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牛劍凱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汽集團)成立于1958年,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整車研發與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汽車服務貿易、投融資等業務的國有大型汽車企業集團。近幾年,北汽集團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過提供滿足不同需求的汽車產品與服務,提升當地的汽車制造業水平,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從瑞麗駛向東南亞
作為中國主要的汽車集團之一,北汽集團不僅擁有“北京”、“紳寶”、“昌河”、“福田”等自主品牌,還先后引進了“現代”、“梅賽德斯-奔馳”、“鈴木”等國際品牌,整車產品覆蓋轎車、越野車、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門類。集團以北京為中心,在全國十余省市建立了八大乘用車、九大商用車生產基地。
在保持國內汽車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2013年6月,北汽集團為整合內部資源,打造全新的海外業務戰略平臺,成立了北京汽車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北汽國際)。公司的業務架構包括海外產業制造基地、整車及零部件出口、汽車金融、產品適應性改進及生產技術支持等,成為集團全球化產業創新布局以及建設“一帶一路”項目的核心平臺。
2013年12月20日,北汽集團與云南景成集團共同投資組建北汽云南瑞麗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北瑞公司),以建設年產能15萬輛的北汽云南汽車產業基地為目標,規劃建設整車與零部件生產、倉儲物流、綜合配套等項目,計劃總投資36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用地2000畝。
基地位于國家一類口岸——瑞麗畹町經濟開發區芒滿通道一側,依托瑞麗地處大中華經濟圈、南亞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交會點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區位優勢,北汽集團在這座充滿活力的邊陲小城落戶建廠,不僅是首都與邊疆的合作,也用實際行動響應了國家在同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
根據規劃,基地以整車制造為主體,以銷售業務、改裝車項目、清潔新能源領域、商貿綜合體為導向,形成“一體四翼”的業務布局。生產的汽車產品主要為北瑞M-MPV、北瑞中大型MPV、北瑞皮卡、以及硬派越野BJ40/BJ40L等適應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需求的商用車和乘用車。一期規劃年產能5萬輛,計劃在2017年實現。二期規劃年產能增加10萬輛,計劃在2020年實現,同時還開辟北汽產品國際商貿展示區。2015年7月26日,北汽瑞麗公司生產的首批產品正式下線,下線產品中的BJ40和V2是北汽集團極具代表性的兩款車型,非常適用于東南亞地區的地形和路況。
在完成基地建設,進入生產銷售階段后,北瑞公司的首個海外客戶來自與瑞麗接壤的緬甸。2017年3月,北瑞公司下屬的云南北汽專用車公司與緬甸帝薩曼德拉總公司下屬奧燈丹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緬甸商用車市場銷售與服務方面開展長期戰略合作。此次,帝薩曼德拉總公司還向北瑞公司采購了1000臺運輸半掛車。
推動緬甸汽車制造業發展
來自緬甸的訂單拉開了北瑞公司進入東南亞國家,服務當地用戶的序幕,也由此成為緬甸汽車制造業發展的引路者。
目前緬甸當地人使用的各種車輛大部分是開了很多年的進口二手車。近年來,當地政府逐漸加強對這類車的管制,開始鼓勵本國汽車制造業發展,但這對于一個農業大國來說,盡管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工業基礎一直很薄弱,產業配套政策不完備、工人及管理人員嚴重缺乏,難以支撐汽車產業在當地發展。
而在國境線的另一邊,由于瑞麗與緬甸邊民常年跨境而居,兩地享受特殊的邊民往來和就業政策,在瑞麗街頭隨處可見來自緬甸的務工人員。北汽云南汽車產業基地中超過一半的員工都是緬甸人,通過崗前培訓和日常工作,緬甸員工能夠掌握先進的汽車制造工藝,為未來緬甸汽車制造業培養了骨干人才。
為了滿足以緬甸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對汽車的各種需求,北瑞公司建立了產品研發體系,針對不同國家,生產適應不同功能用途、售價符合當地消費水平的汽車產品。據北汽國際執行副總裁李星星介紹,根據市場需求,北瑞公司生產的車輛主要包括商用車、商務車和乘用車。但不同國家的汽車產業政策存在差別,在符合當地法規的基礎上,車輛配置要滿足當地的零部件整車認證,具備符合當地用戶特點的各項功能。
