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榮華
提高心性 拓展經營
■文/陳榮華

現任太陽雨集團總裁,被商業雜志《經理人》譽為中國太陽能行業第一職業經理人。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長江商學院EMBA,擁有近20年家電、新能源行業管理經驗,曾就職于海爾、荷蘭亨特集團,有著極強的國際化視野和本土化運營能力。
前不久如期舉行的太陽雨半年會,1000多名太陽雨人共同經歷了不尋常的夏日洗禮,傍晚突如其來的暴雨并沒有擾亂千人戶外露營的節奏,潮濕悶熱、地表滲水、蚊蟲叮咬考驗著每一個人,讓我欣慰的是,營銷戰友們互相幫助,堅持完成了露營。想起托爾斯泰在《苦難的歷程》中有這樣的題記:“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堿水里煮三次。”如不放棄,那沒有到頭的失望與苦難,是你新生的起點。2012年夏天大沙灣之夜的暴雨仍歷歷在目,走火、暢飲、征文的細節仍印刻心間。今年的第二次,又是我們新的起點。
面對這次經歷,有人興奮,也有人不解,不同心性下的表現清晰而分明,在拓展活動后的交流中,我繼續圍繞“提高心性,拓展經營”的主題,從三個層面與大家做了交流。
首先內心要認清趨勢,擁有正念、正語的人才是真正擁有正能量的人,也往往是快速成長和最終有所成就的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金一南教授在今年4月致良知學習會上,做了題為《心勝則興,心敗則衰》的特邀演講。他提到“多數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人因相信而看見”,真正的殺手锏是精神立于不敗之地。很多失敗是源于自己內心的投降,而只有堅信的人才會成功。面臨經濟局勢的外在考驗,企業能否認清未來趨勢是成功與否的先決因素。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大趨勢下,太陽雨的“生態文明之家”必然符合未來家庭生活及工業商業生產模式的發展趨勢,這一點我們要始終堅持道路自信。
掌握規律,方能穿透本質。“不是實體店不行了,而是你家的實體店不行了。”馬云的言論,喚醒了企業家,讓企業家跳出表象,看清線下與線上相依相生的規律。企業自身的升級也有規律可循,太陽雨在品牌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主業增速放緩與新業務培育的局面,不消極、不盲聽,堅持核心再造和再造核心,延展為陽光、空氣、水的布局,近幾年業內跟隨者眾多。太陽雨2017年正式發布“i+”生態戰略,涵蓋生態理念、生態技術和生態公益三大板塊,是基于行業與品牌自身發展規律推導出來的戰略藍圖。
成功=套路*重復行動。只要找到正確的套路并重復行動,就會取得成功。今年下半年我們從產品對陣、組織變革、渠道破局、零售增利、工程增量、模式推廣、業務聚焦七個層面著手。
以產品對陣為例,企業往往容易陷入過分追求產品性能創新和差異化的怪圈,而不能探測用戶真正的需求。行業里叫好的產品,并不一定叫座,滿足當前消費者認知習慣和實際需求的產品才是主流,并要在堅持中不斷創新,延續產品的生命力。汽車品牌不斷升級暢銷車型,蘋果手機也以“iPhone換代”為主線,無印良品定義“樸實好用”的價值觀,不強調流行感,把簡潔性打造為品牌特性,讓用戶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已形成穩定的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并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我們必須堅持做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定位,通過無電增壓、雙艙秒熱、虹吸熱管、管道排空四大技術發明,將節能環保的熱水器優勢做到極致。太陽雨要把家庭電站作為潮流產品,接下來將主推高效標準的前沿產品,實現太陽能行業縱向深化的業務新爆發。對于空氣能要堅持高配置、高性能的精品路線,從中高端市場切入,避開頂端市場和大眾化市場。太陽雨凈水在品牌基因和技術屬性下,布局以“不費水、不費電、不費芯”為三大技術核心的零能耗凈水,實現產品差異化與用戶屬性的雙向匹配。
在提高心性中認清趨勢、掌握規律,在拓展經營中找準措施,迎接我們的將是2017下半年的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