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琮琮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系,山東濰坊261011)
“一帶一路”視域下濰坊市對外貿易的SWOT分析
趙琮琮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系,山東濰坊261011)
為了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我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對外經濟貿易舉措,“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該項措施的提出,對于全國各省市的對外貿易發展都具有開拓性的影響。作為貫通山東省東西方向的重要交通樞紐,濰坊市的對外貿易發展也深受“一帶一路”框架的影響。本文從對“一帶一路”戰略內涵的簡析出發,在總結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分析,并構建了SWOT戰略矩陣,以期為濰坊市對外貿易的長遠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使其能夠融入到“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之中,實現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共贏。
一帶一路;對外貿易;SWOT分析;戰略矩陣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兩次對外訪問期間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也于2015年3月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公文。自此,“一帶一路”的大幕隨之展開。
作為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濰坊市的對外貿易發展也深受“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本文嘗試從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簡要分析出發,在總結濰坊市現階段對外貿易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濰坊市在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優勢與劣勢,面臨的威脅與挑戰,進而構建SWOT戰略矩陣,為本市對外貿易的長遠發展提供建設性思路。
“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一條重要的陸上貿易通道。當時,大量的絲綢和絲織品由此路西運,經中亞到達南亞、西亞,后又繼續中轉至歐洲、北非。世人所稱“絲綢之路”或“絲路”,即由此而得名。
作為21世紀新構想的“一帶一路”戰略,則被細分為兩個部分:“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是與西亞各國進行經濟合作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一路”,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涵蓋了五個省市,分別為:上海、福建、廣東、浙江和海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世界各地聯系在一起,覆蓋65個國家,4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63%,經濟總量超20萬億美元。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是在回顧歷史的基礎上對未來的展望。是在和平發展的框架下,借用“絲路”歷史符號,與沿線國家發展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新嘗試、新突破。
現階段,濰坊市的對外貿易發展迅猛。僅今年第一季度,濰坊市的進出口總額高達36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4%,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1.2個百分點。其中,實現出口總額204.4億元,占總數的55.5%;進口總額實現163.7億元,占總數的44. 5%。回顧過去,方能展望未來,本文將濰坊市過去七年時間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外貿進出口總額呈現持續增長
進出口總額這一指標,其內涵實際為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的總金額,通常我們用這個指標來觀察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濰坊市自2010年至2016期間的進出口總額呈現了持續增長的趨勢,其中,不論是出口總額還是進口總額,其增長趨勢都十分明顯,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2010-2016濰坊市進出口總額、出口額、進口額統計
(二)外貿依存度呈現下降趨勢
用以反映一國對貿易的依賴程度的指標稱為外貿依存度,一般用進出口總值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來表示。
其計算公式為:
外貿依存度=進出口總值/國內生產總值。
濰坊市自2010年至2016年期間,外貿依存度的變化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詳見表2。
表2 2010-2016濰坊市對外貿易依存度
綜合上述分析發現,近年來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呈現出穩步前進的態勢。從總量上來看,逐年上升趨勢明顯;從結構上來看,外貿依存度的逐年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濰坊對外貿易的平穩向好發展。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漸升級完善,濰坊市的對外貿易發展存在自身的優勢與劣勢,也面臨這外邊的威脅與挑戰。本文嘗試從SWOT分析的角度,描繪出濰坊市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矩陣。
(一)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優勢因素
1.區位交通優勢
濰坊市處于山東半島的核心區域,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一方面,濰坊是半島城市群的地理中心,是山東省內陸地區通往半島沿海地區的咽喉要道,市內有膠濟鐵路橫貫東西;另一方面,濰坊市地處“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規劃區域,是國家兩大戰略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交匯處,也是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大經濟區的連接地和收益半徑區。
憑借著自身區位交通優勢,在“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中濰坊市逐步構建起了海、陸、空三位一體協同發展的交通體系。
2.經濟優勢
2016年,全市GDP為5 522.7億元,實現平穩上升的發展態勢。2015年,濰坊市已先后引進66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項目4 631個,實際利用外資111.8億美元;與20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去年進出口達到189.3億美元,位居全省第3位;在7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境外投資與合作,核準境外企業(機構)352家,中方協議投資額43.5億美元。2016年,境外實際投資額新增3.5億美元,外商投資項目新批45個,實際到賬外資高達70.8億元,增長13.2%。
憑借自身經濟優勢,去年濰坊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長較快,完成進出口430億元,增長10%,占進出口總額的34.6%。
(二)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劣勢因素
1.對外貿易經驗有限
