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健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減少建筑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協調建筑行業與環境發展的關系,綠色建筑開始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是當前建筑領域出現的一種新設計理念。本文就針對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全壽命周期;綠色建筑;設計
現代建筑工程的建設規模一般都比較大,建設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材料和設備,這些材料和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目前,許多建筑企業在施工設計中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并將全壽命周期的理念運用于道綠色建筑設計中,這不僅在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環保性,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建筑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1 全壽命周期與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辨析
(一)全壽命周期的概念
所謂全壽命周期,指的就是面向設計對象整個過程的全方位設計理念,對于建筑設計來說,全壽命周期的設計理念要求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設計對象本身的功能以及結構方面的要求,同時也應對建筑壽命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分別進行分析和思考,力求設計方案涵蓋整個建筑工程的準備環節、施工環節、竣工驗收環節、養護環節、維護環節等諸多不同的時期。此外,設計者還必須考慮到與建筑工程相關的各種因素,這樣才能確保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二)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
綠色建筑設計是當今我國建筑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所謂綠色建筑設計,指的就是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對各種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整合,進而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由此可見,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目標是降低建筑能耗及其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簡單來說,綠色建筑就是一種兼具生態性和可靠性的新型建筑形式,而綠色建筑設計就是對如何實現這種建筑特色進行整體規劃的過程。
2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一)經濟合理性原則
綠色建筑不僅具有較高的環保性,同時也要求具備一定的經濟性,因此,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必須堅持經濟合理性原則,盡量降低對各種資源、材料的消耗,在確保各項功能得到充分實現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的經濟效益。在全壽命周期理念的指導下,要求綠色建筑設計要在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做到節約成本,嚴格將經濟性、合理性原則貫穿于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之內。
(二)生態環保性原則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將生態環保性原則落實到整個綠色建筑生命周期之內。總的來說,生態環保性包括健康、節能、環保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設計者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應將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基本因素作為重點考慮對象。盡量把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降到最低,嚴格控制各種污染氣體、建筑垃圾等的隨意排放,對于一些高污染的氣體或固體垃圾應進行清潔處理,從而減少環境的負荷。第二,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尤其是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將各種非可再生資源及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控制在最低水平。第三,要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清潔的天然能源,這樣既能有效減少一些高污染能源的消耗量,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同時也能發揮出節約成本的功能。
(三)技術先進性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與傳統建筑設計相比具有較高的技術難度,在全壽命周期理念的指導下,對技術的先進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在實際設計中充分發揮各項先進技術的功能,首先,在建筑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最為科學的技術方案,充分考慮到技術的可行性。其次,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技術應用環節的監督和控制,確保各項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及合理性。最后,在建筑完工之后,應對建筑的技術質量進行嚴格檢驗,一旦發現存在技術漏洞,必須及時提出并改進。
(四)功能實用性原則
建筑功能是建筑設計的核心,一項建筑設計方案若不能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那么這一設計必定是失敗的。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功能實用性原則,建筑功能不僅包括其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時也包括建筑的各種物理特性、造型藝術效果、環境性能等,這些多方面的功能都應在設計中得到充分體現,并滿足方便實用、效率高、靈活性強等特點。
3 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法
(一)制定設計目標
要確保綠色建筑設計方案的科學性,首先就必須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該設計目標必須體現出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化、生態化、節能性等特征。一般來說,設計人員必須根據綠色建筑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設計目標,不能脫離建筑實際而設定根本不具可行性的目標,同時,在設計目標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到這些目標是否兼顧建筑的各個階段,是否能體現出建筑各階段的性能和特征,只有貫穿各個階段的建筑設計目標才是符合全壽命周期理念的設計目標。
(二)設計初期方案
在確定好綠色建筑的設計目標之后,應及時進行初期方案的設計工作,首先,要考慮到各種與初期方案制定有關的因素,運用分析法和創造性思維對初期方案進行全面規劃和設計,方案內容應涵蓋建筑構造、結構選型、施工材料、施工工藝流程、需要用到的設備儀器等,可安排對各專業人員進行初期方案的設計,進而確定多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其次,應對初期方案進行篩選,按照全壽命周期的相關要求,對每項綠色建筑設計方案中的優點和缺陷進行全面分析和探討,最終選擇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三)構建評價機制
要實現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目標,就必須構建一個完善的評價機制,對所有設計方案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考慮到各項評價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在實際構建評價機制的時候,首先,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分析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后以此為依據,制定出相應的環境目標。其次,設計人員必須對差異化的變量進行科學分析與整合,進一步優化各類變量的結構,進而確保評價機制構建的可靠性,使其能夠有效地促進建筑施工整個階段的有序推進。除此以外,建筑設計人員必須對方案施行后可能造成的污染狀況和帶來的經濟效益等進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最終計算出一個準確性的數據,以便對方案的合理性進行評價。設計部門的有關人員還應將全壽命周期評價框架與建筑設計方案結合起來考慮,以最大限度減少建筑能耗及其可能帶來的污染。
(四)設計方案的確定
在初期方案制定以及評價機制構建的工作完成后,應對設計方案進行再次確定,首先,設計人員應將綠色建筑工程的全壽命周期作為立足點,在遵循綠色建筑設計原則的基礎之上,全面分析設計方案是否具備科學性和可行性,要考慮到施工準備階段、進行階段、完工階段等各時期是否緊緊圍繞綠色設計的理念展開,在評估方案價值的時候一定要公正、客觀、全面。
4 結語
綜上所述,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是一項專業性、系統性的工作,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經濟合理性、生態環保性和技術先進性等原則,并嚴格按照標準的設計流程進行,首先確定設計目標,然后進行方案初選,之后再構建評價體系,最后完成對設計方案選擇與確定工作。這樣才能確保設計方案的質量,為綠色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孫璐.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D].天津大學,2005.
[2]徐悅,李然,胡揚等.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J].城市建筑,2015,(26):142-142.
[3]周璇.淺析時代背景下面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設計[J].小作家選刊,2016,(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