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學生的思辨性思維
◎陳金鋒
今年杭州中考作文選用半命題作文形式,這種形式雖屬于常規題型,但已經多年沒有在杭州中考作文中出現了,我認為命題者意在引導考生和老師以平常心對待作文教學和復習,不要猜測或過分關注題目形式,重在培養真實的寫作能力。
這個題目,匆匆一看感覺非常熟悉,也好像沒有什么新意,但結合前面的提示語仔細研究,還是大有深意、較為高明的。
一、降低審題、析題難度,有利考生發揮
提示語表達明確、層次分明、指向清晰,“放棄”與“咬牙堅持”、“沉默”與“勇敢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兩組內容既有對立的選擇,但重點在于“咬牙堅持”與“勇敢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考生可以從“卻”得到明確提示;同時也從行動和表達兩個角度進行提醒。“不放棄,不沉默”與“陽光依然明媚,花兒依舊鮮艷”給考生的立意指明了方向。總體上考生能一目了然,沒有審題和析題障礙。
“我本來可以 ”后面的填空內容具有極大的自主性,考生會不由自主地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展開思考。這有利于絕大部分考生的充分發揮。
二、引導思辨性思維,又避免空發議論
構思和立意應在“本來”和“但”字上,“本來可以……但我……”既有選擇,又有側重,本來所做可能是負面的,但經過仔細思考以后,“我”做了正面的更有意義的舉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考生的思辨性思維,引導考生自省、內省、反省,避免空發議論,但又不喧賓奪主地干預考生的審題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