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松


巴爾扎尼15歲棄學從軍,33歲接過父親的班,成為庫爾德運動的領袖
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主席馬蘇德·巴爾扎尼,是個15歲拿起槍、二十幾歲領導庫爾德獨立運動的傳奇人物。近日,隨著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獲得全面解放、庫爾德自治區宣布將在9月舉行獨立公投,脫離伊拉克,這位“神秘的中東硬漢”再次成為地區局勢中的焦點人物。
與“伊斯蘭國”沖突不斷
7月9日,據伊拉克國家電視臺報道,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宣布,摩蘇爾獲得全面解放。這一重大勝利,被視為伊拉克全面瓦解伊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收官之戰。
摩蘇爾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北部,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尼尼微省省會,曾經是伊拉克北部的工業和金融中心。2014年,伊境內極端組織占領摩蘇爾后,該組織頭目巴格達迪正式宣布建立“伊斯蘭國”,將摩蘇爾作為大本營。在伊拉克和以美國為首的打擊“伊斯蘭國”聯盟的眼中,收復摩蘇爾意味著摧毀了“伊斯蘭國”在伊境內的“老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摩蘇爾距離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首府埃爾比勒不到100公里,距離庫爾德自治區的邊境只有四五十公里。基于地緣因素,伊拉克在同“伊斯蘭國”的斗爭中,庫爾德自治區首當其沖。因此,在解放摩蘇爾的戰役中,除了伊政府軍之外,伊境內的庫爾德武裝也立下汗馬功勞。
早在2015年1月,庫爾德武裝發動針對摩蘇爾附近地區的軍事行動,擊斃了包括“伊斯蘭國”新任命的尼尼微省省長在內的200名極端分子,切斷了“伊斯蘭國”控制的摩蘇爾、泰勒阿費爾與敘利亞之間的三方補給線。此后,庫爾德武裝與“伊斯蘭國”沖突不斷,2016年6月,庫爾德武裝已經推進至摩蘇爾城外20公里處。
2016年10月17日,解放摩蘇爾的軍事行動正式開始。在國際反恐聯盟的空中優勢支援下,伊拉克政府軍、庫爾德武裝、什葉派和遜尼派民兵等攜手合作,開始圍攻摩蘇爾。
同“伊斯蘭國”作戰的伊境內的庫爾德武裝,被稱為“庫爾德自由斗士”。由于伊拉克憲法規定,伊拉克陸軍不得進入庫爾德自治區,“庫爾德自由斗士”成為該地區事實上的正規軍,負責保衛庫爾德自治區的安全。“自由斗士”有1.5萬至2萬人,其最高指揮官正是庫爾德自治區主席巴爾扎尼。
子承父業
巴爾扎尼,1946年8月16日出生于曇花一現的庫爾德人自治政權——馬哈巴德共和國(位于伊朗境內),他的生日恰好是庫爾德民主黨的成立日,冥冥之中好像上天已經作了安排:他將在庫爾德人的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出生在馬哈巴德共和國的國旗下,也時刻準備著為這個國家出生入死。”
巴爾扎尼的父親穆斯塔法·巴爾扎尼也是庫爾德族(西亞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土耳其東南部、伊朗西北部、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東北部一帶)領袖,一生致力于為庫爾德人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為此與伊拉克政府展開多年的武裝斗爭。
1946年12月,馬哈巴德共和國被伊朗當局鎮壓,穆斯塔法帶著500多名庫爾德族戰士,逃往蘇聯的阿塞拜疆,還在襁褓之中的巴爾扎尼被家人及數千名族人帶到伊拉克。直到12年后,伊拉克的費薩爾王朝被推翻,12歲的巴爾扎尼才得以和父親團聚。不久之后,伊拉克政府卷土重來,再次開始鎮壓庫爾德人。
