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劉芳,戴 勁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羽毛球業余愛好者常見的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
楊劉芳,戴 勁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綜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海淀區業余羽毛球愛好者的運動損傷情況進行分析,旨在了解羽毛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發生的實際情況,對調查中常見損傷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建議,為羽毛球教學和廣大羽毛球愛好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羽毛球;業余愛好者;運動損傷
近些年,羽毛球在我國大眾健身運動中越來越普及,我國可以說是羽毛球運動第一大國,不論是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數,還是羽毛球技術水平都排在世界前列,在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指引下,羽毛球運動已成為我國最受歡迎的全民健身運動項目。羽毛球運動因受場地、器材等條件的限制相對較小,目前已經成為大眾健身的首選運動項目。羽毛球運動項目在我國迅速發展推廣并普及,越來越多的健身愛好者加入到羽毛球運動中來。大多數業余羽毛球愛好者由于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從而導致技術動作不規范、發力不合理,再加上平時也不注意身體專項素質練習,承受運動負荷的能力相對較差,在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充分,甚至不做準備活動,一上場就開始比賽或者進行高遠球、殺球練習,這樣極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調查顯示: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常見慢性運動損傷有肩周損傷、網球肘和關節損傷等,其中,膝、腰、肩、肘關節是業余羽毛球選手損傷率較高的部位。業余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發生率較高,并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也影響了羽毛球運動在群眾體育中的進一步推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精神文化及身體健康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高,羽毛球是全民健身中一項重要的運動項目,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隨著我國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和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數日益增加,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量變得更為重要,所以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果長期進行羽毛球健身運動的業余愛好者動作技術不規范、合理,就會導致身體部位損傷,因而達不到健康健身的初衷。以北京市海淀區業余羽毛球愛好者為例,本文將對其常見的運動損傷進行專業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通過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及中國知網等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發現已有大量學者對羽毛球常見的損傷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如賀澤江的“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一文指出:羽毛球運動中主要損傷部位是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部位;秦宇陽的“安徽省普通醫學院校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分析了普通高校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原因,總結了損傷發生的特點,提出了相關的預防及防治辦法;時鋒的“淺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預防”一文分析了羽毛球運動中易造成損傷的因素,并提出了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于洋的“羽毛球運動損傷的探究與對策”指出:發現羽毛球運動損傷的發生是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場地太硬、太滑、動作技術不規范等原因造成的;杜天華的“普通高校羽毛球運動損傷及預防”指出:針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學生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分析了產生損傷的原因;朱智敏的“海南省高校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分析了海南省高校大學生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總結了損傷發生特點,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王枚的“羽毛球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的研究”指出:如何有效地預防損傷的發生,是提高羽毛球運動水平所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為我國羽毛球運動損傷和預防措施提供現實依據;路海民的“淺析羽毛球運動損傷”,分析出羽毛球運動中易發生損傷的部位,探究了造成損傷的原因,提出了可以盡量減少損傷發生的建議;王慶豐的“試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原理及預防”,深入分析了羽毛球運動損傷發生的常見身體部位及損傷的原理;李曉霞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調查了某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羽毛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現狀,分析了運動損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3.1 研究對象
北京市海淀區羽毛球業余愛好者常見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等中的大量文獻,找出其中關于羽毛球損傷研究的論文120篇,著作10多部,對研究的內容和方向奠定理論依據。
3.2.2 調查問卷法 通過向羽毛球業余愛好者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97份,回收率97%,經過對問卷的仔細分析獲得研究數據。
3.2.3 綜合分析法 通過對收集的資料、調查數據整理,分析得出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4.1 北京市海淀區羽毛球業余愛好者常見的運動損傷調查現狀與分析
4.1.1 羽毛球業余愛好者常見的運動損傷的類型 從表1可以看出,業余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的過程中主要損傷的類型是關節扭傷,占57.74%。其次是肌肉拉傷,占總的受傷的比例為27.83%,由于項目特點,要求運動員移動多、揮臂多、大跨步及弓步多,常常拉傷大腿、小腿后群肌肉。

表1 海淀區羽毛球業余愛好者運動損傷的類型 n=97
4.1.2 羽毛球業余愛好者常見的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 根據表2顯示,業余羽毛球運動員損傷的部位是膝蓋、肩、手腕、腰、肘關節、踝關節、跟腱、大腿,分別占81.44%、65.98%、58.76%、53.61%、52.58%、27.83%、8.25%、4.12%。在羽毛球運動中,經常會在短距離內瞬間改變移動方向,側身、前屈、起跳、跨步、墊步這些動作對膝關節穩定性要求很高,一旦某個動作不協調、過度用力就極易引發膝關節的損傷,由于羽毛球揮拍時應由肩部帶動小臂,但是有的人只會用大臂或肩部發力,因而導致多數人肩部受傷。
4.2 羽毛球業余愛好者常見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損傷原因一是技術動作不規范占的83.51%,可見技術動作是損傷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起來;二是準備活動不充分的占76.28%,可見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所以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防止受傷;三是場地、器材原因占了47.42%,各球館應在場地設施方面做到更好,木地板加運動地膠、空調、暖氣等;四是身體素質差的原因占了37.11%,羽毛球業余愛好者要對身體素質的練習重視起來,沒有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前提是萬萬不行的,同時羽毛球愛好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量運動、量力而行。

表2 海淀區羽毛球業余愛好者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 n=97

表3 海淀區羽毛球業余愛好者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n=97
5.1 結 論
5.1.1 羽毛球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是膝蓋、肩、手腕、腰、肘關節、踝關節、跟腱和大腿。
5.1.2 運動損傷的類型主要有關節扭傷、肌肉韌帶拉傷、擦傷、勞損、骨折和抽搐。
5.1.3 造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包括技術動作不規范、準備活動不充分、場地、器材和身體素質等原因。
5.2 建 議
5.2.1 加強健康鍛煉意識,了解損傷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注重充分的準備活動,防止損傷的發生。
5.2.2 學習規范技術動作,向專業人員或社會體育指導員尋求幫助指點,力爭使技術動作盡量科學化、合理化。
5.2.3 改善羽毛球運動的場地設施,盡量避免因場地原因而引起的受傷,為羽毛球愛好者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運動場所。
5.2.4 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可以去健身房或者向專業人士請教鍛煉的方法,同時,應加強對易傷部位的保護防止再次受傷。
[ 1 ] 馬玲.甘肅省業余羽毛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及建議[ D ].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8:22-25.
[ 2 ] 肖杰.學打羽毛球 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9-11.
[ 3 ] 秦勇民,林建成,鄧寶君.羽毛球項目體能訓練原理探討和實踐研究[ J ].體育科學,2000(4):35.
[ 4 ] 李建萍.西安市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調查及常見慢性損傷致病因素的運動學分析[ D ].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1:1-2.
[ 5 ] 賀澤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 J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65-69.
[ 6 ] 賀澤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 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5).
[ 7 ] 余長青,石鴻冰.羽毛球運動所引起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方法[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24.
[ 8 ] 謝欣池,唐朝輝.羽毛球健身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對策[ J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6-18.
[ 9 ] 王慶豐.試析羽毛球運動損傷的原理及預防[ 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Z1).
[ 10 ] 李曉霞.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 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4).
[ 11 ] 雷慧.羽毛球業余愛好者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 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
[ 12 ] 余曉,徐國強.廣州地區羽毛球運動員損傷調查分析[ J ].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5(2).
G847
A
1674-151X(2017)10-13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0.072
投稿日期:2017-03-25
楊劉芳(1991—),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羽毛球。
戴勁,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