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玉祥山水畫之路"/>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肖凌霄
人生處處皆勝景
—— 趙玉祥山水畫之路
文/肖凌霄

人物名片
趙玉祥,貴州安順紫云人,1997年畢業于貴州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200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山水畫碩士研究生班,現為山水畫大家李寶林、王振中先生入室弟子,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畫家、貴州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貴州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畫院特聘畫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美展。
畫家趙玉祥擅山水,所作多是氣勢磅礴的大畫。我初次遇見他時,他正畫著一幅很大的山水畫,只見他或疾或徐涂涂抹抹,高山流水漸漸凸顯,而他,也恍然成了畫中一景。
大畫最重要的是構圖。趙玉祥把畫畫當做一盤棋來下,打草圖,分比例,筆筆相生。再大的畫在他眼里也只是一個棋盤,先把山水縮成小畫印在腦子里,然后將山水潑灑在畫紙上。趙玉祥的最大畫作品是尺寸為2.6×10m的《河山如畫圖》,山重水復,盡攬畫中。
趙玉祥的人生也頗如一盤棋,先靠天賦,后靠勤奮,已經下得輕車熟路。
趙玉祥是貴州安順紫云人。他出身農家,上小學時就對繪畫表現出獨特的天賦。譬如每次寫名字,他心里都美滋滋的,因為他覺得“趙”字最下面那一筆神似鄉間田野的犁頭。這不單是在寫字,還是在畫犁頭,特別享受。而那時流行的小人書連環畫,也滋養了趙玉祥這顆愛好藝術的心,他臨摹孫悟空豬八戒活靈活現,學校墻報出得有模有樣。

◎《山雨初晴圖》 53X100cm
1986年夏天,趙玉祥就讀貴州藝術高等專科學校(現貴州大學藝術學院)的哥哥趙玉和放假回家開辦美術班,在自家堂屋,正要上五年級的趙玉祥成了哥哥的第一個學生。這是趙玉祥正規接觸素描色彩的開始。趙玉祥在初二那年臨摹哥哥的《水墨葡萄》參加學校書畫比賽,得了一等獎。高中畢業后,他以高分考入哥哥的這所母校深造,師從王振中等名師。
剛上大學的趙玉祥生活非常艱辛。因為父親早逝,母親年邁,家里東籌西借,才湊到700多元給他上大學,這錢只夠付一半的學費。就這樣,他每年都欠著一半的學費,直到畢業后才付清。
家里每月給趙玉祥60元生活費,可對于正長身體的他來說遠遠不夠。不過他也得到不少人的關心和照顧,比如哥哥的同學盧少舟推薦他到貴陽鐵五局小學代美術課,一節課40元報酬,一個月有160元,總算解決了生活問題。
天賦加勤奮,使得趙玉祥的專業非常突出。1997年畢業創作展,按規定每個學生只能展覽兩幅畫,可趙玉祥展覽了十多幅,半個展廳都是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多是他對貴陽香紙溝的寫生,四月的香紙溝在年輕的趙玉祥畫筆下極顯滄桑苦澀。這批展覽作品很受歡迎,剛開展就賣了兩幅。
在展覽過程中,當時在美國經營畫廊的貴州人孫先生看到趙玉祥的畫,非常欣賞,幫他四處宣傳,還想給他辦理手續去美國發展,因趙玉祥女朋友無法跟隨而擱淺。孫先生意猶未盡,花了8000元買下他參加畫展的所有畫作,其中一幅尺寸為3.68×1.37m的《苗嶺白云間》山水畫,估價4000元。

