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陽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 400067)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研究評述與展望
趙成陽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 400067)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促進中小企業資金需求和銀行資金供給良性循環的新興融資方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重要環節是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針對這一問題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知識產權價值研究和評估方法等方面進行梳理總結,以期對我國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指導。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方法
科技型中小企業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為其發展的瓶頸,利用知識產權融資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一套規范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對科技中小企業質押融資尤為重要。
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研究最早出現在美國,1989年Gordon V.Smith詳細分析了收益法在不同條件下各公式的意義,為此后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20世紀90年代資產評估理論在我國興起,孫潔麗(2010)認為知識產權的價值就是知識產權未來產生經濟價值的現值。
知識產權分為專利、版權、商標等,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價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專利的價值研究上。Park Y和Park G(2004)將影響專利價值的因素分為技術的固有因素和應用因素兩大類,固有因素是指專利本身的內在特征;應用因素是指與專利技術相關的使用情況。此后Reitzig(2004)增加企業水平指標以提高專利價值評估的準確性。Lanjouw and Schankerman(2004)用專利的申請項數、專利同族、引用量和被引用量構造了專利價值綜合指數,表明企業的生產力對專利的市場價值有積極影響。Lai and Che(2009)從專利法的角度,提出神經網絡評價模型來估計專利的法律價值。薛明皋和劉璘琳(2013)在專利質押融資背景下分析專利屬性、企業屬性、以及其他控制變量對專利價值的影響。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主要方法有收益法、市場法和成本法是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傳統方法,而三種基本評估方法的適用條件又不同。在傳統的評估方法上也有學者提出了實物期權法、綜合加權法、模糊數學理論法、層次分析法及收益分成率、IPscore軟件評估等。
(一)傳統方法介紹
1.市場法
市場法是以市場上已經交易的并與被評估知識產權相類似的知識產權的價格為參照評估其價格。其表達公式為:V=E×A。式中V表示評估對象價值,E表示參照物的當前價格,A表示修正系數。
在選擇參考物時由于技術水平、生命周期、風險狀況等差異會導致評估結果的差異,所以還要考慮修正系數的影響,而修正系數會受到交易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
2.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按照被評估知識產權的現實重置成本扣減其各項損耗價值以確定被評估知識產權價值的方法。其表達公式為:評估對象價值=重置成本-可能的貶值。很多時候,知識產權未來產生的收益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其價值并不與其開發時間和費用產生某種既定的關系,所以要用成本法評估知識產權的價值是不準確的。
3.收益法

(二)評估方法創新
三種傳統方法各有其適用性,但也存在缺點。在傳統的評估方法上也有學者提出了實物期權法、綜合加權法、模糊數學理論法、層次分析法及收益分成率、IPscore軟件評估等。由于期權法避免了收益法中折現率的選取時的風險因素,廣大學者開始使用期權法對知識產權的價值進行評估。頡茂華和焦守濱(2014)以二叉樹模型為基礎對現金流量和投資成本方面進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二叉樹模型更適合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苑澤明等(2012)利用因子分析法構建專家打分表確定知識產權質押價值評估收益分成率的影響因素及其權重。李紅(2014)介紹了便于實際操作的專利價值評估軟件IPScore,對我國專利價值評估軟件化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陳靜(2015)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調查法相結合來進行權重確定,從而評估知識產權的價值。馮嶺等(2015)提出一種基于潛在引用網絡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
近年來我國學者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進行了深入研究,完善了我我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研究體系,但是依然存在不足。首先研究對象沒有明確區分,不同知識產權的特點同也會導致評估指標和方法的不同。其次,在知識產權評估方法方面,許多學者依舊基于傳統的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對模型或參數進行改造。收益法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方法,但是由于折現率的動態性和影響因素眾多導致折現率無法量化。然后,知識產權在不同的運用背景下,其價值評估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學者也應考慮不同運用背景下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研究。
[1]孫潔麗.論知識產權價值評估[J].中國證券期貨,2010,01:87-88.
[2]Park Y and Park.New Method for technology valuation in monetary value[J].Technological,2004,24,389-395
[3]Reitzig.Improving patent valuations for management purposes-validating new indicators by analyzing application rationales[J].Research Policy,2004,33(6 /7),939-957.
[4]Lanjouw and Schankerman.Patent quality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measuring innovation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4,441-465.
[5]LaiYihsuan,CheHuichung.Modeling patent legal value by extension neural network[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10520-10528.
[6]薛明皋,劉璘琳.專利質押貸款環境下的專利價值決定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3,02:120-127.
[7]頡茂華,焦守濱.二叉樹實物期權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定價研究[J].中國資產評估,2014,04:20-24.
[8]苑澤明,李海英,孫浩亮,王紅.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價值評估:收益分成率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2,06:856-864+840
[9]李紅.基于IPScore的專利價值評估研究[J].會計之友,2014,17:2-7.
[10]陳靜.知識產權資本化的條件與價值評估[J].學術界,2015,08:90-99+325.
[11]馮嶺,彭智勇,劉斌,車敦仁.一種基于潛在引用網絡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5,03:649-660.
趙成陽(1992-),女,湖北荊門人,重慶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