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少 僑
(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膠東農村民居優化設計初探
于 少 僑
(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基于農村民居的建設處境,提出了膠東民居優化改造的必要性,根據典型平面,進行了“房間院落”的優化設計,通過增加院落和陽光間,改善了建筑熱環境、環境衛生和噪聲干擾,并對太陽能、山墻和火炕等技術策略進行了探討,進一步增加了膠東農村民居優化設計的可行性。
農村,民居,院落,陽光間,優化設計
在建筑學學術研究中,民居的研究是一個大的分支和方向,例如嶺南建筑、廣府民居、客家民居,林林總總的書籍和文章總是在不斷更新。看起來成果優異的學術研究中卻隱藏著一個危機,北方的民居文化較少得到挖掘和表現。北方的民居如同北方的語言,看起來有很大的統一性。學術界針對山東民居的研究更是不多見,甚至有許多學者專家認為:“北方民居都是一個樣,幾間房子加上一個院。”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濕熱地區的民居可以用干欄式、騎樓街等這些類似的方法解決潮濕和炎熱問題。評判建筑使用成功與否的標準應該是空間和形式的適用性,多變的裝飾形式并不應該成為建筑使用的主要矛盾。北方民居有著更長的歷史,在幾千年的變更進化中演變出很多形式,這些建筑看起來雖然是幾間房子一個院,但是細說起來也不是那么簡單,而且滿足了多少代人的居住要求。其形式和空間成功與否的標準還要參考當地的氣候和文化,不能簡單地認為空間復雜和裝飾繁雜就是優秀。北方民居不是僅僅北京四合院就可以囊括的,山東民居有山東的特色,山西民居也絕不會和山東民居一模一樣。
當前新農村建設在全國極力展開,各種各樣的建筑形式和開發模式也隨之而來。但是改造設計很多時候都在追求速度和利益最大化,建筑空間形式和生活文化體現經常受到威脅甚至拋棄。當前新農村建設的很多強制性措施問題不斷,建設中多數實行“一刀切”的工作方式。看似現代化的改造卻損害了農民的傳統生活甚至經濟利益。農民將沉重的糧食、農具從數層樓房搬上搬下,“燒煤取暖”和“燒電取暖”帶來額外的開支,改造后出力不討好的現象太多了。更緊迫的問題是,隨著房地產開發模式的襲來,經濟相對薄弱的北方地區,其本土建筑的發展會受到更加嚴峻的考驗。所以針對一方土地,要做一方建筑。本文希望通過對膠東典型民居的研究,指出當代農村民居改造的一些問題,提出空間和技術上切實可行的方法,探究當代膠東民居應該傳承和改進的東西。
農村民居是一種寶貴的建筑文化,它的存在使生活空間存在著眾多的彈性,這種彈性是相對于城市空間嚴格管控的空間,村莊會使人一下子找到大自然的氣息,化解快節奏生活的壓力,人性得以回歸。所以農村民居不是城市化的敵對力量,而是相對城市存在的一種歸屬。農村相對分散的住宅對應著其生產模式。雖然集中資源和生產能加快效率,但是也會加大生產資料分布的不平等;在未來幾十年的農村,文化水平不高者仍會有相當的數量,很多人仍然堅守在傳統的土地生產模式上,統一生產統一居住的模式會把相當多的人轉移到工廠。問題就是,很多個體土地生產的經濟效益并不亞于工廠勞作,很多人不想以工人的身份生存。所以留住農村分散民居,就是給很多人一個生存的選擇。
農村民居改造一般有獨棟、聯排、多層幾種形式,獨棟又分為自行建造和統一建造,后者一般為統一設計和建造。在實際的改造過程中,大多數的村民是希望自行建造自己的住宅。它已經成為人類的一種天性,而這種天性在村民身上表現得尤為清楚[1]。因為民居是生活行為的一個反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傾向,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村民自行設計房屋平面、立面,自行設定建造質量和成本。這種做法既尊重了人生存形式上的權力,也依據在個體具體社會經濟條件之上。可以說,人都應該有權利建造一座自己的房子。
最典型的膠東民居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幾間屋子一個院”,北部為進深4 m~6 m左右的房屋,南部為4 m~8 m左右的院落;因為冬天太陽高度角較小,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般院落寬度大于房屋進深(見圖1)。對于傳統的民居,往往只有南側一個院落,帶來很多問題。一是像廁所這樣的輔助空間只能擠在南院,二是房間后面的街道會產生一定干擾等等。

本著建筑空間決定生活的理念,整個民居優化設計的中心在于“房間院落”的空間優化。為結合廁所、沼氣池和灶間關系,加強室內熱環境的適應性等,做了以下改進(見圖2,圖3)。
2.1 南院增加陽光間
在前院增加陽光間并設置可以調節的遮陽板,夏季太陽高度角較大,可以對陽光間用金屬百葉、遮光布等遮擋,減少陽光輻射;冬季太陽高度角較小,可以白天打開遮擋物充分吸收輻射,夜間遮擋保存熱量。陽光間可以設置蓄熱系數較大的蓄熱墻,使得陽光間本身成為一個空氣隔層,減少室內熱量損失。陽光間也很好的優化了會客、休閑、用餐空間,大大減輕了火炕的使用壓力,避免了在火炕上反復更換家具的麻煩。

2.2 增加北院
在房屋后面設置一個寬約2 m的窄院,并在中間灶間位置向北院開門,結合當地風水和風向頻率把廁所放在西北方向并設置沼氣池,部分空間可作為秸稈等燃料儲存。優化減少了從正門進料燒柴的頻率,避免了來回搬運燃料時灑落北院,改善了門前衛生。廁所的后移改進了主院落環境,又緊密聯系了沼氣池與灶間的關系。窄院院墻也大大降低了后街的視線和噪聲干擾,使得幾間主要房屋安靜使用。
3.1 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