◎《云夢仙境》系列一34X137cm

◎《云夢仙境》系列二、三、四(從左至右)34X137cm

◎《苗嶺秋氣高 》97X180cm
“苗嶺山川,無水而水自流,無聲而聲自鳴。山川深厚,草木華滋,處處皆勝景也。”這是趙玉祥畫作《苗嶺白云間》的題詞。他的畫家生涯,也是如此。
畢業擇業的趙玉祥有諸多選擇,但最終他回到家鄉開了一家婚紗影樓。扎實的美術功底和寬闊的眼界讓他的攝影很快脫穎而出。趙玉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很快培養出了攝影師支撐影樓技術,又背上畫板出去寫生。跋山涉水,步行搭車,大好河山紛紛融入他的筆下,躍上畫稿和他一起回歸。他每年努力參加各種畫展,從不放棄繪畫的追求。
2005年是趙玉祥影樓的輝煌時期,有四五家生意紅火的連鎖影樓、100多號員工,還積極籌備省外連鎖店。這時,他遇到一位年逾古稀的知名文化人,雙方意氣相投成忘年交。對方告訴他,人生追求很多,最終什么都會離去,而畫畫卻可以留下痕跡。趙玉祥猶如醍醐灌頂,開始籌劃自己的職業畫家生涯。為了全身心投入美術創作,他毅然把影樓轉讓給老員工經營,一下子拿不出全款的還可以分期付款,有的兩年才付清。
然后,一身輕的趙玉祥報考中國人民大學藝術中心深造,師從李寶林、王振中等著名畫家。
去北京學習是趙玉祥藝術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回到原點精研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畫面構圖、筆墨語言經營比以前更加考究,理論思想也有自己系統的想法。
趙玉祥一直堅持認為,一幅好的作品,給人感受最深的不是技法是否純熟,而是畫家筆底流淌出了多少情感。繪畫藝術不是簡單的模擬和描繪,而應是作者對自身情感及心靈的抒寫和表露。簡單而無休止的重復,只會讓人感到乏味和心生厭倦,只有那些貫注了作者真感情的作品,才能真正感動讀者,才會具有震撼力和引起共鳴。
趙玉祥根據自己多年從事攝影工作養成的習慣,對中國山水畫的觀察法有獨特的理解,即“睜眼看世界——攝影透視低遠論”。這種對物象的觀察方法是將西方繪畫透視學理論和中國傳統繪畫散點透視論有機結合。在他看來,山水畫和攝影有異曲同工之妙。
“攝影透視低遠論”為趙玉祥在對中國山水畫的學習和創作中提供了理論依據,所以,一直以來,他的作品非常重視現場寫生感。在攝影透視低遠論指導下創作出來的山水畫作,就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特別是利用光影的表現手段,為中國山水畫添加的全新表現元素,是古人作品中所沒有的。利用這一理論創作出的作品,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很能滿足現代觀眾的審美視覺需求,能使觀眾如身臨其境,切身體悟、感受大自然的靈性,獲得身心的愉悅。
2010年,趙玉祥學成回到貴州。他對自己的藝術主題創作,有了清晰的思考。

◎《月光——晚秋》
縱觀古今山水畫的發展脈絡和軌跡,有一個現象不容忽視,那就是山水畫中所展現的地域特性:歷代山水大家莫不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自身所處地域中的一山一水、一樹一石,展現了或雄渾或蒼潤的各種不同的地域面貌,形成了享譽古今的地域畫風。
山水畫重視地域寫生,重視地貌特征建筑特色。趙玉祥知道,一個山水畫家筆下所表現的應該是其對自然山川最真實的體悟和心靈關照。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就不能以一種簡單的方法去表現不同的山川風貌,造成“天下山川一個樣”的局面。土地是有靈魂的,山川是有性格的。一個好的藝術家既是一個傳統的繼承者,又應該是一個開拓者或叛逆者。任何一個成功的畫家都是在善于學習前人的基礎上,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不斷地改造、發展和完善自身的藝術理念最后形成自己的風格的。
趙玉祥選擇屯堡進行系列主題創作。他生于斯長于斯,屯堡的每個山坡每條小路每個文化符號,他都了然于心。他深入屯堡采風,主攻屯堡寫生,創作出一批凸顯個人特色的高質量作品。屯堡的金戈鐵馬、大明遺風,屯堡的石頭海洋——屯堡人以石為居、以石為用、以石為美,石城墻、碉樓和石板房錯落有致,高高的碉堡聳立其中,條條石板路通向各個巷道,伸進一個個四合院。清晨的屯堡古鎮霧氣迷蒙河水低吟,夜晚的屯堡山水朦朧星星點燈。他的《藍色之戀》系列作品描繪了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和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展現了獨特的傳統古村落建筑。他懷著對家鄉古村落文化建筑的熱愛,即養育自己的一方水土情懷,以原生態的古村落為藍本,以自己擅長的造型筆墨語言,立體而多方位展現它流動的歷史和長存精神,描繪與勾勒出它古老而又神秘的身影。

◎《天臺雪影圖 》122X244cm
繪畫藝術最終還是對自身心靈的寫照,是自己的道場,休養于斯,安度于斯,貼近生活、感悟生活、師法自然,行乎大道,尋求真、善、美。自然山川萬物,“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與無常中覺悟到永恒,在平常中認識到偉大,這是趙玉祥一直踐行的真理。
責任編輯 陸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