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醫訊

美國加州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在半夜醒來的人,不僅第二天精力不佳,患房顫的風險也高。
研究人員收集了1400萬多人的睡眠、健康狀況數據,分析發現,經常在夜里醒來的成年人,他們患房顫的風險要比正常人高出26%;長期失眠的人,房顫風險增加29%;睡眠質量差的人,心臟并發癥風險也高。
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也是中風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員表示,睡眠質量不僅影響房顫風險,對身體的激素調節也起著重要作用,睡不踏實易造成睡眠周期紊亂,導致膽固醇、胰島素、血壓、炎癥等異常。因此,擁有一個好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搬到陌生的城市生活,整天待在家里照顧孫子,另一半突然逝去……孤獨感成了許多老人的“心頭病”。據美國“心理中心”網站報道,與正常人相比,孤獨癥患者死亡率超過50%,而肥胖癥患者死亡率僅比正常人高18%。
《美國醫學會雜志》上曾刊登一篇文章,研究者為了觀察孤獨癥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影響,對4.5萬人先后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孤獨的老年人在完成日常活動(如穿衣服和洗澡)、上肢活動、走路、爬梯子時存在困難,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抑郁癥的幾率高,死亡率也更高。
孤獨癥還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戴維斯分校以及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癥會導致白細胞等單核細胞出現異常,使人體抵制外界感染的能力下降。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卡西波建議,孤獨的老年人要多和朋友相處,積極參加家庭聚會,擺脫惡性循環。
堅持運動才能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而很多人會因為堅持不下去而放棄。專家告訴你,健身期間喝咖啡,有助于完成健身計劃。
英國肯特大學的研究者表示,人們覺得健身計劃難以堅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付諸努力的感覺在發揮作用;同時,自我感覺很用力,也是大多數人在空閑時間里選擇久坐而不是健身的主要原因。研究稱,缺少時間和強體力活動一道成為人們運動健身的阻礙。與看電視(不需要活動)相比,即使是像散步這樣緩和的運動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研究者認為,鍛煉期間喝點兒咖啡或茶,可以減低這種付諸努力的感覺,可以使健身變得更加容易。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中年發福的男性其患癌風險會增半。
研究者從美國選取了30萬名參與者,考察了他們在18~65歲之間的身高體重指數改變情況。分析結果顯示:身高體重指數從22增長到27的男性患癌風險會增加50%。例如,對于一個身高1.75米,體重67.5公斤的男性來說,這相當于增長了15.2公斤的體重。與體重保持穩定和身體健康的女性相比,身高體重指數從23上升到32的女性其患癌風險增加了17%。
這項研究成果認為:過量脂肪生成的激素促成了癌癥的發病。肥胖所引起的健康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后而加重。
美國弗吉尼亞州立邦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定期洗牙可減少引起肺部感染的細菌數量,從而降低人們患上肺炎的風險。
研究者通過對2.6萬多人的醫學記錄進行回顧后發現:與每年去牙科檢查2次的人群相比,從未看過牙醫的人患上細菌性肺炎的可能性要高86%。
該研究的作者稱,口腔健康和肺炎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而定期看牙醫對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非常重要。口腔內會存在一定量的細菌,但良好的牙齒護理可以限制口腔內的細菌數量。該研究還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表明口腔健康與整體健康有關,并建議將牙科保健納入常規預防保健。
德國萊布尼茨環境醫學研究所最新研究指出,常吃西紅柿可以減少皺紋,預防皮膚癌。
研究人員征集了65名志愿者,將其分為兩組:一組志愿者在12周內,每天都要吃西紅柿;另一組則正常飲食。志愿者每天早晚都需要接受紫外線的照射與組織檢查。結果發現,沒有吃西紅柿的一組志愿者,體內與皺紋、炎癥相關的標志性基因增多;每天吃西紅柿的志愿者,與皺紋相關基因顯著減少。
研究人員簡·庫特曼教授表示,此項研究證實,常吃西紅柿可以有效抵御紫外線照射帶來的不良后果,減少皺紋,預防皮膚癌。
