鱗坑等)自上而下整理成“一坡倒”,便于以后機械化作業。再用鉤機將地全部深翻一次,深度不小于80厘米,疏松活化土壤。或者在梯改坡后按規劃的定植行進行開溝晾曬處理,溝深、寬不小于80厘米。
梯改坡后可撒播玉米、豆科作物等,秋季把秸稈粉碎回田;或播種苜蓿、毛葉苕子等綠肥,刈割粉碎后,自然覆蓋(圖3)。

圖3 輪作玉米進行土壤改良處理,消除重茬
深翻時撒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 500千克/畝)或生物有機肥(500千克/畝),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有益菌數量和養分積累,提高土壤肥力(圖4)。對開溝晾曬的,定植前混施腐熟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后回填。
結合土壤深翻或開溝,撒入優質硫酸亞鐵(200千克/畝)、敵磺鈉(1千克/畝)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

圖4 回填定植溝時混合施入足量有機肥
根據地勢地形和經營需求進行規劃設計。規劃主要包括主干路(適應機械化)、栽植區及工作房、高位水池(肥水一體化應用)、轉果場等設計。
種植設計主要根據品種、砧木、肥力及操作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密度。建議株行距(1.2~1.5)米×4米,行間作業道寬在2米以上。
我們采用的是M9-T337自根砧+煙富三號/2001富士/長富二號/中秋王等品種組合,株行距1.2米×3.5米和1.3米×4米兩種,每畝分別栽植158株、128株。
在定植行中,采用格架固定樹干,每10米設立一根立柱(水泥桿或鍍鋅鋼管),入土70厘米,外露3.3米,橫豎成行,每行的第一根立柱向外斜15°,夯實。每行第一根立柱外1.2米處埋一塊地錨,深70厘米,夯實。地錨與立柱上端包箍連接后固定、拉緊。分別在立柱上50、150、240、320厘米處拉一道鋼絲,拉緊固定;也可以平均分布共拉6道鋼絲,定植后不在樹干旁設立竹竿支柱,而是直接把樹干綁縛在鋼絲上,消除樹干與竹竿靠接部位不易發枝的弊端。
實行起壟栽植方式。壟為弧形,壟底寬1米,中間高15~20厘米。
挖坑(直徑20厘米,深70厘米)埋入立柱,旁邊用地錨拉緊,按高度標準拉出四道(或六道)鋼絲,拉緊固定在立柱上,形成格架(圖5)。

圖5 建立網園格架
秋栽在土壤上凍前進行,春栽在苗木發芽前進行。
栽植前要修剪過長和損傷的根系,并進行清水浸泡,在水中加入生根粉,充分攪勻,浸泡6~24小時,使根系充分吸水。
按標記的栽植位置,挖不小于30厘米見方的定植坑。將殺菌劑和磷肥按比例充分溶于水中(50%的多菌靈800倍或70%的甲托1 000倍+0.5%磷酸二氫鉀液),蘸根后栽植(圖6)。苗木按“一埋二踩三提苗”要求栽植:將苗木放入穴中央,扶正苗木,舒展根系,并使苗木前后左右對齊,邊填土,邊提苗、踏實。注意自根砧嫁接口要出土8~10厘米。

圖6 開始栽植
栽植后修直徑50厘米的樹盤,當天栽植當天澆透水,待水下滲后覆土封坑。
因為自根砧果樹根系較淺,應設立支柱扶持樹干生長。在每株樹干旁豎立一根竹竿,小頭向下,垂直固定在四道鋼絲上,頂端高出第四道鋼絲5~8厘米(拉六道鋼絲的果園忽略此步驟)。再用硅膠綁帶把樹干綁縛在竹竿(或六道鋼絲)上,以后每年隨著中干向上生長,繼續進行綁縛。
2.3.1 定干、修剪 對于生長健壯、具有5個以上分枝的優質大苗,栽植后不定干,不短截;若苗木高度不夠,分枝過少,則栽植后在飽滿芽處定干。疏除中干上70厘米以下的分枝、基部粗度超過著生部位中心干1/3的分枝和超過45厘米長的分枝,其余分枝不短截,拉至水平以下促使成花。疏除分枝時,若高度和方位合適,則進行抬剪,以促發新枝進行利用(圖7)。

圖7 定植后進行修剪
2.3.2 刻芽、抹芽 在樹干80厘米以上螺旋式間隔3~5個芽,用小鋸條進行刻芽或涂抹抽枝寶等藥劑,提高萌芽率,促發新枝。以后每年春季,繼續對中心干和小主枝兩側缺枝部位進行刻芽或涂抹藥劑促發新枝。
萌芽后,抹掉主干80厘米以下的萌芽和中心干、分枝上的第二第三芽以及位置不好的萌芽,減少競爭和營養消耗。
2.3.3 疏花、拉枝 優質大苗常帶有花芽,為確保成活率和中干健壯生長,定植當年疏除全部花蕾。當新梢長至25厘米時,用牙簽開角或拿枝方法開張基角,在秋季(8月份)將枝條固定在水平以下。
坡耕地建園后,必須采取果園生草等措施進行土壤保護,防止雨水沖刷和水土流失。草種可選擇黑麥草、高羊茅、早熟禾、鼠茅草等。一般春秋季播種。全年人工割草3次,留茬不超過15厘米,草自然散落在行間。
順定植行兩側貼近樹干各鋪設一道寬0.5~0.6米的黑色園藝地布控制雜草、保墑,地布間相鄰處搭接5~10厘米,每隔1米用20厘米長地釘固定(圖8),地布兩側及定植行兩頭處挖窄溝用土壓實,防止大風掀開。注意控制地老鼠出沒危害樹體,人工拔除地布開口處的雜草。

圖8 使用地釘固定地布
矮化自根砧蘋果樹根系分布淺不耐旱,對水分要求嚴格,必須要安裝滴灌設備,生產中根據土壤墑情和降雨情況,每10~15天滴灌一次。
有條件的果園可以安裝自動化滴灌系統,配合加肥罐,進行定量灌水追肥,做到肥水一體管理(圖9)。生產中也能做到利用手機GPS信號向田間控制器發出指令,自動打開電磁閥進行滴灌,達到遠程自動控制效果。條件不具備的果園可選擇采用施肥槍沖施肥水法、重力自壓式滴灌肥水法、小型動力滴灌肥水法,進行簡易肥水一體化方式灌水和追肥作業。
為促進幼樹生長,5—7月每月追施1次氮肥,每次每株50克尿素;5—6月每15天左右噴1次0.3%尿素溶液;7月起每15~20天噴1次、共噴3~5次0.3%磷酸二氫鉀溶液;9月下旬每株施5~7千克農家肥或2~3千克有機肥。施肥后及時灌水。
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利用粘蟲板(每畝40張)誘殺蚜蟲、粉虱;安裝滅蟲燈(15畝裝1臺)誘殺金龜子、地老虎(圖10);懸掛糖醋液誘殺食心蟲、葉蛾等;利用天敵防治螨類、蚧類。
化學防治以礦物源農藥和生物農藥為主,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有限使用低毒低殘留無公害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做到科學安全防治。

圖9 田間水肥一體化滴灌控制設施及樹下種草

圖10 田間設置太陽能滅蟲燈進行物理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