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化學教學的實踐探索性逐漸增強,隨之而來的使是學生更加明顯的化學學習困難。很多學生對于新課程改革還不適應,在認知結構的改變和認識上也存在問題,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基于此,筆者以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學習困難為著手點,進一步分析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認知因素,以期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困難;認知因素
一、引言
針對高中化學學科中普遍存在著的學習困難問題,要對學生學習化學時的特點和狀態進行認知因素影響分析。調查結果顯示,構成高中生化學學習困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將這些影響化學學習的因素分析總結出來,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高中化學學習困難表現分析
化學學習困難是指學生在正常的智力水平下,對化學學習目標的超時完成或者未完成以及化學學習效率低下等現象。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表現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表現為群體性的學習困難,即由于化學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進度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感到某一部分、某一章節的知識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個別學生的化學理論基礎較弱以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的個人學習困難。學生也沒有積極采取應對這些問題的正確學習方法,這就使得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學習很吃力,最終導致了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問題的產生。
三、中化學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
(一)學生認知發展規律
進入到高中以后,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但是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要以具體經驗思維為基礎的。高中化學學習更多的是經驗學習向邏輯推理學習的轉變,因此抽象邏輯思維的運用非常普遍。但是目前許多學生沒有重視學習思維轉換的重要性,難以適應高中化學的新環境,主要表現在對老師過于依賴、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知識轉換能力較弱等。
(二)化學學科特點
學生在由初中進入高中的過渡學習期時,教材的知識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變,系統性、理論性的特點增強了,細小的知識點非常多,各種知識體系也比較煩瑣,這些都加大了學生的化學學習困難。此外,學生在之前的化學學習中形成的經驗型學習思維已經不適用于高中化學的學習,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元認知因素
元認知監控是指對自身認知活動進行的監控。在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對化學學習困難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都存在元認知監控,通過元認知的控制進行高中化學的學習時,能夠促進化學學習方法的有效使用,促進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體系中的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的掌握,進而幫助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度加工。所以對高中化學的學習進行合理的監控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還應注意對化學學習效果的反饋,提高元認知監控能力。
四、解決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模式的轉變
針對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特點,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思維的轉變進行引導,以往的經驗型學習思維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學習內容,應該注重對理論型學習思維的養成。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之間的內在規律。教師應堅持“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打破思維定勢,在循序漸進中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轉化。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學時,各種類型的化學方程式非常多。如果依然沿用在初中化學學習時的死記硬背的方法,非常容易混淆。這部分知識變化多端,并且死記硬背難度會非常大,因此在進行知識點的整理歸納過程中就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烴、鹵代烴、醇、醛、羧酸、酯類等物質之間的轉化規律,學生只需要根據官能團來進行記憶理解,學習效果就會大大提升。學生在掌握了化學學習的規律以后就能利用化學規律解決問題,學生的解題效率就會很大提升。
(二)優化化學教學的內容結構
任何學科知識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因此,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整合,將相關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教學,優化配置教學資源,以促進學生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形成。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建立知識體系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就能將舊知識運用起來,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例如在學“電化學”時,在學習完原電池和電解池這部分內容中之后,很多學生會對正極、負極、陽極、陰極等知識點的理解產生混亂,加之這兩塊內容又是在不同的學期學習,在學完電解池后,教師就需要有針對性的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對比總結,對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區分。
(三)創新多元化學教學方式
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多元化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走出高中化學學習的困境。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其他教學實際來進行教學。積極制定科學合理、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使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對新的知識進行掌握。例如在學習“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時,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較強,例如水池消毒、食鹽加碘的問題,教師就可以針對這部分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行專門的講解,如自來水廠水是如何處理的,做實驗驗證加碘食鹽中的碘到底是單質還是化合物,次氯酸鹽的消毒原理,以及新型的消毒劑及其原理。經過這樣的專題講解,學生就能很快了解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過程,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探討了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并且對學生學習困難問題進行了認知因素的有關分析。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上分析并研究了高中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以期對學生的化學成績地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馬雷蕾.化學學習困難的診斷性評價分析[J].商洛學院學報,2014,04:71-74.
[2]丁寧.高中化學學習中“懂而不會”的策略初探[J].生物技術世界,2015,09:184.
[3]馬秋英.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4,34:36+38.
[4]郭曉慧.高中生的學習倦怠與學習壓力、心理資本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3.
[5]孫濤.高中生壓力源和應對方式關系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