具體到緬甸來說,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當地氣候常年高溫高濕,對空調有特殊要求,因此需要通過產品開發和制造工藝,提升車輛的耐高溫性。當地地形相對復雜,山地較多,這便要求車輛在離地間距、動力等方面具備良好的道路適應性。“我們在國內生產的車輛,使用排氣量1.6L就夠了,但在當地可能要達到2.0L。”李星星說,雖然一些車型的外觀看似與以往一樣,但內部結構會根據當地需求做出改變。
除了環境特點,北瑞公司還深入了解當地民眾和商貿企業的實際需求。從民用的角度看,同大部分東南亞國家一樣,緬甸每個家庭的人口數量較多,以家庭為單位駕車出行時,乘車人員和隨身攜帶的行李都很多,需要較大的車輛空間,單純增加座位數量并不能解決問題,車輛的長度、寬度以及內部結構都需要調整。
從商用的角度看,緬甸正處于發展工業制造業的起步階段,在基礎實施建設與物流領域,對商用車的需求正不斷提升。北瑞公司在產業基地生產大型商用車的零部件,組裝成模塊后,運輸到設立在緬甸的制造分中心,組裝后再整車銷售,既降低了物流費用,實現成本最優化,又最大限度解決了緬甸員工的就業問題。
據李星星介紹,2017年將是該基地從投產到達產的關鍵節點,位于緬甸的制造分中心和市場中心也將投入運營,通過不斷深入了解當地普通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等客戶群體的需求,以點帶面,逐漸向老撾、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輻射,根據當地駕車習慣,生產適合他們使用的左舵或右舵汽車產品。
打造全價值鏈汽車產業
除了面向東南亞國家的云南汽車產業基地,北汽集團在南非、墨西哥、伊朗也正在建設或籌建產業基地,形成了以四大基地為核心的海外發展模式,實現屬地化生產經營,提升當地的汽車研發、制造、質量管理能力。
2015年12月2日,北汽集團與南非工業發展公司在雙方國家元首的見證下,共同簽署了總金額為50億人民幣的北汽南非產業基地項目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項目建成后,將生產乘用車、越野車、輕型運載車及其他適合市場的汽車產品,基地工廠將包含焊裝、涂裝、總裝三大工藝,分兩期實施,一期規劃年產能為4-5萬臺,二期規劃年產能為8-10萬臺。2016年8月底,該項目在當地舉行奠基儀式。
作為中南兩家大型國企聯手打造的中非典范項目,該基地不僅是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在南非本地建設的第一家全面涵蓋四大工藝的現代化汽車制造工廠,還將為南非的經濟、就業等多方面發展帶來切實效益。項目投產后,將帶動總就業人口約1.3萬人,達產后帶動南非出口貿易金額約為62億元人民幣。
按照規劃,南非基地將同時生產左舵和右舵汽車產品,覆蓋南非及其他非洲主要市場,并利用南非優惠的國際貿易雙邊、多邊協議,將其打造為輻射歐洲、大洋洲等市場,輸出產品、技術、管理、人才、金融的區域運營管理中心。
“選擇南非、墨西哥、伊朗作為北汽海外產業基地所在地,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國家都具有一定的汽車市場規模,汽車產業基礎相對較好,對周邊國家都有輻射帶動作用,當地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都給予大力支持。”李星星以南非為例,當地雖然沒有本土汽車品牌,但國際各大汽車企業均在當地設廠經銷,并以此輻射周邊國家。在北汽的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后,當地政府非常關注該項目的建設進度,很多部長級官員多次到工地視察,并邀請他們到相關部門進行交流。目前南非基地的工廠建設與市場開發正在同步進行,產品計劃于今年年底正式下線,墨西哥與伊朗的產業基地也正在籌建中。
根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北汽國際已累計出口5.7萬輛北汽自主品牌車,銷售遍及全球的47個國家,網絡布局已達154家,除了海外產業基地,還擁有7家境外公司。談到近幾年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企業“走出去”的方式所發生的轉變時,李星星表示,在過去近20年中,北汽的國際業務以出口福田、昌河等自主品牌產品為代表,當時主要是在國外尋找代理,銷售產品。在集團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戰略轉型的背景下,通過北汽國際這一海外發展平臺,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相關建設項目,北汽集團在海外構建起成熟完善的合作模式,與合作方共同建立管理機制、制定業務發展方向,并聯合進行市場開發運作,帶動不同國家工業化發展,培養當地制造業人才,獲得了當地政府與合作方的好評。
2015年4月17日,北汽國際化戰略顧問委員會成立,委員會定期聽取各國合作方的意見和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生產與服務。面對服務當地,合作共贏的共同目標,北汽集團與海外合作方探討的重點已不再是汽車銷售,而是基于能力建設,如何進行產品制造開發、售后服務以及汽車金融服務等。未來,北汽集團將繼續堅持“三重一全”的海外發展模式,即在重點國家、重點市場,生產銷售重點產品,并提供質量服務保障,實現全價值鏈運作,發揮好提升當地汽車制造業水平、拉動地區經濟增長、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驅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