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著名將領楊時齋作戰指揮有方,用人獨樹一幟,讓人頗為嘆服。
有一年,楊時齋奉命鎮守邊塞。次年秋,敵軍大舉進犯。雙方交戰數月,敵軍傷亡慘重,但清軍也損兵折將,需大量補充兵員。招兵啟事貼出后,城內百姓踴躍報名。
這天,招兵處來了四個人:一個瘸子,一個啞巴,一個瞎子,一個聾子。軍官搖頭說:“回去吧,軍營里用不到你們這樣的人。”話里的歧視之意讓他們很不滿,便與軍官糾纏起來。楊時齋恰巧路過,停下來過問。軍官向他報告:“他們又聾又啞、又瘸又瞎,招來恐怕什么也干不了!”楊時齋立即有了決定:“讓瘸子守炮臺,讓啞巴做傳令兵,讓瞎子去前哨探聽敵情,讓聾子留在大帳內聽用。”
軍官一臉疑惑,楊時齋笑道:“讓瘸子看守炮臺,因為他很難棄炮臺而逃;讓啞巴去營寨送密令,即使被捉也會守口如瓶;瞎子聽覺靈敏,能探聽到幾十里外的敵軍動靜;把聾子留帳內聽用,不用擔心軍機被泄露。”軍官聽完,不禁一拍大腿稱贊道:“妙啊!將軍妙啊!”
古語云:用人之道,在于揚長避短。然而,善用人短,化短為長,更是用人的另一種智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