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張磊
對國家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工業設計評價規則》的理解
文_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張磊
Electrical Standard
按照國家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工業設計評價規則》給出的定義,(家電)工業設計是指:構建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在使用階段與使用者的關系、及全生命周期中與環境的關系的創造性活動。這個看似深奧的概念與家電工業設計的時代發展特點緊密相關。據了解,世界家電工業設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在不同階段,企業對工業設計價值的發揮也不同。在1990年之前漫長的70年間,工業設計主要側重產品的外觀設計(這也是很多人對工業設計的認知);從1990年到2000 年,工業設計的價值逐漸擴大,被作為產品生命管理周期的重要流程固化下來;2000年以后,工業設計逐漸作為企業的戰略而存在,被廣泛應用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這一時期,工業設計已不僅僅是一項技術,而是系統創新。
目前我國主流家電企業的工業設計大多處于第二階段,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企業還處在第一個階段,這也是我們與歐美發達國家的差距。差距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標準的缺乏。缺乏標準和規范就無法評價工業設計產品的好壞。據介紹,目前業界普遍認可英國的三重底線的評價標準。中國作為家電制造和消費大國,由于長期以來沒有自己的工業設計標準,阻礙了行業在工業設計領域的發展。
為此,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啟動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工業設計評價規則》國家標準的制定計劃(計劃編號:20121860-T-607)。現該標準已完成起草和審定工作,報送至國標委批準發布。本人作為主要起草人有幸參與了標準的研究和編寫工作。對標準及家用電器工業設計領域有一定理解和感悟。撰寫此文希望能對標準未來實施和使用起到抱磚引玉的作用。
安全是工業設計的基礎和前提。按照標準要求,工業設計安全性應主要考慮外觀造型設計以及安全標識的設計。

禁止標志舉例(禁止煙火)

警告標志舉例(當心觸電)

指令標志舉例(必須接地)

提示標志舉例(緊急出口)
安全是工業設計的基礎和前提。按照標準要求,工業設計安全性應主要考慮外觀造型設計以及安全標識的設計。
其中安全標識的設計應注意:無法通過設計消除,或通過保護裝置、屏障也無法完全消除的可預計危險,應在危險處表面附上相應的警告信息或標識,比如電暖器散熱片的“禁止覆蓋”;電磁爐工作區域的“工作時及鍋體移開后一段時間,烹飪區域留有預熱,請勿接觸,小心燙傷”;安全標識設計應符合GB 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的要求。據研究,GB 2894將安全標志分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四類。
按照標準給出的定義,工業設計美學指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體覺等人體感知器官對產品外觀、色彩、材料、圖案及環境協調性的體驗,表達用戶的情緒、情感等心理變化,反映用戶的個人喜好、性格特征及潛在需求。筆者認為,美學功課做得好,工業設計就成功了一大半。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具體來說,設計產品的外觀造型時應考慮,比如創新性,產品外觀設計應具有鮮明的設計語言,盡量避免與其他品牌同類或近似產品的整體外形特征相似性。特別是當他人品牌產品取得外觀專利時,更應注意。
設計產品的色彩時應考慮:比如色彩設計合理性,色彩設計應與產品設計定位統一,關注用戶對色彩的心理感受。
設計產品時還應考慮美學禁忌:比如產品設計中的顏色使用應符合GB 2893中安全色的相關標準。據研究,紅色傳遞禁止、停止、危險或提示消防設施、設備的信息;藍色傳遞必須遵守規定的指令性信息;黃色傳遞注意、警告的信息;綠色傳遞安全的提示性信息。可以使用對比色,使安全色更加醒目。
同時,設計中應盡量避免使用傳統風俗和文化中的禁忌顏色,規避宗教、民族、團體等的相關禁忌。
按照標準給出的定義,人機交互是指人與機器之間使用某種對話語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為完成確定任務的人與機器之間的信息交換過程。
按照標準,人機交互分為:操作邏輯、可及性、文字符號和圖形符號、操作區域、信息界面、反饋、容錯、眩光等八個方面。
其中,操作邏輯要求:產品操縱器的控制功能應與調節動作方向相互協調一致,符合GB/T 14775《操縱器一般人類工效學要求》要求。
文字符號應符合:對于操作面板和顯示屏中文字符號設計,不同的閱讀距離條件下,字的高度也應不同。
操作區域又分操作界面、旋鈕、按鍵、把手等四類。
其中,旋鈕需要有指示當前選中狀態的信息標識或反饋,以保證用戶操作時能了解當前狀態。
按鍵要求:確保重要的按鍵在視覺上和觸覺上的可辨別性。
反饋分視覺反饋、聽覺反饋、觸覺反饋、響應時間等四方面。其中,聽覺反饋要求:在家庭環境中,聲音信號的頻率應在300Hz~2000Hz之間,使用音量應在45dB~65dB(聲壓級)之間;報警音量應在60dB~65dB(聲壓級)之間。
按照標準,家用電器工業設計的可持續性,要求將產品納入社會與環境的系統進行考量,產品系統在設計和開發中應綜合考慮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對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使得產品系統在獲得經濟效益、使用效益的同時不破壞未來發展的條件,達到自然生態、經濟法律以及社會道德的平衡。
其中,環境可持續性要求,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應符合GB/T 21097.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中對于生產制造企業的要求。相關標識應符合GB/T 21097.1對標識的要求。
經濟可持續性要求,產品品牌及商標的注冊應合法、完整。產品在投產前應經過知識產權鑒定,確保無侵權現象。產品設計中的知識產權問題應符合GB/T 29490《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中關于知識產權實施和運行的規定。
社會可持續性要求:
產品的設計不應侵犯使用者或其他相關人員的隱私。使用過程中獲取的相關信息應有相應的保護機制,防止外泄。
一般產品應能夠滿足多數人的使用要求,并避免對兒童、老人等弱勢人群造成傷害。
產品系統在生命周期中應避免與當地社會文化和道德準則相違背,如造成人群歧視、不公平待遇等。
產品設計應規避宗教、民族、團體等的相關禁忌。

色彩區間與色彩心理對照表

安全色與對比色對照表

功能與動作方向對應關系表

字符高度與視距關系圖

按鍵設計尺寸建議值 單位為毫米

部分國家顏色禁忌參考表

旋鈕設計尺寸建議值 單位為毫米

聲音效果
按照標準,工業設計評價分為專業技術測評和使用者體驗測評兩部分。
其中,專業技術測評應由專家依據相應要求,在滿足相應專業測評所需條件的專業技術實驗室中完成。使用者體驗測評應由符合條件的不少于30個有效的使用者,在符合相應條件的用戶體驗實驗室內進行。
標準以電熱水器為例分別給出了用戶招募標準、個人基本信息問卷和測評問卷。
用戶招募時,應首先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問卷,然后組織方據此選擇符合用戶招募標準的用戶,最后組織用戶對產品進行測評,填寫測評問卷。
其中用戶招募標準應根據產品的目標市場和目標消費人群進行。測評問卷應結合標準對工業設計安全性、工業設計美學、人機交互的具體要求設計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