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十校舉行的“曬家訓,講家風”活動中,全校師生廣泛參與,共收集家訓1300條。“學生通過與家長深入交流總結家訓,使自我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契合。”該校校長劉文說。
為了引導人們自覺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沈陽市和平區從去年開始,以全區13個街道為依托,以104個社區為主體,以23萬戶家庭為抓手,廣泛開展“弘揚家教家風,樹立家國情懷”主題活動。同時,在全區40所中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家風校風建設活動,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進校園、進家庭,取得校風家風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雙重效應。
家教家風融入“君子文化”
走進南京十校,映入眼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君子”,操場、廊道、緩步臺、教室處處以君子文化潤澤兒童心靈。該校以“傳承君子文化,培育少年君子”為辦學理念,深入挖掘君子文化的精華,培養學生明理、誠信、禮義、廉恥、自信、擔當的品質。南京十校采取了家長學校辦學形式的個性化、家校互動形式的個性化、“曬家訓,講家風”等多項舉措,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進駐每個家庭,潤澤每名師生、家長心田。
今年,學校開展“父子乒乓賽”“父子植樹活動”“說給爸爸的悄悄話”等一系列親子活動,全面扭轉部分家長“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基于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母親課堂定期講授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正確方法,使母親以身示范,形成良好家風。為增進家校合作與聯系,南京十校招募了一批有學識、有熱情、有能力的家長做義工,成立了家長義工隊,在護送學生放學、校運動會等活動中積極發揮作用。家長參與學校工作,無形中促進了師風、師德提升。同時,以家國情懷教育、君子文化的人格修養為重點,學校通過校園網、廣播站、宣傳欄等,借助征文、書法、繪畫、手抄報、微電影、微信等載體,廣泛宣傳好校風、好家風、好家訓,在師生中開展“征集家風、家訓好格言”“曬家庭好風氣”等活動,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
創新編寫家教家風教材
作為一所以學雷鋒為特色的學校,沈陽市二十中學三好分校把學雷鋒、家教家風內容與課本內容有機結合,編寫校本教材,使家教家風工作進入了學校的教育主渠道。
在語文教學中,學校把“仁愛”作為核心內容,對高中語文各個年級段教材涉及相關文章進行整理匯編,同時選取文學史上的大家作品,根據內容的深淺編入相應的三個年級段、6個學期中,并固定相應學時,師生共同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用雷鋒精神治校育人,打造了良好的校風,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完美的性格,而優秀的學生,又可以影響和糾正家長及家庭方面存在的不良習慣,改進家風建設,進而共同營造一個和諧而美麗的大家園,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在全省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座談會上,該校高三五班學生呼延昊鵬作為唯一一名學生代表參加本次座談會,并表達了對家教家風活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