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外報
日本《產經新聞》 6月26日
不久前,中國國家統計局正式成立了“統計執法監督局”。同時,中國將從8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此舉目的是嚴懲虛報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數據和篡改數據等行為,以恢復公信力。
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 6月20日
在工業企業利潤飆升之際,中國就業者去年的工資增長卻放緩,許多人遭遇1997年以來的最小加薪。雖然工資增長放緩現在對就業者來說是不利的,但對整個經濟而言并非完全負面,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可以幫助中國提升國家競爭力。


2017年第12期
“技術先鋒”來了
推薦度指數★★★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00年成立了技術先鋒獎,對“向善”技術進行表彰,每年大約有30家公司入選。2017年又有全球30家企業獲得“技術先鋒”稱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兩家來自新加坡以及一家中國公司(Horizon Robotics地平線機器人科技公司)入選,展現了亞洲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其中,清掃太空垃圾的Astroscale和生產力的應用的Indigo Agriculture、優化農作物健康、生產會發電的玻璃窗的Physee,以及用微生物組制藥的Second Genome。在這些公司身上,人們能夠看到技術商業的力量。
把擇校的口子放給民辦學校,是上海一直以來的官方教育政策。自1997 年至今,擇校找民校實行20年,“要擇校找民校”政策讓上海義務教育的供給經歷了一場冰與火的洗禮,民校強勢崛起的同時,公辦教育衰弱之勢也開始從初中蔓延到小學。“全面二胎”政策下,上海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戰爭愈發激烈。數據顯示,2016 年上海適齡入學兒童人數約 18 萬左右,2018 年將達到 31 萬人。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上海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教育也開始成為上海重大的民生矛盾,這是多種教育政策積累產生的結果。
上海義務教育冰與火
推薦度指數★★

2017年第19期

2017年第26期
未來汽車生態新探索
推薦度指數★
如何讓汽車生態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上海正探索三大機制突破:巨大保有量背后憑借大數據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分時租賃引領“分享生活”,智能網聯汽車有序融入現代化汽車社會。如今,上海嘉定在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上已取得顯著成效: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采集和分析平臺,推出分時租賃的技術平臺,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組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智能網聯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您覺得這些信息有價值嗎,有價值,請在《讀者服務卡》上圈105; 否則,請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