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春
(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高級中學,江蘇 徐州 221361)
淺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王建春
(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高級中學,江蘇 徐州 221361)
在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下,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為關鍵.創造性的思維必須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做支撐,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還原教育本質,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創造性思維;獨立性; 綜合性
素質教育的工作重點就是要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在教學實踐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主動發展”,有意識地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維的意識和習慣,敢于發表獨立見解,并付諸實踐.
比如《必修2》32頁有這樣一個例題:
例1 已知:a∥b,a⊥α,求證:b⊥α.


這道題目教材是通過定義法證明b垂直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我在課堂講解這道例題時,除了課本上的方法外,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其他證明方法.現把學生的一種證法整理如下:
證明:在平面α內作兩條相交直線m,n且m∩n=A.
∵直線a⊥α,
∴a⊥m,a⊥n(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定義知).
又∵a∥b,∴b⊥m,b⊥n.
又∵m?α,n?α,m∩n=A,∴b⊥α.
再比如在學習“§1.2.1平面的基本性質”中的公理2“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還有其他公共點,這些公共點的集合是經過這個公共點的一條直線”時,我隨手拿起兩本書作為平面模型讓學生體會兩個平面的公共點,我故意將其中一本書的端點與另一本書的表面接觸,讓學生感受到發散思維:兩個平面會不會只有一個公共點?這時候學生分組開始討論.我再利用兩張紙演示“平面的無限延伸性”,其中一張紙帶有縫隙,再次演示一個交點的情況,順勢將一張紙插到另一張的縫隙中,這會讓學生有深刻的印象,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數學課堂中,要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只有在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運用綜合思維,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
比如這樣一道題:如果二次函數y=mx2+(m-3)x+1圖象與x軸的交點至少有一個在原點的右側,試求m的取值范圍.
分析 這道題要是直接求解需要從三個方面討論,這樣非常冗繁,此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從反面思考,考慮函數圖象與x軸的交點均在原點的左側可得m≥9,其反面m<9,再考慮Δ≥0,m≠0,可得m的取值范圍是m≤1且m≠0(解略).
2.思維的“類比推理”.思維也像數學的“類比推理”一樣:尋求事物之間的關系,類比從特殊到特殊.



愛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教師要在民主、平等、輕松的教學情境中,實現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跳躍性思維的訓練.

例如:在正四棱錐O-ABCD中,E、F分別為AD,BC中點,且OE⊥OB,P為平面OEF與此正四棱錐內切單位球球面的交線上一動點,求P點到三角形OEF三個頂點距離平方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分析 此題分兩步考慮.第一步是確定△OEF的形狀,第二步是對△OEF內切單位圓上動點求“距離”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猜測:根據經驗及題目條件,憑直覺將會預感到這個△OEF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通過證明,易得△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之后只要以O為原點,OE、OF為坐標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問題即趨于明朗化.
教學中,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先發制人”,大膽直覺、猜想,思維“完美跳躍”,這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徑.
散性思維是創造性的思維,要求思維朝著各個方向發散開去,達到流暢、變通、獨特.
比如:正三角形兩個頂點的坐標是A(1,0),B(2,1),第三個頂點C在第一象限,求C點坐標.
此題比較簡單,但如果能就此例組織一題多解教學,那么,對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將會收益匪淺.






解法4 (參數法)(理)




解法5 (極坐標法)(理)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數學精神,求真精神、創新精神,領悟數學的真諦,也許這才是學生受益一生的東西.
[1]李孝成.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J].數學教學通訊,2012(24).
[2]李志.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6).
[責任編輯:楊惠民]
2017-06-01
王建春(1983.05-),男,黑龍江省伊春人,中學一級,本科學歷,從事數學課堂的興趣培養.
G632
B
1008-0333(2017)19-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