1961年,伊拉克的庫爾德人發動武裝斗爭,捍衛自己的權利。年僅15歲的巴爾扎尼放棄學業,投身武裝斗爭,在崇山峻嶺的游擊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憑借自己的英勇、領導才能和戰斗熱情在軍隊中初露鋒芒。上世紀70年代,二十幾歲的他不僅成為父親的左膀右臂,更是庫爾德獨立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1979年,父親去世。隨后,他正式當選為庫爾德民主黨新任主席,連任至今。
1991年,伊拉克北方的庫爾德人及南方的穆斯林什葉派發動武裝起義,反抗時任伊拉克最高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的統治。“庫爾德自由斗士”成功地將伊政府軍趕出北部地區,使庫爾德獲得事實上的自治。巴爾扎尼于2005年任庫爾德自治區主席,2009年以69.6%的高得票率連任,成為庫爾德自治區最具實力的人物。
不過,巴爾扎尼為人低調。頭上包裹著庫爾德族的頭巾,身穿軍綠色夾克,腰上綁著頗具庫爾德特色的腰帶,這是他的一貫形象。他雖然沒有機會完成學業,但是對歷史、政治和軍事很感興趣,閱讀了大量相關書籍,對國際政治形勢的發展了然于胸。此外,足球也是他重要的業余愛好。他說一口流利的庫爾德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并且通曉英語。2014年,因其帶領的庫爾德武裝和“伊斯蘭國”的持續斗爭,巴爾扎尼入圍當年《時代》雜志年度人物評選的8名候選人之一。
“獨立公投”
1975年3月,庫爾德人和伊中央政府達成協議,建立包括蘇萊曼尼亞等三省在內的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該地區自然環境優越,油氣資源豐富。此外,不同于爆炸、恐襲此起彼伏的伊拉克其他地區,在巴爾扎尼的治理下,庫爾德自治區局勢穩定,被譽為“伊拉克的安全綠洲”。在這里,人們聽不到凄厲的槍聲和爆炸聲,見不到駕車從街頭呼嘯而過的蒙面軍警。
此外,庫爾德自治區還和多個世界大國建立了獨立的外交渠道,幾乎成為伊境內事實上的“國中之國”。庫爾德人也一直在努力尋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長期以來,庫爾德自治區和伊中央政府關系緊張,雙方在多個省份的土地歸屬上有分歧,特別是石油儲量豐富的基爾庫克省。
6月7日,巴爾扎尼宣布,將于今年9月25日就庫爾德自治區獨立問題舉行公投。參加公投的地區將不限于庫爾德自治區政府管轄的三省,還包括那些目前由庫爾德人控制、但與伊中央政府存在爭議的地區。
巴爾扎尼的決定一出,反對聲頓時四起。伊拉克政府發言人薩阿德·哈迪西6月9日發表聲明,對于庫爾德自治區在尋求獨立時的“自說自話”,伊中央政府不予認可。聲明稱,在沒有與其他陣營充分協商的情況下,任何政治派別不能單方面決定伊拉克的命運。
尼尼微省和鄰近的基爾庫克省是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等不同教派和族群的混居區,各方之間的關系很微妙。這也正是2014年,幾百名極端組織的武裝人員在數小時內就占領摩蘇爾的原因之一。英國《衛報》分析認為,隨著“伊斯蘭國”這一各方共同敵人的消失,曾經聯合起來的力量出現分化,伊中央政府與庫爾德自治區政府間、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的分歧再次浮出水面。
其實,早在2014年6月,巴爾扎尼就表達過通過公投實現獨立的想法,最終不了了之。雖然巴爾扎尼一直將庫爾德的獨立作為奮斗目標,但目前在可能遭到外界勢力干預的情況下,獨立公投能否變成現實還需打個問號。
巴爾扎尼已開始著眼“后‘伊斯蘭國時代”的伊拉克政治版圖規劃。在與“伊斯蘭國”的斗爭中,庫爾德自治區的范圍快速擴張,巴爾扎尼還將石油資源豐富的基爾庫克省收入囊中,劃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有分析稱,此次,他再次祭出“獨立”的殺手锏,或是政治籌碼,意在同伊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取得先發制人的優勢,獲得更多的土地和石油財富。
作為在中東摸爬滾打多年的政治老手,巴爾扎尼在權衡庫爾德民族發展利弊方面,應該比誰都更清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