雖然近年來濰坊市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多數是面向傳統優勢地區,如歐美、韓國、日本等國家。而“一帶一路”戰略覆蓋了60多個國家,沿線國家的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都不盡相同,本市外貿企業如對其貿易合作國家的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會導致對外貿易方面出現很多難以預料的問題。因此,同其他地區相比,濰坊市在對外貿易方面存在著缺乏實踐、外貿經驗不足的劣勢。
2.高端人才較為緊缺
對外貿易的發展,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撐。就目前來看,濰坊市的人才總量不大,高層次人才缺乏,尤其是企業所需的經營管理、熟練技術工人非常緊缺,并且存在著行業分布結構不盡合理的突出問題。
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大多數企業反映出“引進難、外流易”的問題。經過調查發現,由于地區人才市場發育不完善,人才管理工作相對滯后,使得許多企業普遍存在招工難的現象,特別是難以聘請到企業緊缺的中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
(三)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機會因素
1.政府政策有力支撐
2015年3月,國家各部委聯合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借助這股東風,濰坊市也頒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動地區外貿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
宏觀層面來說,如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8月初召開的全市開放發展大會上提出的《關于構建新體制培育新優勢加快全市開放發展的意見》;微觀層面則采取切實行動,構建起“互聯網+跨境展示交易+總部經濟集群”的跨貿中心。
2.外貿市場潛力巨大
2016年,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實現1249億元,增長6.3%。其中,出口高達822億元,占比65.8%;進口實現426.9億元,占比34.2%。其中,骨干企業拉動作用強勁。全市的40家重點出口企業實現出口總值337.1億元,進口總值實現349.3億元。
同時,每年4月份舉辦的風箏會,也為濰坊市的外貿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風箏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下,各類節會活動為本市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完美的平臺。
(四)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威脅因素
1.國內外競爭異常激烈
“一帶一路”戰略所謀求的是對世界政治經濟傳統格局的重組,必然需要長期的運營、謀劃,這期間的風險也是多樣化的。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中所面臨的競爭威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從國內層面來說,濰坊市與青島、日照、煙臺、威海等地相鄰,與這些傳統的沿海港口城市相比,濰坊還是一個新興的港口城市,在對外運輸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從國際層面來看,世界各國都積極加深與東亞、中亞等地區國家的經貿往來,使得濰坊市外貿發展受阻。
2.沿線國家政治穩定性較差
與傳統強國美國和俄羅斯所提出的全球戰略相比,“一帶一路”戰略更具包容性,也更符合地區實際,這就使得美俄兩國對“一帶一路”戰略由較大的對抗情緒,從而影響了沿線地區的穩定,甚至使得有些沿線國家成為其對抗情緒的犧牲品。
在“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中,要經過印度的克什米爾地區、緬甸的不穩定地區和巴基斯坦的不穩定弧,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政局處于長期不穩定的狀態,各個國家的政治立場是否穩定直接影響了“一帶一路”戰略的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的問題。
(五)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SWOT矩陣
通過上述對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SWOT分析,我們可以構建起“一帶一路”背景下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SWOT矩陣,如表3所示。
表3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濰坊市對外貿易發展的SWOT矩陣
通過對SWOT矩陣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濰坊市發展對外貿易的幾點思路:
(一)加強政府引導
在“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之下,政府應加強主導作用,構建起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外貿發展新模式。一方面,定期組織高端經貿論壇,推動先進理論與經驗的創博;另一方面,加強政府間的交流合作,為本市對外貿易的快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政策基礎。
(二)注重人才培養
當今社會是高科技的時代,特別需要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教育關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未來。濰坊市要加強人才培養,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內引”與“外聯”。
所謂“內引”是指利用本市自身的教育資源,擴大人才培養的途徑,對現有的就業人才進行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外聯”則主要是多層次、多渠道地引進優秀人才,邀請專家與各地高校建立人才交流機制。
(三)推進“網上絲綢之路”建設
雖然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呈現低迷態勢,但是跨境電子商務卻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的時代。因此,濰坊市可以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以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暢通。“網上絲綢之路”是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基礎上,構建各國基于互聯網的經貿往來,是對傳統“絲路”的發展和創新。在前期總部基地跨貿中心建設的基礎上,大力打造“網上絲綢之路”,實現線上和線下絲路的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1]張 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J].新經濟,2014(31):47-53.
[2] 姚 婷.“一帶一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J].檢察風云,2015(9):40-41.
[3]厲以寧,林毅夫,鄭永年.讀懂一帶一路[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
[4]王秋玲,崔宏凱.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下政府作用新探——基于“中國制造”商品不良信譽認知的背景[J].經濟問題,2015,37(5):14.
[5] 李樸民.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共享繁榮發展新機遇[J].宏觀經濟管理,2014(8):5.
[責任編輯:金永紅]
F72
A
1005-913X(2017)08-0010-02
2017-06-16
趙琮琮(1987-),女,山東濰坊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