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劉思妤 彭忠祿 谷
( 彬湘 南劉學 院 青 湖 彭南群 郴龍州 李423玉00娟0) 方會龍 譚 斌 (通訊作者 )
建設“藥理學創客空間”,構建以創新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
王俊杰 劉思妤 彭忠祿 谷
( 彬湘 南劉學 院 青 湖 彭南群 郴龍州 李423玉00娟0) 方會龍 譚 斌 (通訊作者 )
以創新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大學生創新教育的重點和難點。藥理學是連接基礎與臨床的橋梁學科,藥理學課程創新教育的實踐即有現實意義,又有示范效應。目前在實踐課時量得不到增加、教學設備設施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實踐教學改革往往流于形式,學生的創新素質、科學研究素養沒有實質改善。針對我國大多數醫藥類高校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實踐教學改革的瓶頸,我們提出構建:“一個空間,兩條途徑,三個平臺”的以創新素質培養為導向的《藥理學》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學生在創新素質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內容包括:①建設“藥理學創客空間”,有機整合教學用實驗室、科研用實驗室,并提供給學生一個創新實驗學習、設計和交流的平臺;②擴展傳統實驗課教學的內涵和外延,同時以創客空間為中心開展形式豐富的第二課堂教學。建設的藥理學創客空間,既符合創客空間的共性,也適合于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客空間 創新 醫學 藥理學
創客空間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平臺,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推進,創客空間如雨后春筍在各個高校建立。創客空間至今尚無準確定義,但其內涵是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為創客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創新創業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培育創新項目,推動創業工作進展。醫學不同于傳統的工科專業,空間整合教學與科研平臺,連接課堂內外實踐教學,積極探索以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創客空間教學模式。
空間選址在我校醫學實驗中心3樓,與藥理學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和機能學實驗室比鄰。空間的定位是醫藥專業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技能培訓基地、創新項目孵育與實踐基地。建設內容包括交流茶吧;匯報廳;資料檢索區;觸碰液晶屏查詢區(實驗室設備及介紹;常用藥理實驗方法;實驗室開放制度;生物安全知識;創新創業政策);網站建設與維護區。空間的功能包括創新交流、創新教育、創新實訓、創新成果轉化。空間運行方式為學生團隊運營,老師監管,全天開放,定期開展講座,經常性內部交流。
依托我校藥理學三個省級平臺(湖南省重點建設學科、省《藥理學》精品課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整合實驗室資源,在創客空間展示,為學生創新實驗項目提供硬件支撐。
對藥理學實驗項目進行重新論證。驗證性實驗項目:融入設計性內容。在教材規定的對照組、實驗組基礎上,通過創客空間及整合創新實驗平臺,增設一組中藥提取物組,并從設計論證的合理性,創新性等方面給予評價。設計性實驗項目:改變現有設計性實驗主要是按照固定流程完成的模式,依據主題,在現有實驗條件下自主設計實驗。延伸實驗課程的前后環節,打破課堂教學束縛,在創客空間及整合創新實驗平臺上,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實驗課前后完成實驗的設計、論證、交流、總結等工作。
依托藥理學重點實驗室開發基金、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每年資助一批優質的學生項目,項目全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完成,以點帶面,在我校醫藥專業學生中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意識,掌握創新技能的創新型人才。

圖1 以創新素質培養為導向的《藥理學》實踐教學體系的總體實施方案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內在需求,大學生創新素質提升有利于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教育模式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脫節,應試教育理念扼殺大學生創新意識形成,抑制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素質教育開展迫在眉睫。以創新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大學生創新教育的重點和難點。藥理學是連接基礎與臨床的橋梁學科,是全體醫藥工作者及醫學本科院校必修的醫學基礎課,藥理學課程創新教育的實踐即有現實意義,又有示范效應。目前以課程為中心(包括藥理學課程)的創新素質培養實踐教育通常做法是在驗證性實驗基礎上,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比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在實踐課時量得不到增加、教學設備設施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實踐教學改革往往流于形式,學生依舊是圍繞著“三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題為中心)團團轉,學生的創新素質、科學研究素養沒有實質改善。針對我國大多數醫藥類高校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實踐教學改革的瓶頸,我們提出構建:“一個空間,兩條途徑,三個平臺”的以創新素質培養為導向的《藥理學》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學生在創新素質教育中的的主體地位,內容包括:①有機整合教學用實驗室、科研用實驗室,并提供給學生一個創新實驗學習、設計和交流的平臺;②擴展傳統實驗課教學的內涵和外延,同時以創客空間為中心開展形式豐富的第二課堂教學。
創客空間展現的是一種資源觸手可及、個性化導向、具備實踐與創新理念結合、開放與共享的文化范式[1]。創客空間有四個共性[2]:①有依托的物理空間;②有先進的工具和技術支持;③有課題項目維系和開展各種形式活動;④能有效促進知識和資源的互動。醫學生創新培養的條件不同于其他專業,因此醫學生的創科空間應具有它自己的特色。目前針對醫學生這一主體建立的創客空間并不常見,唯一報道的模式是醫學圖書館創客空間[2]。我們建立的整合教學科研平臺,建設的藥理學創客空間,既符合創客空間的共性,也適合于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馬林.基于創客空間的學習模式設計研究.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10-112.
[2]黃思敏,王天津,劉娜,等. 醫學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特點和運營策略.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7,26(4):56-58.
[3]楊緒輝,沈書生.創客空間的內涵特征、教育價值與構建路徑.教育研究.2016,3:28-33.
資助課題: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6-757);2015年郴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創客空間)。
G642
A
2095-3089(2017)27-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