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也
摘 要:水利水電項目是國家的重點項目,它們的存在對于帶動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積極開展項目除險工作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內容。筆者具體闡述了自然災害對項目的影響情況,分析了除險技術等理論。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應急技術預案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3-0063-02
1 工程險情主要特點
第一,突發性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自然災害引發的項目險情多是突然出現的。比如地震引發的滑坡問題或泥石流現象等,它們對項目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相應的對項目除險工作來講同樣具有明顯的突發特點。
第二,不確定性
在災害產生之前,其具體的方位以及帶來的危害都是無法預知的。當災害出現之后,受影響的設施等是不是安全的也是未知的,而且其影響要素眾多。我們無法預知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還會不會繼續出現。對于項目除險工作來講,能不能及時排除問題也是非常不確定的。
第三,破壞性
眾所周知,災害具有非常明顯的破壞性,會引發很多險情,有時候其帶來的災害是毀滅性的,尤其是對水利項目來講。它的這種破壞性體現在很多方面,不單單表現為破壞項目設施,而且還會對附近的環境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導致除險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2 緊急處理技術研究
2.1 安全性評價
對于工程除險工作來講,安全性的評價工作是最為關鍵的工作內容。具體來講有如下三個要點。第一,要明確評價范圍。對項目設施評價;對項目附近的地質情況評價,比如可能發生滑坡現象的坡體對項目的影響;對項目上河段的水電裝置評價。最后還要評價項目的除險工作。第二,評價措施的規范。當前時期,怎樣將安全性評價工作開展到位是一大難題。如對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的安全性評價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技術難題。唐家山堰塞湖除險后,出臺了《堰塞湖工程除險技術導則》,對包括安全性評價在內的有關技術問題進行了規范,無疑對以后堰塞湖工程除險是有益的。針對各種工程險情除險,出臺相關除險技術規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需要加強技術研究并盡快解決的問題。第三,快速掌握險情信息的先進技術手段。當災害出現以后,我們要在第一時間快速分析項目險情,認真分析相關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除險工作順利開展。不過,如果情況較為特殊,所處的環境較差的話,要想做好該項工作是很有難度的。因此我們必須使用先進的信息方法,像是常用的遙感技術等等,同時還要做好相關設施的研發以及運用工作。
2.2 處置方案確定
處置方案是工程除險時技術決策的核心。特別是對水庫、水電站等工程除險,處置方案的科學確定,是采取緊急處置措施、排除工程險情的關鍵。確定處置方案,在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需要研究和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有:(1)緊急除險措施及其技術可行性。采取的工程除險措施,可以有效排除險情,并滿足時效性要求;有類似的工程施工或工程搶險經驗,技術上比較可靠。(2)與搶險作業現場條件的符合性。現場具備搶險所需的設備進場、物料準備與進場、搶險作業空間、電力供應等基本條件。(3)緊急除險措施的技術要求。與平時工程建設時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技術要求相比較,緊急除險的技術要求一般不夠具體,甚至僅僅是原則性的。通常,專業搶險施工隊能夠根據處置方案中一般性或原則性的技術要求,結合工程施工或搶險經驗,對技術要求進行細化。但有的除險措施,如爆破方法,如果搶險時爆破作業失當,可能會使險情加劇;應針對工程設施受損情況,對爆破作業控制提出明確要求和具體控制指標。
2.3 技術預案研究
目前,國家相關機構高度關注突發事件,制定了很多對應的法規條例。雖說應急預案較為全面,不過其重點主要集中在組織指揮層次,對于水利水電項目來講亦是如此。正是因為重點過分集中在指揮層面,導致技術方面的研究較少,層次較淺。當出現險情以后,經常發生技術存在欠缺的問題。對于此類項目來講,假如不能夠很好的應對險情的話,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惡劣,有時候會是毀滅性的。所以,作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我們一定要強化應急預案的研究力度,從項目最初的立項到最后運行的整個階段都要做出細致的規定。項目審查的時候要做好災害對項目影響程度的論證工作。在最初設計項目的時候應該認真分析災害對項目的各種潛在影響,尤其是要認真分析項目的泄洪水平等。項目運行時期要做好對項目自身安全以及危險源等的分析工作,及時制定應急預案。
3 搶險施工技術研究
3.1重點研究對象