不過,英國皮膚病協會的專家提醒,除了改善飲食,要想更好地抵御紫外線的傷害,每天曬太陽的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并且一定要擦防曬霜。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芒果能補充高脂肪飲食所失去的腸道有益菌。作為優秀的膳食纖維來源,芒果還能同時幫助人們調節血糖和免疫系統,甚至減肥。
研究者首先將60只小鼠分為四組馴養,并為四組小鼠提供不同的飲食成分。一號組添加10%熱量的脂肪;二號組添加60%的高熱量脂肪;三號組添加100%的高脂肪飲食;四號組飲食中添加10%的芒果。高脂肪飲食中的營養元素有鈣、磷及部分膳食纖維,實驗同時準備了對照組作為對比。
十二周之后的實驗結果表明,飲食中加入芒果能夠調節腸道有益菌的水平,維持它們的數量穩定。經常食用芒果不僅能有效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造成的腸道益生菌流失,還能促進益生菌的活性,而在腸道之中有種特定細菌能夠幫助身體減肥,并緩解諸如2型糖尿病之類的肥胖并發癥。
近日,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的一份報告指出,超重人群易患13種癌癥。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稱,體重超標可增加罹患5種癌癥的風險,這5種癌癥分別是結腸癌、食道癌、腎癌、乳腺癌和子宮癌。
而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高風險名單上又增添了8種癌癥的名字,包括胃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狀腺癌、腦(脊)膜瘤和多發性骨髓瘤。
研究表明,多余的脂肪會增加炎癥反應,并讓人體分泌過多的雌激素、睪酮和胰島素——這些都有可能增加患癌風險。北美、歐洲和中東約9%的女性患癌病例與肥胖存在關聯。所以,限制體重增長有助于降低罹患這些癌癥的風險。
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領導,英、美、法、印等國多家研究機構組成的團隊調查發現,父母活得越長久,自己也可能活得越長,特別是父母年齡都超過70歲的家庭,子女患重病的概率顯著減少。
這項大型研究由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資助,涉及英國生物銀行中約19萬名55歲~73歲的參與者。通過對其長達8年的跟蹤,研究者發現,父母壽命較長的參與者,多種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都較低,包括心臟病、心力衰竭、中風、高血壓、高膽固醇和房顫。70歲以上的父母,壽命每增加10年,子女早亡幾率就減少17%。此外,那些父母壽命較長的人患癌癥的風險也會降低7%。雖然其他因素(如吸煙、大量飲酒、體力活動少和肥胖)也很重要,但父母的壽命仍然是子女疾病發作的主要預測因素。
研究項目的領導者大衛?梅爾澤教授認為,父母的健康對后代至關重要,父母長壽會給他們帶來良好的基因;同時,健康的父母給子女帶來的生活和心理壓力也更小,他們會有更多時間來管理自己的健康。可見,照顧好父母,對自己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現在癌癥發病率越來越高,同一個家庭、同一個單位,為什么有的人得癌,有的人就沒得癌。得癌癥的人是運氣不好嗎?
據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斯托尼布魯克分校的優素福哈努恩研究發現,壞運氣的確有,但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得癌的原因在于自己“作”。他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的報告上說,綜合四項癌癥發病誘因的分析顯示,90%的癌癥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發,相關因素包括飲食、酒精、煙草、日照、某些病毒、污染和其他未被確認的因素。從父母那里繼承的基因只占癌癥發病因素的一小部分。
英國癌癥研究會表示,堅持健康好習慣,比如不吸煙、保持健康體重、健康飲食、不飲酒,不一定能確保不得癌癥,但能夠極大地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
很多人起床時會把鬧鐘定得很早,被叫醒后再抓緊時間睡個回籠覺。但近日美國《預防》雜志指出,鬧鐘響過幾次后才起床的人,醒來后反而更不清醒。
鬧鐘反復響會打亂正常睡眠周期。鬧鐘響時人體可能處于深睡眠時期,此時大腦比較疲勞,醒來后不太清醒。鬧鐘響過幾次后再起床,容易導致睡眠質量不好,而且再次入睡后不一定能完成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如此反復,人體并未完成正常的睡眠周期,完全有導致起床后不清醒的可能。
三個“一分鐘”有利于人們從睡眠狀態中恢復。專家指出,三個“一分鐘”,即人醒來后在床上躺一分鐘,之后在床頭靠一分鐘,起床后雙腿下垂等一分鐘,這是迅速從睡眠中清醒過來比較好的做法。
人們在醒來后,雙腿會先下垂一會兒,或會活動手腳等,這樣有利于機體的全面清醒,能夠避免一些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