因為空間比較充足,容積率比較小,太陽能熱水、發電的應用有很大優勢。太陽能發電在農村推廣的原因是,農村住戶用電特點有別于城市居民用電。
1)荷載單位不大且相對分散,對電壓電流的穩定性要求相對不嚴格。
2)農忙時節用電荷載較大,平時相對較小。
3)大部分時間荷載較低,長距離的輸電和變壓造成嚴重的浪費。
基于這些特點,農村開展太陽能發電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太陽能發電作為一種補充,可大大降低對發電廠的依賴,減輕城市電網的壓力。
3.2 不宜共用的山墻
共用山墻看似節省了少量的建筑材料和有限的空間,但是不符合農村傳統生活實際。
1)山墻的歸屬權會有很大爭執,在修繕時往往會損害到另一方權益。
2)山墻一側會受到另一側的噪聲干擾,鄰居鍋碗瓢盆噪聲的闖入很難避免。
3)山墻共用引發聚集空間說法沒有依據,有別于歐美的聯排住宅,中國農村的公共空間聚集多取決于宗族關系。
所以即使是條件所限不得不共用山墻時,也最好能夠采用中空隔斷山墻,方便了日后修繕裝修,也極大程度上減少了居民之間的相互干擾。
3.3 火炕的保留
火炕的出現:一是受當時采暖技術條件的限制,這是歷史因素;二是跟當地的冬季寒冷的環境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山東東部地區[2]。關于火炕,不僅僅是解決秸稈等生產剩余廢料,解決取暖問題的最直接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火氣”排除墻體和屋頂結構中的水汽,保持整個房屋的干燥,一個取材沙土、木石的民居幾十年不倒,秘密就在這里。所以當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房子再老,只要住著,常燒著火,就倒不了。”現在的民居建造可以參考這個原理,在建筑構件內部添加加熱裝置,保持建筑的干燥,延長使用壽命。
4.1 限制層數和高度
根據筆者對許多村民的訪談總結,超過4層的統一住宅在農村多半受到詬病。而當今的新農村改造建造了大量的6層~7層,甚至更高的多層住宅。雖然本文探討了民居平面空間的優化方案,但建筑層數和高度需要在合理的范圍內。1層~2層,局部3層的住宅是農村地區最理想的生活空間。結合現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構件,農村獨棟住宅也完全能夠保證建筑質量。合理的高度既能保證住戶自己的使用效率,也能不影響鄰居的采光、視線等需要。
4.2 民居需要支持和保護
統建房需要規范指導,自建房同樣也需要技術協助。膠東屬于寒冷地區,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問題突出。可以通過墻體加厚、用保溫材料,改進門窗構件等措施。借助天網系統和農村特有的宗族關系,農村獨棟住宅完全能夠保證治安問題。如今城市大街小巷的大量攝像頭組成了監控網絡,這種系統可以引用到農村民居周邊,成為打擊街面犯罪的一項法寶。
農村民居設計要切實考慮到農村居民的傳統生活和建筑文化,不能想當然的圖快圖省;把城市地產開發的思維簡單的套在新農村建設中,一個個看似高大上的社區背后飽受詬病。新農村民居改造不能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切實解決好百姓的居住問題才是核心問題。從民眾中來,為民眾設計。
[1] 李建軍.新農村建設中“民宅自建”與“民宅統建”的對比分析[J].規劃師,2009(S1):84.
[2] 于少僑.山東民居建筑構造地域特色[J].山西建筑,2016,42(18):9-11.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rural houses in eastern Shandong
Yu Shaoqiao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We conclude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optim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houses in eastern Shando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rural residence. We shall conduct optimal design of “room and courtyard”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plane, improv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sanitation and noise jamming of a structure by adding courtyard and sunspace. The discussion of solar energy, gable and heated brick bed in technology strategy further increa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rural houses in Eastern Shandong.
rural area, houses, courtyard, sunspace, optimal design
1009-6825(2017)21-0005-02
2017-05-16
于少僑(1987- ),男,在讀碩士
TU24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