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明
魯迅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依我之見,小朱要做鎮上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不僅僅是“勇”,還體現了他的“謀”。
先說小朱的“謀”。小朱想賣螃蟹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醞釀了很久的想法,在蟹塘體驗后也不退縮,可見他心中已拿定了主意,做了一定的規劃。父親反對小朱辭職賣螃蟹,一是出于小朱原先的工作體面、待遇好,二是擔心小朱的學識會無用武之地。對此,我不以為然。小朱所要做的不是傳統的養蟹、賣蟹,而是做電商,結合互聯網思維賣蟹——小朱本是一名網絡工程師,對此自然熟稔。他認為:網絡賣蟹發揮了自己的專長又有前景,何來學識“白費”一說呢?至于父親所擔心的體面問題,完全是傳統的面子思想在作怪。小朱本人就認為,做鎮里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是一件光榮的事,并不低賤??梢?,小朱創業的“謀”之先進與周密。
現在社會上,像小朱這樣擇業、創業的例子也并不罕見。北大學生賣豬肉,清華學生賣煎餅……這樣的新聞頻見于報端。大學生的創業擇業觀沖擊著人們的傳統思想,這是時代進步的大勢所趨。有人會質疑他們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也浪費了自己的才能,非也,大學生愿意選擇旁人眼中不入流的行業,必有其獨到之處。以前文為例:北大學生賣的是無添加的有機豬肉,清華學生賣的是3D打印的創意煎餅,小朱要做的則是電商賣蟹,這不僅沒有浪費才能,反而為傳統行業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引領了行業的走向,值得稱贊。
有了“謀”的想法,還需要“勇”于實踐。小朱從網絡工程師到電商賣螃蟹的選擇,就是當代大學生擇業、就業的一個縮影。在就業崗位搶手、許多人都在家中待業的情況下,主動出擊,選擇創業,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用新時代的思維擁抱傳統行業,“敢為天下先”,這樣的眼光、見識與勇氣,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小朱要做鎮上第一個賣蟹的大學生,是經過了多方面的考慮,摒棄了舊有的思維,以網絡工程師的身份嗅到了商機才做下的決定。小朱的見識與膽略,讓我們看到新時代的大學生全新的擇業觀。
為小朱考量周密的“謀”和敢為天下先的“勇”點贊,也為像他一樣,站在時代風口上的擇業、創業的大學生們點一個贊!
【廣東省深圳市南頭中學】
點評
這是一篇典型的就事論事、就事說理的議論文。為什么為時代風口上的“賣蟹人”點贊?因為小朱有勇有謀,智勇雙全。作文先論述了小朱的“謀”,再論述小朱的“勇”,分析條理清晰、全面透徹,令人信服。
一篇議論文,如果僅僅停留在“就事論事”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也是上不了檔次的,還得有“理”——由材料中這一特殊的“事”抽象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本文談的不只是小朱的擇業、創業,更是像小朱一樣的大學生們的擇業、創業,因此,作文標題中的“賣蟹人”加了引號。作文的第三段同類(類比)舉例前,用了一句“現在社會上,像小朱這樣擇業、創業的例子也并不罕見”,第四段談“勇”時用了一句“小朱從網絡工程師到電商賣螃蟹的選擇,就是當代大學生擇業、就業的一個縮影”,結尾兩段分別用了升華(深化)句“小朱的見識與膽略,讓我們看到新時代的大學生全新的就業觀”和“也為像他一樣,站在時代風口上的擇業、創業大學生們點一個贊”。
一言以蔽之,這篇作文就事說的“理”就是為站在時代風口上的像小朱一樣的大學生有勇有謀地擇業、創業的行為點贊。
(沈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