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文/ 文 勇
韋幫粉:金剪刀剪出多彩人生
圖 文/ 文 勇
◎韋幫粉在自家門店前剪紙
2016年12月6日,初冬的北京雖寒風凜冽,但是國家外交部藍廳迎來了如春風撲面的一場盛事——“開放的中國:多彩貴州·風行天下”外交部貴州省全球推介活動。
在參加活動的人員中,有一位身著水族盛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特別惹人眼目,她憑借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張普通的紅紙,不需要事先描畫繪線,幾分鐘就能連續剪出一幅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主題的西部山水田園風光及少數民族載歌載舞歡慶節日的盛況的作品。她就是來自貴州省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奉合村的水族農家婦女韋幫粉。
現年62歲的韋幫粉沒有進過一天學校、大字不識,但是她自幼心靈手巧,30多年來,她和她的水族剪紙作品走出偏遠的大山,乃至漂洋過海到美國紐約聯合國組織會議大廳。
水族獨有的水書、端節、馬尾繡、剪紙等,先后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水族剪紙是隨著服飾制作的需要而產生的,主要用作刺繡花的底樣,常見的有圍腰花、衣袖花、衣肩花、背扇花、小孩帽花、鞋花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水族剪紙的內容非常豐富,取材于生活,圖案有人物、花鳥、瓜果、魚蟲、走獸以及幾何紋樣等,反映了水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韋幫粉的母親是當地的刺繡藝人,主要是做刺繡或為孩子們縫補衣裳。韋幫粉從小就拿起剪刀和草紙、樹葉、布料,隨母親和寨鄰長輩學習刺繡、剪紙。
家鄉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吉慶活動、農耕勞作等,成為韋幫粉創作的源泉。她的剪紙作品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水族習俗和民間故事。如作品《多彩水寨》,就把自然生活狀態表現得極其生動美滿。
龍和鳳也是韋幫粉剪紙作品中的重要角色,這與水族的傳統習俗有關。在水族文化中,龍象征風調雨順、農業豐收,鳳象征和平、自由美麗,這些美好的寓意,在她的作品中有多個側面的表現。魚、蝴蝶、泥鰍、耕牛等動物,荷花、菊花、牡丹花、刺梨花等植物,在水族傳說中都有豐富的內涵和象征,這些事物也是她所要表現的內容。
韋幫粉十多歲時,其剪紙作品第一次在鄉場上賣了幾角錢。在隨后的歲月里,隨著技藝的日漸成熟,她的作品市場價不斷攀升,創作、經營剪紙作品,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
20世紀90年代初,韋幫粉大膽走出家門,來到都勻城里尋找發展機會。她蹲在街邊屋檐角,現場剪紙擺地攤,一張剪紙幾塊錢。起初她的作品鮮為人知,極少有人光顧,一天只賣一二十塊錢。后來經當地媒體報道,更多的人們知道都勻街頭有個剪紙高手,她的作品銷路漸漸打開。
都勻市十分重視韋幫粉的剪紙藝術,給她在少數民族風情石板街安排一個門店,讓她專事旅游商品剪紙工藝的制作展銷。
◎韋幫粉作品《金雞報曉》
◎韋幫粉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
◎韋幫粉作品《老鼠接親》 上;《美麗家園》 下
越來越多的人們從韋幫粉的店里購買甚至收藏剪紙作品。韋幫粉的代表作品《水族農家樂》和《水家新農村風貌》,被外國友人高價購買收藏。
韋幫粉的名氣越來越大,其剪紙作品不僅多次獲全國性大獎。1991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剪紙學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民族民間剪紙大賽,韋幫粉的作品《水族背帶花圖案》獲得三等獎。1992年,韋幫粉的剪紙作品《神話人物》被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展”,并送瑞典展出。1995年,韋幫粉應邀赴廣州參加中國百絕博覽會,現場獻藝,受到中外客人稱贊。2004年,韋幫粉的作品榮獲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04年全國剪紙邀請賽”特等獎,被授予全國“十把金剪刀”榮譽。此外,韋幫粉還多次應邀赴美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展。2006年,韋幫粉榮獲“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大師”稱號,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05年11月11日,韋幫粉從中央電視臺看到2008奧運吉祥物揭曉后,觸景生情,很快將2008奧運吉祥物——由魚、熊貓、奧運圣火、藏羚羊、燕子組成的“福娃”,巧妙地融于貴州少數民族生產生活和平時的節慶活動中,構成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福娃”與少數民族同胞同樂、一起奔向2008奧運會的剪紙藝術畫。
◎韋幫粉作品《春耕》 上;《福祿壽喜》 中;《女孩與獅》 下
◎韋幫粉作品《金雞報曉》 上; 《喜鵲登枝》 下
在2016年12月6日的“開放的中國:多彩貴州·風行天下”外交部貴州省全球推介活動“上,韋幫粉作為水族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代表,現場展示她的剪紙作品,許多參觀者駐足在她的展臺前, “咔擦咔擦”拍下精彩的畫面。笑呵呵的韋幫粉手法熟練地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一幅幅充滿生活場景的圖案。
“開始我以為是機器加工的,原來是她親手剪出來的!太神奇了!”牙買加的一位女嘉賓驚嘆道。
韋幫粉說:“現在國家和貴州省都很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每次有大型的剪紙活動,我都會受邀到現場,并且會親自送一些剪紙給國際友人,目的就是讓更多人認識貴州,了解貴州文化.,希望水族剪紙能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韋幫粉的夢想和行動深刻地影響著她的后輩們。她的3個兒子和3個兒媳以及5個孫輩,一直都在勤勉地跟著她學習剪紙藝術,尤其是大兒子的手藝,早已超過了她,他一疊紙一次性可以剪10多幅同樣的作品。
2016年12月21日,由貴州省民委、貴州省文聯等有關單位舉辦的貴州省首屆民族民間工藝大師頒證典禮上,韋幫粉獲得“貴州省首屆民族民間工藝大師(民族剪紙類)”稱號。
◎剪紙藝術吸引外國友人
◎展示工藝大師證書
多年來,韋幫粉在都勻市石板街自己的水族剪紙藝術門店里,以一顆工匠之心,精心剪裁一幅幅少數民族剪紙作品。滿墻的榮譽證書,成為她這個水家追夢人的見證。
責任編輯 陸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