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存和
清代褚人獲《堅瓠集》記載:東坡與小妹、黃山谷論詩。小妹云:“‘輕風細柳,淡月梅花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聯句。”坡云:“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黃曰:“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妹云:“莫若‘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二人撫掌稱善。
為什么“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勝出一籌?這是因為一個“扶”字,寫出了風之輕與柳之細,風與柳因親昵而相扶;一個“失”字,讓月光之皎與梅花之潔融為一體,同時寫出了景物的特點與“性格”。文學史上此類注重詩文修改的軼事俯拾皆是:賈島、韓愈的“推敲”流傳千古;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一個“綠”字,帶給我們一片詩中遠方的田野;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僅開頭部分就修改了20次;魯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改動多達160多處。
名家尚且如此,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初中生更需在修改升格上下一番苦功。即使天生有才情的同學,也需在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錘煉語言上多多琢磨,正所謂:莫倚才情稱雅士,還需升格上高端。現以習作《愛的幾種樣子》為例,談談初中生作文如何進行全面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