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次全國李杏學術交流會暨第四次全國優質李鑒評會在重慶巫山順利召開
第十六次全國李杏學術交流會暨第四次全國優質李鑒評會于2017年7月7—9日在重慶市巫山縣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園藝學會李杏分會主辦、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和重慶市巫山縣人民政府承辦、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協辦。來自全國各地從事李杏相關研究、推廣、服務的科研人員、果農大戶、合作社、企業及新聞媒體人員約260人參加了會議。第十六次全國李杏學術交流會開幕式由國際園藝學會杏工作組主席、中國園藝學會李杏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威生研究員主持。會議流程主要包括特邀報告會、學術交流會和脆李產業園參觀等。開幕式上,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同志致辭,感謝各位嘉賓的到來,并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農業部、重慶市農委等有關領導參加了開幕式。重慶市巫山縣榮獲“全國優質李生產基地縣”稱號。第四次全國優質李鑒評會評選出15個全國優質李金獎和24個全國優質李銀獎。

國際園藝學會杏工作組主席、中國園藝學會李杏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威生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特邀報告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巫山縣脆李產業發展宣傳片。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濟作物處處長李莉做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的水果產業發展重點”的報告,從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發展新要求、未來產業發展支持重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提到我國水果產業的生產規模擴大迅速優勢區域已基本形成,產品結構更加合理,質量更安全,科技水平大幅提高等。多樣化、個性化、高級化和綠色發展是未來水果產業發展的新重點。北京市林業果樹研究院院長王玉柱研究員做了“對我國杏李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的報告,從我國杏、李專業現狀及產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入手,提出選育李杏新品種、研發關鍵栽培技術、積極利用加工新工藝和技術、注重采后包裝、加大產學研密切合作等建議。巫山縣縣長曹邦興以“綠水青山花果香千年育得脆李賞”為題,介紹了巫山縣脆李產業的發展狀況。
7月8日下午召開了學術交流會。來自福建、四川、河北、甘肅、遼寧、山西、山東、浙江等地的14位李杏科研工作者進行了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華南李的生長狀況、杏李產業與育種進展、四川李杏產業發展、河北杏產業發展現狀、甘肅杏產業發展現狀及育種進展、李杏種質資源收集鑒定評價、李果實花色苷積累調控機制、果樹晚霜凍防控技術、核果類果樹細菌性穿孔病防治、杏品種晉梅杏和開園、李果實貯藏保鮮及李子釀酒等。報告內容多樣化,包含李杏發展的各個方面,內容新穎,給與會人員提供了新的科研動態。7月9日上午,與會代表前往巫山縣曲尺鄉參觀脆李產業園,品嘗了巫山脆李,并抵達曲尺鄉觀景臺,俯瞰曲尺鄉脆李產業全景。

參觀巫山縣曲尺鄉脆李產業園
此次會議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脆李產業的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也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本次會議使與會代表了解了李杏產業的最新發展狀況,傳播了信息,加強了溝通,也進一步明確了李杏產業的發展方向,對李杏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刊記者:和 靜,陳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