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陽+劉曉巖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開始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而常規性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無法達到素質教學理念的要求,這就需要物理教學改革要能夠朝著生成性、發展性、創新性方向發展,就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學措施加以分析,其目的所在就是為了促進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改革 措施
高中物理作為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需要學習的學科之一,受到學科本身特點、學生學習特點的影響,物理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較存在較大的難度,由于其知識相對抽象,學生在實際理解期間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常規性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這一現狀要求。所以,需要做好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新工作,通過教學實踐研究找到能夠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滿足現代教育化理念的方法,為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做出卓越的貢獻。
一、新課標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來分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來促進學生實現自主學習,這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思考和實踐精神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系統科學的教學方法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培養其科學素養。所以,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學也提出較多的要求,除了要求教師要能夠做好學生物理知識教育工作,還要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物理教學來塑造學生的科學觀念,常規性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式和現如今高中物理教學要求不符合,所以,要能夠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來提升物理教學質量和水平。
二、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教育改革原則
1.要能堅持綜合性的原則
綜合性作為當前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素質教育所追求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要能夠引導學生朝著綜合性的方向轉變,首先,教師要能夠對物理學科所具有綜合性展開分析的能力,從而使教學活動凸顯出綜合性內容;其次,需要能夠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上體現出來,總的來說就是在對綜合內容進行總結之后開展探究,保證在新課程標準下提升素質教育的水平。
2.要能夠堅持實踐性的原則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活動兼顧實踐性,當前高中生群體中大都缺乏實踐性,難以對相關事件展開思考,因此,在推動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活動時,教師要能夠強化教學實踐性,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然后配合相應的教學措施,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
三、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新措施
高中物理教學改革與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依然需要按部就班來開展,在進行教學創新和改革時要能夠遵循物理教學規律來開展,并且保留常規教學的精華對新的教學實踐方式加以探究。
1.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
所謂的“探究式”教學模式,作為物理教學過程中運用較為成熟、有效的模式之一,其重點就是強調學生通過“探究式”的學習行為讓學生產生物理知識求知、疑問等情緒,讓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性教學模式的使用,要求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入和教學內容符合的實驗環節以及實踐活動,在探究期間教師要能夠做好引導工作,引發學生主動猜測、疑問,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在進行“力和合成與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彈簧拉橡皮筋讓學生進行實驗,利用不同方位的拉力來驗證橡皮筋的受力方向,在實驗期間教師還可以適當提問,讓學生猜想或者思考,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若條件允許的狀況下,教師還能夠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實驗,并且讓學生自己對各種猜想加以驗證,保證探究式教學所具有的實效性逐漸提升。
2.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有著顯著的優勢,因為物理學科知識所具有的生澀、抽象、難懂等特征,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物理知識的形象性,從而降低其理解難度。所以,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工具。在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能夠明白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的是補充板書、補充口頭講述不足的作用,而不是主要教學方式;其次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使用要能夠盡可能選擇視頻、圖片來展現出物理知識所具有的形象化、生動化特征,從根本上降低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期間的難度。另外,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對知識進行演示時,因為物理知識量相對較大,可能導致學生分不清主次,所以,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展示來說明重點知識內容,讓學生分清主次,找準物理學習目標。
3.構建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體系
不同物理知識之間形成相互聯系的關系,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利用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構建屬于自我的物理知識體系,則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要能夠有意識、針對性地將物理知識體系傳遞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在體系框架內思考并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掌握足夠的物理知識,并且能夠準確表述,從而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各種物理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科學的物理知識。
首先,在新課程教學中可以選擇“發生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阻止學生通過自我探索和實踐來發現更多的理論知識,并且強化對理論知識的認知成都,發生式的教學模式提倡學生學習活動屬于自我構建的過程,其革除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獨角戲的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是提倡學生需要結合教師所設計的提綱進行自我預習、學習,堅持教師的指導來發現、探討并解決問題,在獲取知識的活動中,發揮小組競爭的優勢來幫助學生樹立自我競爭意識,從而保證學習效率得到提升,還能夠為學生教學重難點的掌握提供幫助。在發生式教學活動中,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提綱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狀況來進行,并且將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作為依托,在引導其分組探索中提升自我發現問題的能力。
其次,學習復習活動中發揮出“結構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深化學生知識結構、夯實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主要途徑,也能夠讓學生強化對事物的內在聯系、物理屬性變化規律理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高中物理具有邏輯性、系統性的特征,在常規物理教學這些特征得不到重視,表現為教師強調的單一課程教學結果、教學過程,沒有對不同章節理論知識進行串聯,導致學生知識構成缺少相應的連接。結構式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能夠積極鼓勵學生對不同章節知識加以歸類,從而讓知識網絡得到梳理,并且盡可能發現不同章節知識和理論之間的聯系,結合學生的實際反饋來對自我專業結構進行調整。在學生答題過程中還要能夠深化其對知識的理解系統性,一旦發現問題之后要能夠積極改正,實現有的放矢。
四、結語
高中物理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要能夠勇于創新,將理論和實際有效結合,并且將立德樹人當成主要的教學內容,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物理教學水平。物理教師還要能夠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循相應的教學原則,通過思路拓展來將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工作順利完成,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琴.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科教文匯,2010,(03):30+39.
[2]申穎.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03):151-152.
[3]杜建萍.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新[J].才智,2012,(10):107.
[4]黃德欽.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04):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