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唐躍
安徽省文聯副主席
當代著名文藝評論家
兩鬢霜侵心未閑
—— 青年書畫家季永側記
文_唐躍
安徽省文聯副主席
當代著名文藝評論家

季 永 Ji Yong
那還是2004年的事。第七屆安徽省藝術節舉辦書畫作品展覽,評委們一致看好來自蚌埠的一件參展書法作品,盡管都不知道作者季永是何許人也,仍然全票授予其金獎。季永是不是十有五而志于學不得而知,但他在30歲那年獲得省藝術節的金獎,無疑是書藝追求漸入佳境的大好兆頭。從那以后,季永的書法作品先后入選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二屆全國書法蘭亭獎展覽、國家藝術基金首期資助項目等,稱得上碩果累累。前不久,蚌埠市書法家協會換屆,季永當選主席,也是實至名歸。
說起來很有趣,我與季永相識,竟然是雅昌藝術網牽的線搭的橋。大概是2005年,雅昌藝術論壇開辟一個新的版塊,為晚清民國瓷的收藏愛好者們提供園地,以便大家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那時,我熱衷于收藏新安畫師首倡的也是清末盛行的淺絳彩瓷,很快成為版塊的常客,在那里參與討論,結識同道,尋覓新藏。從大量的發帖和回帖中,我注意到一位網名叫作“片陶居士”的藏友,知道他來自蚌埠,又知道他師從楊士林先生學習書法和研究古陶瓷,還知道他每每發言總是言之有物且具學術性,感覺上把他與季永聯系到了一起。2006年5月,我看到片陶居士發的新帖,其中配發一幅書法作品圖片,錄有歌詠淺絳彩瓷的詩作,確信他就是季永了。根據帖中的約定,我兩個月之后有了一次蚌埠之行,見到了季永的廬山真面目,果然舉止儒雅,談吐不俗,見解獨到,那份沉著、持重、不緊不慢的氣度,大于他的實際年齡。我還參觀了他的書法創作和古陶瓷收藏,并在他的陪同下拜訪了幾位淺絳彩瓷的藏家,如愿以償地將一件高心田畫的花鳥異形瓶收入囊中。
我原先以為,季永書法創作勢頭大好,還精于古陶瓷研究和古字畫鑒定,一定是在哪個文化單位供職。相識后才知道他是蚌埠市公安局的一名巡警,書法也好,古字畫古陶瓷鑒定也好,都是業余愛好,不免對他肅然起敬。我們漸漸熟悉之后,季永對我說起想調入蚌埠市文聯工作的打算。我說,從藝術追求上看,換一份工作是好事,但從單位性質來看,文聯可不如公安局。這種調動好有一比,叫作從米籮跳到糠籮。他說,這些利弊都已經反復權衡過,還是覺得換個工作有利多于不利,尤其是一個人的事業與職業能夠統一起來,那將是很幸福的事。季永到了市文聯以后,創作的時間相對充裕,創作的思路更加開闊,又對我說起想把淺絳彩瓷制作技藝發揚光大的打算,正中我的下懷。我迷戀于收藏淺絳彩瓷,一是喜歡上面的那片文人畫,二是由于敬仰新安先賢畫師的家鄉情結。這些年,看到江西、河北等地在弘揚淺絳彩瓷方面做了許多動作,而安徽卻少有動靜,一直耿耿于懷。聽了季永的打算,我鼓勵他立馬形成方案,付諸實施,為淺絳彩瓷的家鄉爭光。如今,淺絳彩瓷制作技藝已被列為省級非遺項目,他畫的淺絳彩瓷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的垂青,在全國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1.季永 王維、崔顥詠淮詩35cm×35cm 2016
經常聽行家說,要想寫好一筆書法,必須擁有全面而且深厚的文化修養。這種說法在季永身上得到了印證。一個月以前,我到蚌埠欣賞季永創作舉辦的“淮風墨詠—淮河文化主題書法作品展”,原本也就想著來捧捧場,進了展廳才感到耳目一新,大不一樣,顯然比那些“大路貨”的書法展多出了幾分文化內涵。從形式上說,真草隸篆諸體兼備,另外,豎條、橫幅、對聯、扇面、碑額、題跋等各種樣式應有盡有,充分展示了書法創作所帶來的豐富視覺感受。從內容上說,以淮水源流為經,以歷代文人吟詠淮河的辭章為緯,清晰梳理出淮河文化的脈絡,表達了對歷史傳統的敬畏和對家鄉山河的眷念。也是在這個展覽上,部分書寫內容出自季永的自撰詩文,一道觀看展覽的幾位同行對此連聲嘆服。其實,季永的古詩詞水平相當了得,我有過領教,還跟他有過兩次唱和。去年年底,我進手一件鶴道人李健的扇面《松梅圖》,讀圖之間,頗多感觸,仿照漢魏古風寫成一首五言詩并發在微信朋友圈里:“小寒倏而至,讀此欲言說。松勁傳風骨,梅香送冷波。春光雖眷念,冬月更鮮活。花草且如此,吾儕思寄托。”不過一個小時,季永跟了一首和詩,韻味濃郁,堪稱捷才:“歲晚步西園,葉黃掃更落。還攜一壺酒,為守故人約。月照松印影,風催梅吐萼。都云世味薄,二友幸可托。”今年2月,季永43歲那天寫成一首絕句并發到微信朋友圈:“辰逢人日亦前緣,兩鬢霜侵心欲閑。聚蟻功名君莫說,且斟美酒醉朱顏。”拜讀之下,我對其間表達的看淡功名的意思頗有同感,隨即跟一首和詩,與他共勉:“榮華富貴任因緣,半臥功名半臥閑。翰墨丹青千古事,興之所至盡開顏。”

2.季永 鵬飛椿年九言聯210cm×40cm×22016
因為少白頭,季永說自己“兩鬢霜侵”是大實話。至于“心欲閑”,到了我這把年紀說說還差不多,而他剛剛四十出頭,正值大好年華,說這樣的話早了一些,建議改作“心未閑”。我感到,憑著他的沉著,憑著他的執著,在未來的日子里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約稿、責編:金前文、史春霖

3.季永 歐陽修論淮源水68cm×25cm2016

4.季永 金銑重修安豐塘志38cm×38cm2016

5.季永 沙琛詠荊涂詩34cm×67cm 2016

6.季永 林介弼詩25cm×68cm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