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瓊
摘 要:曾三同志為新中國檔案事業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多方面、全方位的貢獻,他對科技檔案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明確了科技檔案的概念、闡明了科技檔案工作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確立了科技檔案管理中的主抓方向、重視科技檔案的人才培養。曾三同志的科技檔案思想經過歷史的檢驗,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是符合我國實情的,對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鍵詞:科技檔案;概念;生產力
曾三同志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新中國檔案事業的開拓者和杰出的領導人。為了建立發展科技檔案事業,他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對科技檔案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比如科技檔案的概念、科技檔案的管理、科技檔案在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技檔案的人才培養等等。在他的努力下,我國科技檔案工作從無到有,而且取得了重大發展,對科學技術生產、建設研究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1 明確了科技檔案的概念
檔案的概念早已形成,但我國在1955年以前,尚未形成科技檔案這一概念,生產、建設、科研單位只設科技資料機構。1956年初,國家檔案局派出技術檔案工作組,到東北等地區的一些重點企業單位,調查研究科技檔案與科技資料的區分問題和管理問題。曾三同志看到初步調查研究的結果報告后,非常高興,從此更加堅定了把科技檔案工作抓起來的決心。特別是看到了一些甜頭和苦頭的實例以后,他深受感動,多次向周恩來總理和李富春、聶榮臻、賀龍等副總理寫信,闡明觀點,提出建議,并且得到了支持。1957年7月,曾三同志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題為《把檔案、資料工作認真地建立起來》的發言,指出:“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不僅行政檔案,而且各工廠、礦山和其他企業有關基本建設和安裝工程的設計資料和底圖都是寶貴的檔案、資料,把它們科學地整理和保管起來,對于今后社會主義建設是非常重要的。”1959年12月,國家檔案局在大連市召開華北、東北協作區技術檔案工作現場會,曾三同志在現場會上做了《積極做好技術檔案工作,為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講話。講話中曾三同志提出了“一個工廠、礦山、設計院、科學研究機關在生產和工作中間所形成的技術文件資料,因為它有永久的或一定時期的利用價值,反映這個機關的真實歷史,按照一定制度把它保存起來,就叫技術檔案。”從而明確了科技檔案的概念。之后,在檔案工作實踐中,曾三同志始終把科技檔案工作作為國家檔案工作的重要內容,抓深抓細,并且不斷引向深入。大連現場會議后至1960年底,不到一年時間,全國已有70%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啟動了科技檔案工作,開展了科技檔案的收集、管理、保管和利用工作。在曾三同志的努力下,從大連現場會至“文革”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下發了11個發展和強化科技檔案事業的文件,迅速創建和推動了我國科技檔案事業的蓬勃發展。1980年曾三同志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在他的倡導和支持下召開了規格高、規模大、影響深遠的全國科技檔案工作大會,對科技檔案工作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 闡明了科技檔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明確了科技檔案的概念,曾三同志又多次闡明了科技檔案工作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經濟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工作,要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必須抓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科研管理、城市建設管理等。事多人忙,很多同志認為沒有時間去顧及科技檔案工作,曾三同志卻與眾不同,站得高,看得遠,具有前瞻性、科學性、指導性、針對性地指出:“科學技術檔案不但不能不做,而且它是生產管理工作、技術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它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是它的一項重要任務。科學技術檔案管理的好壞,是生產、技術、科研管理是否科學的一個重要標志。”文中,他不僅從三個方面,還列舉了三個例子,深入淺出地論述了科技檔案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一切生產、建設和科研機構不能把生產技術科技檔案看成只是檔案部門的事,而要把它作為自己的業務工作的一部分,努力把這項工作搞好。”
科學技術檔案可以轉化為生產力。盡管在當時的條件下,還不可能認識到科技檔案也是生產力,但曾三同志已經敏銳地認識到了科技檔案可以轉化為生產力。他在《我對科學技術檔案和科學技術檔案工作的認識》中指出:“科學技術檔案可以節約勞動力、提高生產,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曾三指出“科學技術檔案工作的任務,就是要努力起這種轉化作用。這就要從前人的、別人的和自己的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和重視科學技術檔案的這種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科學技術檔案工作,加強科學技術檔案的科學管理。否則,沒有科學技術檔案,就不僅不能轉化為生產力,而且還會影響、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檔案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所以曾三同志在許多講話中,多次提到了它的重要性,并督促各級各部門抓好科技檔案工作。
3 確立了科技檔案管理中的主抓方向
曾三同志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視。他指出抓科技檔案就要把系統、完整和準確作為重點來抓,特別是抓住準確不放,他在《認識》中提到“一個單位就可能有多種技術檔案;同時,生產、建設、科學技術研究對科學技術檔案工作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僅要求經常地利用檔案,而且要求利用的檔案必須準確、系統。”他不僅指出技術文件形成、歸檔以后,它的實物,或是設備,或是產品,或是建筑物、構筑物,常常是有所變化的,這是因為在生產中有改進,或是在維修中有修改,這就要隨時對已歸檔的圖紙等技術文件進行修改、補充,以便使實物和技術文件相符,這樣才能保證檔案的準確性,而且他提到科技檔案如果不準確,就會使產品不合規格,致使產品報廢,這就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管理科技檔案應主抓“系統、完整、準確”的提法,是曾三同志多年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后得出的結論,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4 倡導了重視科技檔案工作的人才培養
曾三同志積極倡導加強科技檔案教育,從人才培訓上發展科技檔案事業,在他主持起草的經國務院批轉的《全國科技技術檔案會議報告》中提出:“為了培養提高檔案干部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除由中國人民大學繼續開辦檔案系外,希望中央和省、市、自治區的專業主管機關,能在所秘史的大專院校設立科技檔案系(班),或設立中等檔案學校,積極培養科學技術檔案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之后,中國人民大學在開辦科技檔案專門化的基礎上正式開設了科技檔案專業,同年南京大學還招收了科技檔案雙學士班,這一時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也加強了科技檔案系的建設。1981年8月,年事已高的曾三同志,還參加在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舉辦的科技檔案管理短訓班結業會。會上,他還作了重要講話,鼓勵大家把科技檔案工作做好,使科技檔案充分發揮它的作用,由此可見,曾三同志對科技檔案工作的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
綜上所述,從1959年大連現場會議算起,我國科技檔案事業從創建到發展壯大歷經五十多年。實踐證明,曾三同志的科技檔案思想經過歷史的檢驗,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是符合我國實情的,對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作為檔案工作的后來者,我們應當繼承和學習曾三同志的科技檔案思想,把新時期的科技檔案工作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曾三檔案工作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