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我國來說,綠色經濟的發展對我國未來經濟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國在綠色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的考驗,從宏觀方面來講,綠色經濟發展的機制還有待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綠色轉型的成效。那么如何進一步有效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變成了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就我國綠色經濟發展以及其機制政策創新進行分析。
關鍵詞:綠色經濟;政策;創新
目前,我國綠色經濟的轉型處于起步階段,并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但是與理想目標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中國綠色發展面臨的挑戰
面對當前中國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在資源環境、行政體制、管理機制、法律法規與政策、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綠色道德體系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挑戰和難題,全球經濟一體化也為中國發展綠色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外部壓力。
(一)資源環境壓力巨大
在城市化、工業化、農業化的同步發展的過程中,在能源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都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資源緊缺、資源需求量增多以及環境污染導致的生態系統問題,給我國的能源安全以及經濟的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體制機制缺陷制約綠色轉型
以GDP(國內生產總值)為基本導向的政府以及官員政績考核機制決定了發展經濟是各級政府的首要任務,但在現行的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的財權和財權不相適應,尤其是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和基礎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發達地區的政府對土地財政過分依賴,導致房價、地價上升的同時,又促進了城市重大拆遷建設的發展,加劇了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矛盾。
(三)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就目前來說,我國綠色技術的引進和發展還沒有較為全面的計劃。要想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建設,首先就要重視先進技術的引進,關鍵性的技術不到位,技術競爭力則必然不強。并且對于技術創新的基本投入也不到位,沒有形成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在這方面,中小企業和節能技術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潛力還有待探討。一方面,國家研發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政府缺乏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指導,缺乏激勵機制以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化融資機制。
二、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政策建議
要想發展綠色經濟,不能只沿用傳統的老套路。要努力改名當前不平衡的發展模式,實現綠色的、更有競爭力以包容性的可持續發展。這條路上并沒有固有的模式或者經驗可借鑒,需要我們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綠色經濟發展路線。從體制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帶動綠色經濟不斷發展、完善。
(一)在國家層面上,重點要通過觀念和體制機制創新,保障綠色發展
首先要樹立其更為正確的新價值觀,帶動生產、消費轉型。從國家、地方再到個人,都要從本身改變傳統思想中國家財富和個人財富的觀念。財富的概念包括自然資產、社會凝聚力和創造財富的方式。我們應該改變以犧牲國內生產總值為代價,損害環境和社會和諧、不可持續發展、過度消費和其他與可持續發展觀念不一致的想法及行為。
其次,要將政府的角色正確定位,處理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能,解決政府錯位和流失問題,關鍵是建立政府行為的公共監督和問責制度,保證政府能夠嚴格以法律為依據進行監督,對于市場以及企業的行為切忌過度干涉,有效提高政府的運作效率。這對于能否順利進行綠色轉型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并且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經濟轉型以及激勵創新的機制,鼓勵綠色生產、綠色投資、綠色消費,減少或避免政策以及市場失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建立落后產能退出補償和生態補償機制,通過產權和價格改革,建立資源產權保護補償機制。
最后,要深化綠色創新能力的建設,從戰略的角度來看,綠色經濟所需要的新的跨學科技術正朝著以平等為基礎的現代服務型、勞動密集型和經濟發展模式的方向發展。
(二)在區域層面上,建立差別化的區域發展戰略和高質量的城市化發展戰略,引領綠色發展
鼓勵以區域發展潛力為基礎的綠色區域發展戰略,將東部地區產業集群、研究創新、金融服務等領域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充分發揮中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優勢,提高人力資源水平,使東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后成為新的制造業基地;將西部地區的人力、自然、土地等資源優勢發揮到極致,大力發展礦業、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產業。實施集中式城市化戰略。中國應積極推進集中城市發展,并鼓勵的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發展。中央政府應積極引導當地監管和執法行動,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加強執法監督,通過對地方行為的約束,控制和引導地方政府官員行為。
(三)在行業層面上,鼓勵通過轉型和創新支撐綠色發展
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傮w目標是通過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實現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重點要突出四個轉型:農業發展政策、農業生產組織、農業技術服務和農業管理體系。構建綠色工業體系。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基本原則,在綠色創新的戰略引導下,尋求整個工業生產過程綠色化,并達到經濟和環境效率的雙贏。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綠色創新,著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創建綠色服務業體系。強調在不損害滿足程度的前提下,通過生態或者綠色服務來補充、替代傳統服務方式,以減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促進生態的良性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發展綠色經濟是我國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需要不斷的創新研究,不斷完善綠色經濟發展機制,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東,趙學濤,楊威杉.中國綠色經濟發展和機制政策創新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05:48-54.
[2]李國敏,盧珂.縣級政府在綠色經濟發展中的管理機制創新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04:24-28.
作者簡介:
田磊(1986.09—),男,遼寧省黑山縣人,經濟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