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工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電類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關系到后續課的學習,如何上好電工基礎課程值得探討。按照國家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和教學培養目標,電工基礎課的教學以應用性職業崗位需求為中心,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基礎,以學生能力培養、技能實訓為本位,合理地安排理論知識和實訓環節,為后續的其它課程準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必要的專業技能。
關鍵詞:電工基礎;應用型;量身訂做
在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時期,普遍存在學生有效教學時間縮短的現實問題,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學習很多理論知識,不可避免地造成消化不良的現象,如果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顯然是缺乏學習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很難適應高職高專教育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電工基礎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高職高專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知識夠用為原則,以就業為導向,重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電工基礎課程作為電類專業必修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按照國家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和教學培養目標,電工基礎課的教學以應用性職業崗位需求為中心,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基礎,以學生能力培養、技能實訓為本位,合理地安排理論知識和實訓環節,為后續的其它課程準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必要的專業技能。
針對高職高專的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比較差的具體情況,迫切需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應該輕理論、重應用,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學計劃,把難懂的理論課程,變得容易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電工基礎課的教學目標。為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 刪掉繁瑣的推導和證明,注重結論性和應用性
為體現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基礎課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教學思路,電工基礎課程強調以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強化應用作為教學的重點,將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突破點,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定理證明以及公式、結論等繁瑣的推導統統省略,把定理的運用作為教學重點,注重結論性和應用性,如戴維南定理直接講結論和如何運用,暫態分析一章,以三要素法為重點,不必過多要求。
2 量身訂做的自編電工基礎教材,便于學生課后學習
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自身特點,量身訂做一套自編的電工基礎教材,以必須夠用為原則,以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為導向,合理編排教材內容,簡單易懂,方便學生課后看書學習,適當編寫一些選修內容,使教材真正成為學生有效的學習工具。
3 傳統與現代并用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采用傳統與現代并用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在課堂的有限時間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手段和板書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把比較枯燥和抽象的教學內容輔以多媒體教學,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有聲有色地愉快地進行學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多媒體的影像教學,還可以讓學生了解相關專業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激發學生掌握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熱情,形成融情景式教學、互動教學、自主學習、為一體的良好學習氛圍。
4 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建立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體系
電工實驗是電工基礎系列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關鍵性環節。而現實中的實驗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實驗室的實驗一般都是驗證性實驗,學生只需按照實驗指導書的實驗操作流程進行操作就可以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缺乏創新性,缺乏學習動力,課程教學的目標源于企業崗位知識技能的要求,突出能力的培養,強化基本知識與實踐的緊密聯系,是教好理論課的方向,充分利用實驗室的資源,把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結合起來,開發一些適用的實訓項目,是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在實驗教學的內容上,結合實驗教學的特點,將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統一在一個教學過程中,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上,首先是基礎性實驗,主要是為了配合理論教學的驗證性實驗,在此基礎上,在實驗電路上隨機地設置一些故障點,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類實驗掌握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熟悉常用實驗設備和儀器的使用,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和數據處理,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第二是設計性實驗,主要是根據指定的實驗項目,學生自己確定實驗方案,設計性實驗內容包括:設計電路參數、選擇儀表設備和測量方法等,通過這類實驗,使學生在鞏固基礎性實驗的同時,能夠初步掌握實驗程序的設計過程,掌握實驗電路的設計方法,為進行綜合性實驗打下基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是綜合性實驗,在已有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將較多單元內容結合起來,要測試更多的參數,是比較綜合的全面性實驗,通過這類實驗,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儀表設備的綜合使用,完成總體的實驗方案設計。綜合性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在完成實驗的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整體實驗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風。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實驗情境、組織實驗項目、指導實驗方法步驟、考核學生的實驗效果,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形成理論與實踐綜合的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覺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 成立電工學習小組,帶動全班同學積極學習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的理論基礎差異很大,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選拔班級學習較好的學生組成電工學習小組,再由電工學習小組成員各自負責一部分學生進行輔導,這樣,電工學習小組的成員課堂上就要優先學會,以便勝任輔導其他同學,課后學習、課后完成作業、課堂實驗等,都由電工學習小組成員負責。
由于教學進度快,有的學生可能會跟不上節奏,聽不懂所講的內容,那么電工學習小組成員就充分利用上自習的時間,帶領全班同學鞏固課堂上講的內容和解決作業中遇到的問題。上實驗課時,老師重點指導電工學習小組成員,再由電工學習小組成員帶領各自負責的部分學生進行實驗活動,即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營造出良好的課后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習效率。
6 建立電工基礎平臺課,資源共享
電類專業包含了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技術等多個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各個專業都含有電工基礎課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建立電工基礎平臺課,所有涉及到電工基礎課的教師都參與到平臺課的建設當中,共同探討,集思廣益,提出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議,制定一套適應高職高專學生的教學方案,重新編寫課程標準、教學計劃、教案、習題集、試題庫等,大家分工明確,最后資源共享。
7 結束語
電工基礎課程的改革,充分體現了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地學習方式改變為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動手的主動學習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同行專家的肯定和學生的歡迎。
作者簡介
楊敏(196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吉林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教授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