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娟
摘要:2016年3月18日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從2016年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營改增的改革對加快我國服務業發展和產業分工的效果明顯。營改增對于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消除重復征稅、完善增值稅征收鏈條等方面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促進工業轉型、服務業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
關鍵詞:營改增;降低稅負;抵扣憑證
我國現行增值稅管理實行的是購進扣稅法,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納稅人必須注重對相關抵扣憑證的管理,特別是在外購貨物和勞務時,要及時向銷售方索取符合規定的扣稅憑證,并按規定的要求和時限,做好抵扣憑證的保管、認證、抵扣工作。如果納稅人不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等扣稅憑證,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將增加納稅人的稅收負擔。營改增之后,一般納稅人企業最終繳納的增值稅為銷項稅與進項稅的差額,抵扣的進項稅越多,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就越少。所以,一般的營改增企業想方設法總是盡可能多地抵扣進項稅,以降低企業增值稅稅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進項稅都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抵扣必須符合規定的范圍和時限。如何才能多抵扣增值稅進項稅,從而降低增值稅稅負?
一、進項稅額抵扣越充分,稅負下降越明顯
(一)盡可能多取得增值稅可抵扣的抵扣憑證。營改增企業可以抵扣的增值稅抵扣憑證,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抵扣憑證中進項稅額必須是真實有效實際發生的,如果是開票方虛開的,受票方是不允許認證抵扣的。營改增不僅僅是給予企業減稅的實惠,更大的意義在于促進企業不斷朝正規化方向發展。以前企業對增值稅發票沒有概念,進貨渠道比較多元化,客戶覆蓋面廣,經濟活動復雜多樣。營改增后,企業更加注重尋找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票的規范公司做供應商,這樣無形之中為企業又多把了一道質量關。現在很多企業正在不斷加快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從而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如何更好地降低營改增稅負的熱潮中,盡可能多地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稅發票抵扣憑證,一年多的營改增實踐表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越高的,更新改造力度越大的,進項稅額抵扣越充分,稅負下降越明顯。
(二)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及時將進項專用發票前往稅務機關認證或登錄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確認。2017年7月1日以前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運輸費用結算單據都有必須在發票開具之日起180天內認證、抵扣的時限規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2017年4月20日發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認證或登錄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確認,并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只有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貨物運輸發票才可在認證次月納稅申報期申報抵扣,所以進項稅額是否能抵扣,關鍵取決于是否取得了屬于增值稅抵扣范圍的發票,否則不予抵扣,將會造成企業增值稅稅負的增加。
二、企業盡可能主動掌握開出增值稅發票的時點
(一)企業未收到客戶貨款不開發票,以達到推遲繳納稅金的目的。
(二)企業要避免采用銀行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結算的方式來銷售貨款,以防止墊付稅款的目的。
(三)企業要在爭取對方企業諒解的基礎上,采用貨款不到不開發票的形式,以達到推遲納稅的目的。
(四)企業如果采用賒銷方式,分期收款結算,收多少款,開多少發票,以達到推遲納稅的目的。
納稅人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在開具發票的180天(2017年7月1日后開具的發票抵扣時間為360天)內,只要進行了認證并在次月進行抵扣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企業在入賬的當月或者在取得發票的當月就進行處理,因此,企業就有一個自由選擇的時間,企業的財務人員可以掌握此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還是不抵扣、何時抵扣。一般情況下,當月銷售收入多,抵扣發票就多,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增值稅以其稅收中性,設計科學,計算簡明而被稱為“良稅”。增值稅稅收中性,差額征稅,避免重復征繳,稅源廣泛,連續征收,征繳一致性、公平性的特點,不僅使企業在稅負方面更為平等,而且可以促進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同時更能促進企業經濟的不斷增長和保持國際收支的穩定。
三、結語
營改增稅負降了,就是對企業最大的支持。營改增作為一項稅制改革措施,與直接減稅不完全一樣,更需要企業根據制度要求的變化,相應著力改進和加強內部管理,以盡量多地享受政策紅利。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營改增,承諾“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全面推開營改增一年了,不僅直接降低了企業的稅收負擔,而且使得第二、三產業在稅制上實現了貫通,取消了服務業的重復征稅,大力促進了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助推了國家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和企業的轉型升級。營改增有利于社會專業分工,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有利于現代服務業發展,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有利于貨物和勞務的出口實行零稅率,增強了中國企業商品和勞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可以說,增值稅是一個與經濟全球化趨勢相適應的流轉稅稅種。營改增對上下游產業和財政稅收的潛在影響,確保了改革平穩落地,有序推進,為經濟轉型再添動力。
參考文獻:
[1]劉亞干,等編著.“營改增”理論研究與實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6.
[2]李建軍,翟繼光,主編.營業稅改增值稅操作實務與案例分析[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6.
[3]郝龍航主編.營改增的大時代2[M].中國市場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中國共產黨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委員會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