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忠賢+付勛+劉欽建
【摘要】:林下經濟是以林地生態環境為基礎,在林冠下開展林、農、牧、能源等多種項目的復合經營。對縮短林業經濟周期,增加林業附加值,研究和建立科學的人工森林群落結構,維護生態安全,保障森林資源永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林下經濟;林下種植;科學合理;生態環境
近些年來,鄄城縣大力提倡林下經濟的發展,林下作物已見成效。如何進一步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生態環境得到保護,走一條不砍樹也能致富的生態之路,是我們林業部門今后的一項重點工作。
1、 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在杜絕“林糧間作”后,農戶種植耕地面積減少,收入降低,所以大量的農民外出務工,植樹造林就失去了“及時性”和“普遍性”。
1.2嚴禁林糧間作后,沒有了眼前效益,即使進入國家工程的造林地,政府發放了補助的苗木,但很多農戶不經心,在栽植期間擱置時間長、管理不善等諸多原因,造成了成活率不高,反復補植現象嚴重,加大了農民的投入,從而使很多農戶處于消極管理狀態。
2、 林下經濟的開發利用
2.1從回收的小片荒、流失的采伐跡地情況來看,原有地類性質完全改變。尤其在近些年大量種植玉米上,原土層流失、土質沙化現象嚴重,樹苗生長條件嚴重破壞,生存能力極低,如再搞“兼作性”的經濟作物開發,如不科學管護,又不實地實情,勢必對林苗生長造成嚴重傷害。
2.2自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目前現存的有林地,大都是上個世紀60~70年代栽植的落葉松、樟子松、楊樹等,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地類是小片荒地,林木生長能力低下,一般已不適應林下經濟的開發利用。如能合理施肥,種植一些多年生草本經濟類植物,對林木的生長還會有一定的好處。
3、林下經濟間作物的確定
3.1科學分析,以實驗基地的形式,總結收集可靠適地資料,嚴格要把握住林木、間作植物相互促生的方法。其實在有林地下散養一些雞、鴨、鵝類的小動物,或在林地空間圈養一些大型動物,也是林下經濟的一種,但必須是依林木為主,既要和森林要收入,也要確保森林的生態安全。
3.2有林地的林下經濟開發,目前大都以一兩年全株采挖的草本植物為主,如:川貝、桔梗、地龍骨、細辛等,如在多年生的草木本植物、菌菇類上下功夫,效果會更好,如軟棗子、葡萄、菌菇類等也會獲得較高的經濟價值。
3.3在未成林的造林地上開發經濟作物,一定要堅持在不影響林木生長的前提下進行。既要留足林木生長的空間,也要注意農藥的危害,最好采取只施肥、謹用藥的方法,適當種植一些無蔓、矮棵、不影響林木生長的蔬菜類。樹趟子間只能種植一個正常壟,這樣,既能以短養長,也能使林地不能隨意放牧而保護樹苗。
4、 林下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林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應將其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放在突出位置,傾注人力、物力、財力,逐步將林下經濟做大做強。
4.1 科學規劃,統籌安排
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講求實效”的原則,結合本縣實際,科學地確定發展林下經濟的種類與規模,允許發展模式多樣化,防止搞“一刀切”,避免盲目跟進、一哄而上。對林下經濟發展進行合理布局,確定中長期發展目標,科學選擇林間種植、養殖模式,因地制宜,宜養則養、宜種則種,提高林下經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4.2 擴大宣傳,樹立典型
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手冊、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林下經濟的重大意義、政策措施和實用技術,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技術熟練掌握,信息及時了解,充分調動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形成全面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同時,積極培育林下經濟示范典型,有好經驗、好做法就及時推廣,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作用,推動林下經濟全面發展。
4.3 培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要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的路子,鼓勵經營戶搞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實施品牌戰略,不斷做大做強。對現有企業中發展經營好、帶動能力強的進行重點培育,促其上檔次、成規模,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龍頭企業,增強其輻射能力,從而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于林下經濟發展。
4.4 強化服務,合力推進
4.4.1 技術服務
組織林業、畜牧等相關業務主管單位,深入村、屯實地進行技術指導,積極開展對林下種養殖戶的技術培訓、經驗交流工作,切實提高農民的種養技術水平。
4.4.2 資金服務
不斷加大林下經濟資金扶持力度,通過大力爭引上級有關部門專項資金、每年從財政列支專項資金等方式,對林下經濟示范大戶給予補貼。規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大力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推進森林保險,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林下經濟發展。
4.4.3 市場服務
按照群眾自愿、民主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原則,成立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組織或協會,發展經紀人隊伍,加強市場研究,建立預警機制,規避市場風險,提高林下經濟產業化組織程度,使林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4.4.4 部門協調
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涉及農業、林業、規劃、旅游、工商、土地等多個領域,需要各部門配合協調。當地政府應成立發展林下經濟領導小組,及時解決林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政策、規劃、資金、用地等問題,切實推進林下經濟發展。
4.5保證森林可持續發展和林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林下經濟是依托森林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發展林下經濟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生態優先,防止森林資源的過度利用而導致資源人為破壞,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確保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良性互動,嚴禁因發展經濟而犧牲生態的現象發生。
總之,林下經濟的開發,按照國務院的《意見》要求,首先要確保林業生態的安全與穩定,也就是說,在保證林木正常生長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林下經濟,這對于有林戶的創收,確實是一件既科學又實際的好事,但在實際的操作上,一定要謹慎、妥善,堅決要遏制住“事倍功半”的形式現象。
【參考文獻】:
[1]國辦發《關于幾塊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戰臣祥,袁俊云,申鵬等.山東省臨沂市林下經濟現狀與可持續生態發展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