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峰
摘 要: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0多萬個基層工會組織,直接聯系著1億多會員。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各項工作,努力處理好企業和職工的勞動關系,積極維護好職工的利益,充分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扎實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思。
關鍵詞:基層工會 工作思考
目前,市場經濟大環境下,過去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隨著時代的變化時刻都會發生改變,尤其是部分自由職業者。基層工會組織是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不僅肩負著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光榮使命,而且是職工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的忠實代表,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引導作用。因此,做好基層工會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對于協調勞資關系,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推動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工作實踐,對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工作,談幾點思考。
一、認真做好維權維穩工作,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努力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工會應盡的義務。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用工形式、工資分配形式出現了多樣化,用人單位與職工勞資矛盾頻發,基層工會組織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上就顯得越發重要。
一是維護好職工的經濟權益。職工的經濟權益是職工權益的核心。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一定要把維護職工的經濟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積極協助職工做好勞動合同簽訂、工資協商談判等工作,特別是要做好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發放的監督工作,確保按時發放到位,不得發生拖欠工資等現象,努力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和完善,積極維護企業的穩定與發展。
二是維護好職工的發展權益。職工是生產的主力軍,接受在職教育、獲得技能提升培訓,是提高職工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職工擴大發展空間的重要基礎。工會組織要積極維護職工接受在職教育的權益,督促企業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培養和發展機會,全面提高職工的生產勞動技術技能,這不僅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力,而且是吸引、凝聚職工的重要條件,更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提升競爭力的基礎。
三是維護好職工的安全權益。眾所周知,安全也是生產力。維護勞動安全是維護職工權益最重要的部分,在這方面,基層工會是大有可為的。時刻關注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發揮職能監督作用,督促企業注意安全生產,不斷加大安全設施投入。同時,要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知識培訓教育,教育職工按規程操作,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只要企業、工會、職工共同努力,就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
四是維護好職工的社會保障權益。社會保障是國家立法規定職工應該享有的基本權益,涉及到職工的晚年生活,事關社會長治久安。《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必須參加社會保險,但是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千方百計逃避參加社會保險,這不僅損害了職工的利益,也是將來社會不穩定的隱患。因此,基層工會組織要監督用人單位為職工參加社會保險,保證職工的社會保障權益不受損害。
二、積極配合用人單位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具有特色的精神財富,對職工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積極配合用人單位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是基層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是密切聯系企業生產經營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鼓舞人、教育人、引導人、改造人的重要手段。基層工會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必須緊緊圍繞本企業一定時期的中心工作和生產任務、重大決策和重大部署,緊扣職工的思想狀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職工實際,摸準職工的心態和思想情緒,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文體活動是豐富職工生活,活躍職工思想的有效形式。作為基層工會組織,要善于在豐富職工文體活動上多動腦筋,在吸引職工參與活動上多下點功夫,針對職工思想文化需求,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用先進的文化占領職工的思想陣地,用先進文化塑造主人公的精神風貌。
三是真心為職工著想。關心職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真心為職工著想,是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無言行動和情感投入。企業工會組織要想成為職工的代言人,就應該真心實意地為職工著想,尤其是在職工和企業發生矛盾和爭議時,工會應當秉著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協調處理爭議,努力化解矛盾。特別是對待職工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更應該當成為好職工的堅強后盾,用公平正義之舉和忠誠之心換取職工的信任,這樣的基層工會組織才能讓職工心服口服,工作才會得心應手。
三、改革創新工作方法,促進生產發展
在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基層工會組織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和形勢的發展,不斷創新。
一要著力破解非公企業和新工會組織建會難題。隨著非公經濟組織的發展,基層工會組織要從實際出發,確定發展非公企業工會的基本任務,積極爭取企業主對工會工作的重視和支持,著力加強上級工會對非公企業的支持、指導和服務,激發職工加入工會,并積極參加工會活動的熱情,變“要我建”為“我要建”,讓職工加入工會組織的呼聲成為推動非公經濟組織工會組建工作的內在動力。與此同時,市或縣級工會要強化源頭參與、宏觀指導和上下級工會的溝通聯系,及時總結、推廣非公企業工會創建的新思路、新經驗、新辦法,使非公經濟組織工會組建工作得以全面推進。
二要積極動員農民工、勞務工加入工會。我國國情表明,農民工、勞務工仍然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社會存在,而且是城市建設和企業生產的主力軍,基層工會組織不應忽視他們,應該接納他們。動員組織更多更廣泛的農民工“入會”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重要體現。要創新工作思路,大力宣傳農民工、勞務工“入會”享有的權利,讓農民工知曉“入會”的意義和作用,增強“入會”積極性。同時,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中,要按照一定比例,吸納農民工會員代表參加。
三要探索推進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工作。基層工會是密切聯系職工,切實履行工會職能、完成工會職責的重要載體。基層工會干部職業化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行的探索與創新,對于維護職工權益、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等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基層工會組織可以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考試選拔等形式聘用專職干部,可以通過民主選舉參生基層工會主席,還可以通過爭取公益崗位招聘大學生志愿者加入工會任職,積極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的素質,逐步實現和壯大基層工會干部隊伍的職業化和社會化。
四、接受黨組織的領導,改善群眾關系
加強和改進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是做好基層工會工作的重要保證。基層工會組織要自覺接受黨組織的領導,積極參加本單位黨組織的各項活動,爭取黨組織的支持,配合黨政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黨委重視、行政支持、工會運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
基層工會組織只有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才能在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才能真正維護好職工的利益。因此,黨委要加強和改善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把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納入黨建工作規劃和考核體系中,建立健全黨委定期研究工會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基層工會工作責任機制和運行機制,實現工會自覺接受黨的領導與獨立自主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的獨特作用,更好維護職工權益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總之,基層工會組織工作要與時俱進,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堅持把“圍繞職工”、“服務職工”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工作內容,不斷創新形式與方法,使基層工會組織存在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共同為構建和諧職工隊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