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農機校
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幾點思考
王曉飛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農機校
吉林省伊通農業機械化學校,是伊通縣職業農民培訓------陽光工程培訓中心的一個專業培訓學校,從2004年—2016年先后培訓了幾萬人次。專業也是從最開始的餐廳服務員培訓發展到現在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綠色種植。對這些農民從進城務工常識到農機技術的操作以及綠色種植,科學管理,農村美麗鄉村建設,合作社,農場的建立都做了許許多多具體的培訓工作。
2016年社會服務型農民60人,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兩個班,每班30人,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骨干及返鄉創業者和退伍軍人專業服務型新型農民,主要培訓適合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要求的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的從業人員,懂管理,善經營的職業農民。
根據不同培育對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課程,分門別類開展培訓,全縣共開展理論班45期,開展實訓及參觀交流35期。
選擇通俗易懂,實踐操作性強的適合農民特點的培訓教材,針對不會上網的學員,開展《網絡銷售》學習和電腦手機的使用教學。選購了《現代玉米》,《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檢測》,《農產品網絡營銷》,《新農村政策法規知識讀本》,《新型農機駕駛員培訓讀本》,《循環農業100問》,《玉米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實用技術讀本》等等適合農民,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若干種,教案幾十種,印發講義和技術資料1.3萬份。
現代的新型職業農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完成培訓任務。各培育機構根據不同的產業要求,都是想方設法提高原有教師專業理論水平,豐富教師實踐經驗,組成專家教授,專業技術骨干,土專家組成的講師團隊伍授課。我們先后聘請省里質量監察處的處長來給農業合作社的社長講《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科,針對本校實際,組成了以科室主任和教授的講師團,在實踐培訓教學過程中,受到廣大學員的認可和好評,授課理論聯系實際,形象生動,學員都聽的津津有味。
根據培訓班的目標不同,都設定了特定的實習和參觀地點,專業技能型的都設置了車輛實習場地,同時配備了專業教練主任和工作人員陪同學員實踐,在駕駛操作過程中進行同步的指導,使學員盡快掌握技巧和方法,能在短時間內熟練操作。關于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我們是注重提高理論水平,在參觀過程中,指導學員,應該注意到的人、財、物以及作物生長的管理,通過短時間的學習,讓學員都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國家文件精神,加強教師隊伍的職業敬業力,不間斷的去學習國家知名教授的學習和理論溝通,不斷提高全面意識,和授課的方法。
采取通過像各鄉鎮主要領導發送招生信息,在公共場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訓機構、任務等形式,大力加強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的和意義、政策。極大的提高了我縣新型農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認知度。
縣財政狀態不好,政府財政無力拿太多資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現有的資金項目,不能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參與到學習中去,希望今后領導能爭取更多的條件,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