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勇
暢通直撥工作路徑提升服務工作效能
——國家金庫奉新縣支庫開展貧困大學生補助直撥業務成效顯現
劉勝勇

國庫直撥是指政府性補助資金的主管單位負責補助資金信息采集、財政部門簽發支付指令、人民銀行國庫部門通過小額支付系統直接向補助對象批量劃撥款項的補助資金發放方式,能有效解決補助資金在途時間長、環節多等諸多問題。從2012年起,人行奉新縣支行積極加強與財政、教育主管部門、金融機構聯系,主動開展貧困大學生補助資金直撥業務。通過國庫直撥業務平臺,開通財政補助與貧困大學生之間的直通車,實現了補助資金“出國庫、到賬戶(貧困大學生個人賬戶)”的快速直達,為國庫金融服務社會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3年來,共辦理貧困大學生補助資金 63筆,金額 32.5萬元,深受群眾好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成效。
1.孵化責任,提升為民服務理念。國庫部門作為中央銀行對外提供金融服務的職能部門之一,既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保證。為進一步提高國庫工作人員對直撥業務重要性認識,充分發揮國庫在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方面的職能作用,支行組織員工對《國家金庫條例》、《預算法》、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細致學習,全面領會構建“現代服務型國庫”的深刻內涵,增強開展貧困大學生補助直撥業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思想總動員,使員工清晰認識到開展國庫直撥業務不僅可以加強社會公眾對國庫工作的了解和體會,使國庫工作進一步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提高社會公眾對國庫工作的認同度;而且是構建“現代服務型國庫建設”的要求、工作職責所在,能有效解決補助資金在途時間過長、打通國庫服務貧困大學生“最后一公里”路程。
2.強化合作,提高協同配合能力。為有力推動貧困大學生直撥工作順利開展,支行積極與財政、教育主管部門、金融機構進行交流溝通,推動召開相關工作協調推進工作會議,達成國庫直撥支付共識,進而建立了財政部門、人民銀行、教育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四方聯動工作機制。通過協商,一致認為:一是要樹立為民服務思想和擔當意識,知責思為,切實通過自身的主動服務來獲得社會的肯定和認同,架設職能部門與老百姓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平臺;二是要特事特辦。貧困大學生補助是老百姓的應急之需,各職能部門要急百姓之所急,時刻牢記百姓之事無小事的理念,切實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三是工作中碰到需要共同協商的事情可及時召開相關工作會議,本著有利于解決問題的原則進行磋商,各職能部門要有大我的意識,克服小我的思想,不推諉、不找借口開脫責任,大家在工作中要通力協作,目標一致。
3.細化流程,確保工作規范有序。為保障貧困大學生直補業務順利開展,財政部門、人民銀行、教育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四方簽定了工作協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統計貧困大學生的數量、核實其資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采集貧困大學生直撥資金收款人的賬號、名稱、開戶行、金額等相關基礎數據交由財政相關職能部門;財政相關職能部門對教育主管部門提交的貧困大學生的資訊審核無誤后匯總開具支撥憑證,將貧困大學生的收款人清單通過專用工具轉換生成加密的電子支付信息,并通過專用網絡發送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國庫收到財政電子支付信息和紙質憑證后,按規定進行審核,在確保準確的前提下,通過小額支付系統將款項直接匯劃至貧困大學生指定收款人賬號,資金實現即時到賬;金融機構收到貧困大學生收款人資金后,隨即與人民銀行、財政同時進行對賬,確保貧困大學生收款人、金額完全準確。通過四個部門的通力合作,貧困大學生補助發放實現了一條龍服務,資金到期賬時間由原來的2~3天到現在的即時到賬,資金到賬安全率百分之百,貧困大學生的補助直撥發放充分體現了國庫資金的安全高效。
1.結算在途更短。以前貧困大學生補助的發放要層層撥付,代理金融機構要逐筆發放,資金在途時間長,一般需要2~3天以上的時間才能發放到受補助對象手中。而通過國庫直撥,一筆補助資金從國庫清算崗位導入后批量發送到受補助對象賬號只要幾分鐘,極大地縮短了補助資金的在途時間,確保受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地發放到受補助對象手中,使老百姓能夠直接享受到現代化支付結算帶來的便利。
2.資金安全更好。一方面對財政性補助性資金實行事前監督,強化了對財政資金的管理,增強了國庫監管實效,切實保證了貧困大學生補助政策及時落實到位;另一方面貧困大學生補助資金“直補到位”解決了補助資金被延壓、截留、扣發等問題,維護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3.社會反映更佳。通過國庫利用小額支付系統的批量支付功能和橫向聯網信息共享功能,減少了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工作量,節約了社會運行成本,得到了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的肯定和認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貧困大學生補助“點對點”直撥,充分發揮了國庫服務社會與服務民生的作用,提升了人民銀行的社會影響力。
(作者單位:人行奉新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