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霞
“從春秋時代孔子的‘詩禮庭訓,到明代孔尚賢制定的《孔氏祖訓箴規》,再到清代孔憲珍的‘64字家訓,在歷史演變漫長的過程中,孔氏家訓所確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是孔氏族人的行為指南和道德規范,對塑造族人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孔子的第76代孫孔令紹表示。
跟著時代一起進步的“家訓”
2500多年前,“詩禮傳家”的庭訓誕生?!霸姸Y傳家的庭訓強調的就是讀書與做人的結合,治學與修身的統一。孔子家風家訓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于孔子儒家學說即有關做人的學問。儒家為人們確立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綱目的人生目標和路徑?!敝袊鬃友芯吭涸洪L、孔子和儒家思想傳統文化研究者楊朝明說。
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孔氏家訓也經過不同形式及內容的轉變,在傳承中發展。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原頒條例,即衍圣公府頒布的《孔氏祖訓箴規》;第二,外地孔氏族人根據訓規精神,結合各地及本支族具體情況,自定的家規;第三,孔氏家族修譜時所訂立的條例,是對前兩部分的補充性規定。
明朝時期,孔氏家族達到了興盛時期,此時的孔氏族人早已遍布全國??鬃拥?4代孫孔尚賢,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襲封衍圣公,在進京朝見時,因隨帶土產販賣遭到“考成法”的整治,其岳祖父嚴嵩家族因貪腐帶來的一系列后果也對孔尚賢造成沖擊。為了管理好龐大族群,約束族人的不當行為,孔尚賢于萬歷十一年(1583年)頒布了具有綱領性質的族規《孔氏祖訓箴規》(以下簡稱《箴規》)。
《箴規》共十條,其中不乏規范為人行事的道德規矩,強調“崇儒重道,好禮尚德”的孔門傳統。在家庭生活方面,要求子孫要祭祀祖先,不能忘本;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要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則;在個人行為方面,強調在面對利益和誘惑的時候,勿嗜利忘義,處理公務時要秉持公道的原則。
“《箴規》涵蓋了各階層族人為人做事的生活準則,它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積累、反思與修訂。《箴規》在內容上制定得非常詳細,其主要目的是教育約束族人如何秉承孔子的‘八德思想,身體力行去踐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鄙綎|省曲阜市孔府文案檔案館館長,孔子第75代孫孔祥勝說。
清朝中期,孔子第72代孫孔憲珍是當時皇帝御批的七品執事官,家族龐大,族產豐厚,為了讓每個家庭成員既有硬約束,又有軟影響,在孔氏庭訓和《箴規》的基礎上,針對家族成員制定了“64字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自載檢點,不扯濫務;
居身簡樸,辛勤勞杵;
一絲一縷,恒念力揚;
粗茶淡飯,慎近酒酤;
恪守信義,鄰里互助;
忠厚傳家,苦讀詩書;
振振絕絕,繁我孔族。
“一百多年來,‘64字家訓發揮了巨大影響力。目前,我們這個家族五服以內的成員已達150人以上,雖已分居,各自建立了小家庭,但家族依然興旺,和睦相處?!笨琢罱B說。
孔氏“新家訓”
“人生在世,既要有文化,又要守規矩??资霞矣枌ξ业囊饬x與影響貫穿于為人處世的各個方面?!笨琢罱B說,“一百多年來,這個家訓一直影響著后人,并一代代傳承下來。但是在傳承過程中,家族內部家訓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孔令紹在祖輩家訓的基礎上擬就了新家訓。“新家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現代發展的具體狀況進行了相關內容的豐富,但是其內涵基本是不變的??资蠚v代家風家訓都講求有文化和守規矩,學詩的傳統教育后代要善于學習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學禮的風俗則約束后代學習禮儀做一個有規矩的人。這不僅是對后代子孫做人做事的訓誡,也是對孔子思想的傳承?!?/p>
“老實忠厚修子孫,尖酸刻薄損后人。家風家訓的傳承需要認真對待,比如小時候爺爺教我《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我教我的兒子孔穎,孔穎又教他的兒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傳承以及‘以文化人的目標。”孔令紹說。
儀式塑造的神圣感能不斷強化家族認同?!霸谖业募彝ブ校袃杉聨资隂]有間斷過?!笨琢罱B說,“一個是春節祭祖,這個傳統已經沿襲2500多年,另一個則是每年兩次對故去老人的祭拜。祭祖臺上擺著祖先牌位,中間是‘始祖至圣先師仲尼之位,兩側高祖、曾祖、祖父、父母的牌位依次擺放。”每次祭典都是一次內省的機會?!胺此甲约涸跒槿颂幨赖倪^程中是否有違先祖教誨,以及日后該如何從自身進行約束?!?011年起,孔子后裔聯誼會有意讓兒童加入家祭活動,于是孔令紹剛滿3歲的孫子就加入了家族祭祀活動。
“讓孩子接觸祭祀儀式,是讓他感受世家文化的外在形式,如果只進行內在的培養,孩子就感覺不到外在形式帶給他的震撼。家風家訓家規的力量在于明是非、知廉恥、懂禮讓、守本分、致良知?!笨琢罱B說。
“孔子思想再次受到重視和肯定。由此,如何客觀評價孔子思想及其意義,也成為世界密切關注的議題?!鼻穫鹘y家風研究會會長陳鋒在接受《家族企業》采訪時說,一個東西能夠長久流傳必然有它的正確性??资霞易宸毖懿⒑涂资霞矣柌幌⒌年P鍵因素主要有三點:第一是本身的正確性,孔氏家訓的核心理念是中國主流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其正確性是能流傳下來的第一要素;第二是孔子后裔有意識的自我約束;第三是與中國歷代統治者對孔氏家族的優渥不無關系。
“不難發現,中國優秀家訓的制定者多是儒家思想的大家,家訓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儒家思想基礎上,結合法家、道家等中國其它優秀思想而成,正是這些思想成為中國優秀思想與文化的集大成者,又因須著眼于家族的傳承,因而也更加實用。”陳鋒說。
陳鋒告訴記者,進入新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調整,涌現出一批批成功的商業家族或者文化教育家族,“這些都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時代性要求,因此家風家訓的建設也變得十分緊迫”。
孔氏祖訓箴規
一、春秋祭祀,各隨土宜。必豐必潔,必誠必敬。此報本追遠之道,子孫所當知者;
二、譜牒之設,正所以聯同支而親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為圣裔;
三、崇儒重道,好禮尚德,孔氏素為佩服。為子孫者,勿嗜利忘義、出入衙門,有虧先德;
四、孔氏子孫徙寓各州縣,朝廷追念圣裔,優免差役,其正供國課,只憑族長催征,皇恩深為浩大。宜各踴躍輸將,照限完納,勿誤有司奏銷之期;
五、譜牒家規,正所以別外孔而親一體。子孫勿得互相譽換,以混來歷宗枝;
六、婚姻嫁娶,理倫守重。子孫間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七、子孫出仕者,凡遇民間詞訟,所犯自有虛實,務從理斷而哀矜勿喜,庶不愧為良吏;
八、圣裔設立族長,給與衣項,原以總理圣譜,約束族人,務要克已奉公,庶足以為族望;
九、孔氏嗣孫,男不得為奴,女不得為婢,凡有職官員不可擅辱。如遇大事,中奉朝廷,小事仍請本家族長責究;
十、祖訓家規,朝夕教訓子孫,務要讀書明理,顯親揚名,勿得入于流俗,甘為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