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林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也逐漸走出國門,向世界發展。但在施工企業“走出去”的道路上,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問題卻日益突出,給企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如何在錯綜復雜的海外環境中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成為施工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本文首先對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的定義、特征、來源進行了簡單闡述,然后以一個具體實例探討企業在海外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識別、評估、應對財務風險。
關鍵詞:海外工程;財務風險;風險管理
一、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概述
(一)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定義
海外施工項目的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實際狀況與預期之間的差異而給施工企業在海外施工過程中帶來的財務狀況不確定性。海外工程項目不僅承受了傳統意義上的財務風險,還直接面對很多來自海外市場、承包經營等方面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以資金形式表現出來就是企業需要面臨的財務風險。
(二)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特征
海外工程項目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而這些財務風險又有著不同于一般財務風險的特征:
1.多樣性。因海外工程施工項目所處海外環境復雜,又受到企業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當地的經濟形勢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財務狀況的不穩定性更明顯,而且這些因素對財務狀況不穩定性的影響結果也相差很大。
2.階段性。建筑工程企業的財務風險普遍具有階段性,這是因為受到工程項目的工期影響,財務狀況也隨之呈現出階段性。
3.復雜性。不同于國內工程項目,海外工程項目的利益主體更為復雜,不僅存在國內法人,也存在國外法人,還存在分包商、業主、當地政府、稅務、海關部門等,利益主體復雜,帶來了財務關系上的更加復雜化。
4.預料性差。海外工程項目因在海外國家施工,對當地的市場發展狀況難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了解、不熟悉,若是當地市場經濟發展健全,財務風險預料性就可能會相對準確一些,若是當地市場經濟發展不夠健全,預料性可能就相對差一些。
5.折算困難。因在國外施工,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涉及的外幣業務也就會是主導,為簡化并準確描述經濟項目,有可能會采用美元或當地貨幣為記賬本位幣,這種情況下匯率變動就顯示出極為重要的作用,匯兌損益的核算工作也就相當關鍵。
(三)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來源
1.宏觀層面財務風險來源
宏觀層面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政治風險、文化風險、稅收風險、匯率風險等。政治風險主要是指工程項目所在國家的政治狀況給項目帶來的財務上的不確定性,政治狀況主要包括軍事、民主活動、政權變革等類似事件;文化風險是指工程項目所在國與企業本國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給項目帶來的財務上的不確定性;匯率風險主要是指人民幣升值給國際施工企業帶來的匯兌壓力以及將當地收入貨幣兌換成美元等結算貨幣的匯兌損失風險。
2.中觀層面財務風險來源
中觀層面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于成本控制風險、籌資風險、清關風險等。成本控制風險是指在談判階段的成本測算、雇工薪酬、施工階段的程序執行等方面對成本的控制;籌資風險是指工程預付款、工程工期等給企業工程項目的融資帶來的風險;清關風險是指從國內進口工程機械、材料等貨物清關引起的財務風險。
3.微觀層面財務風險來源
微觀層面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于企業的管理能力、企業財務人員的自身素質等。海外工程項目需在國外施工,國內企業對于項目的財務管理就會存在難度,因此更需合理分配財務人員,提高監督能力。
二、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分析
本文所述X機場改擴建項目,合同金額約6億元人民幣,分為一、二兩期合同,項目部中方人員約20人,雇傭當地人員約100人,選取當地一家施工企業聯合投標,并成為我方的分包單位。
(一)財務風險識別
在財務風險識別階段采取德爾菲法進行財務風險識別,德爾菲法,也就是采用背對背的通信方式征詢專家小組成員的預測意見,并通過幾輪征詢,將專家小組的預測意見趨于集中。在本項目中的專家小組成員選取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項目參與人員,分別要求這些人員填寫準備好的調查問卷,問卷具備一定的評分標準,依據平均值法按照四舍五入取整原則得出問卷結果,并根據風險來源的不同,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具體分析。
根據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整理分析,得出了影響該項目財務狀況的主要財務風險為匯率風險、稅務風險、材料成本控制風險、工程驗收緩慢風險、資金風險、清關風險、員工管理風險等。
(二)財務風險評估
1.利用SWOT法進行定性評估
SWOT(S-Strength(優勢)、W-Weakness (劣勢)、0-opportunity(機會)、T-Threat (威脅))分析法是對企業的內部環境進行分析,以企業自身特點為分析基礎,判明企業所處的外部機會和威脅,進而對環境做出準確判斷。下面對該項目的內外部狀況進行分析如下:
S:X項目承建企業管理團隊成熟、專業知識豐富;該種類型項目在國內有豐富的施工經驗、財務管理經驗;項目工期及違約責任明確;項目資源充裕。
W:海外施工導致的有效溝通能力差;項目成員對當地文化、生活習慣等不太適應;沒有對分包商的自主選擇權;設備產地、運輸、安裝地沒有在保險合同中明確。
O:該項目作為公司打開非洲市場的重要環節,受到公司高層的極度重視。
T:項目周期較長,導致材料、人力成本存在上漲風險;種種原因造成的員工流失率較高;國內指揮部無法及時查詢到海外資金賬戶的實時狀況。
2.利用成本效益方式進行量化評估
對風險進行定性評估之后,還需要從成本效益的角度,評價風險對財務狀況的影響。本項目可以參考常見的風險概率定義、風險評價標準、財務風險概率損失定量標準等數據,將利用SWOT法分析出的財務風險清單在發生概率、影響程度、風險指標分數、風險級別方面賦值,對財務風險進行量化評估。
(三)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本項目中的財務風險應對策略,結合之前的財務風險清單及理論鋪墊,分析如下:針對項目中使用的設備產地、運輸、安裝沒有在合同中明確,可以在后續合同或溝通交流中進一步明確;針對項目設計的二級供應商沒有明確的考核和信用記錄,在合同中落實到細節,制定出相應的應急計劃;針對項目的歐元報價,交貨期長導致的人民幣升值及通貨膨脹風險,在支付和結算時主要考慮此因素;針對分包商沒有對項目周期合理性進行深入理解方面,項目管理人員與分包商進行后續更加深入的溝通;針對一些項目管理人員缺少海外管理經驗、財務管理經驗、海外施工經驗等,定期組織項目內人員研討會,交流經驗;針對項目內較高的人員流失率,在國內或國外建立人員儲備;針對國內資金總部無法實時了解海外賬戶的結算情況,盡快建立直接監管渠道;針對交貨期長沒有完全考慮到的人工成本、物資成本、材料成本上漲,在報價時應預留一定人工成本、物資價格上漲空間;針對未定期與業主及分包商核對應承擔的所得稅,盡量定期與其進項核對;針對項目中的采購免稅發票問題,指定專員跟進;針對項目所在國家的稅務部門在進項稅抵扣方面偶爾的為難問題,加強與所在國稅務部門的聯系,盡量維持現金流的健康;針對采購人員未對全部材料采購提前定制采購計劃,盡量提前三、四個月的時間編制材料采購計劃;針對我方對合作的分包商缺少獨立選擇權,與確定的分包商更多地進行業務與文化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針對我方保函撤銷問題上沒有專人跟進,指定專人跟進;針對類似項目缺少成熟的技術經驗,向分包商詢問可行方案及技術指導;針對建設施工完成后的建筑物沒有制定質量管理計劃,要求施工項目經理制定管理計劃。
參考文獻:
[1]趙新.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02).
[2]張志剛.海外承包工程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6).
[3]董慶剛.海外工程項目財務風險來源分析與應對策略[J].財會學習,2017(02).
(作者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