(1)江河堤防管涌、漏洞、裂縫、漫溢、決口的排險。堤防險情主要有滲水、管涌、漏洞、塌陷、滑坡、裂縫、風浪、陷坑、漫溢、決口等。其中管涌的出現幾率最高。對于裂縫問題來講,假如其擴大的話,就會引發滑坡等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的處理漏洞,就會導致它演變為決堤。而一旦發生了決堤現象的話,其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必須盡快應對。
(2)近壩庫岸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的排險。暴雨以及地震等會嚴重的影響近壩庫岸,對項目的運行穩定造成極大的干擾,特別是峽谷區域,最容易出現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問題,它們對項目的危害非常嚴重,有時候會是毀滅性的,嚴重的干擾到搶險工作的開展。
(3)土石壩滲流破壞、壩坡失穩、泄洪能力不足的排險。目前,我們國家的眾多類型的壩體中,以土石壩的數量最多。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此類壩體發生病險問題的幾率非常高,而且也時常發生潰壩問題。之所以會發生潰壩現象,主要是因為洪水漫頂或是壩體的穩定性較差。
3.2 重點研究內容
(1)認真勘察災情。只有做好勘察工作,才能夠保證搶險工作順利開展。勘察工作的重點有如下一些:收集項目設計以及施工資料;分析項目受損部位以及嚴重性;確定搶險工作的方位和規定;論證項目附近的環境特征和工作條件等。endprint
(2)盡快入場。對于搶險工作來講,工作者以及裝備和物資盡快進入到工作場地是確保搶險工作能否成功的關鍵。針對那些自然災害引發的險情,其道路等可能會因為滑坡等問題而受到影響無法通車,個別情況下為了完成工作還需要臨時修路。怎樣快速進入到場地之中是我們搶險過程中必須要認真解決的一大難題。而工作的重點是道路快速搶通施工技術,包括快速挖除滑坡體、清除滾石、緊急修復塌陷段道路、隧洞塌方清除貫通、橋梁緊急加固、臨時橋梁架設、水上交通運輸、直升機吊運等。
(3)快速搶險。在工作中,我們必須要結合項目除險方案明確施工任務,制定合理的搶險方案,確保搶險工作科學高效的開展。在開展快速搶險工作的時候必須要認真比對搶險方法。合理分析搶險項目的特點和所在區域的流域以及當時的氣候條件、交通狀況和附近的地質構造等等,在綜合比對好這些要素之后,選擇最為有效的應對策略。除此之外,還要明確施工的技術難點,認真分析搶險工作中潛在的各種難題,提前制定好應對策略,保證搶險工作能夠順暢高效的開展。
(4)確保安全。對于此類項目來講,其搶險安全涵蓋兩個層面的內容,第一是工作者的人身安全,第二是工作設備的安全。眾所周知,搶險工作的難度很大,而且其風險非常高,同時又受到時間的局限性,因此工作者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將災害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在工作中,要結合搶險活動的環境狀況,明確危險源,制定合理的安全監測系統,明確監測工藝,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減少潛在的威脅。
3.3 一般研究方法
(1)依據項目類型研究。如果依據搶險項目的類型和它們的重點區域來劃分的話,可以分成江河堤防、土石壩、重力壩、拱壩、泄洪系統、引水發電系統。其中中小規模的水電項目的占比較高,而且它們的抗風險水平不是很高,也可以被劃分為一類。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質災害頻發,可作為三種災害除險分類研究。此類研究措施,對于具體的項目搶險技術研究工作來講,較為系統綜合。
(2)依據施工專業開展研究。依據除險專業劃分的話,可以分成開挖、鉆爆、鉆灌、混凝土作業、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除險等。此類措施,對于某個具體的技術研究工作來講,研究應該深化。而且,有助于搶險團隊更好的開展技能培訓工作。
(3)依據技術研究路線開展研究。對于某個具體種類的除險技術,積極收集有關除險資料,分析當前的施工控制技術對工作的適用能力,研究高效的除險工藝。和設備生產企業做好技術交流,積極研發新裝備。
4結束語
對于水利水電項目來講,我們無法避免自然災害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能做的只是盡最大努力的將問題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積極開展項目除險工作。然而要想做好項目除險工作,就要積極開展受損項目的安全性評價活動。具體來講,在評價的時候要 保證方法科學,確保方案合理,做好應急處理工作。積極開展除險技術研究工作,認真分析災害的形式以及特征,明確研究客體;確定技術研究路線,分類進行研究。由于當前的應急處置體系在不斷的發展,此時項目除險相關的研究工作將會更加全面,項目的險情將會被更加有效的控制。
參考文獻:
[1]強勤國.淺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幾個技術要點問題的質量控制[J].廣東科技,2013(2).
[2]李錫均.長低壩水利除險加固工程防滲處理方案的探索與實踐[J].水利技術監管,2013(5).
[3]許佐龍.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12(7).
[4]楊健.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1).
[5]于晶濤.探討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