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靈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以手機、平板電腦為載體的移動閱讀已經成為重要的閱讀方式之一。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5年人均日移動閱讀的時長為62.21分鐘。其中,有八成以上用戶進通過微信閱讀,日人均微信閱讀時長為22.63分鐘[1]。微信顯然已經成為讀者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圖書館在探索基于新媒體服務的過程中也認識到,微信公眾平臺對于圖書館的動態信息實時發布、用戶信息意見交流與反饋和資源定向傳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國內高校圖書館紛紛創建微信公眾平臺,通過信息推送服務進行宣傳和推廣。
1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服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服務內容
我國高校建立的以微信服務為基礎的移動圖書館服務體系目前尚欠完善,使得目前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高校移動圖書館微信服務公眾號,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導致部分讀者無法利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獲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使用微信移動服務的體驗。
1.2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用戶名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用戶名設置,是影響讀者用戶使用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進行信息搜索和信息反饋的關鍵因素。而我國現有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微信服務名的設置主要存在名稱不規范、微信名混亂等現象。這種現象就導致了學生在搜索微信公眾號的過程中經常產生誤解。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在設置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用戶名的過程中,應合理地設置其應用名稱,才能促進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服務效率有效提升。
1.3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利用效率
雖然國內很大數量上的高校圖書館都設置了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但是由于很大數量上的用戶都主要把微信平臺作為聊天的工具使用,而不是利用其獲取圖書館投放的信息資源,所以導其利用率始終不理想。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主要還是由于高校圖書館沒有能及時有效的進行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宣傳,而使得讀者用戶沒有被培養起充分利用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獲取相關信息的習慣。
1.4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自動回復及時性
讀者用戶在實際使用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服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通常回復的及時性都無法保障。如果讀者用戶將遇到的問題發送至微信公眾號后,不能得到及時的回復,必然會影響到讀者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也說明,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自動回復功能的實用性相對較差,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解決問題不合理的現象。
2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工作模式
2.1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構建
要建立完整科學的圖書館微信服務公眾服務平臺的服務體系,首先必須具備參考咨詢、在線教育、信息發布等幾大模塊服務功能。比如參考咨詢,其主要目的是及時解答讀者用戶使用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或享用圖書館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線教育可以為讀者用戶自主學習提供檢索信息的途徑;信息發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讀者用戶定向投放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服務。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保障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所提供的的信息服務可以有效的滿足學生在生活學習過程中所提出的的要求。
2.2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信息發布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為讀者用戶提供的日常信息分享模式主要有圖文推送,朋友圈、群發信息、微信群聊等等??茖W合理的組合應用這幾種方式才能有效的提升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服務水平,將讀者用戶與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為讀者用戶及時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幾種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比如,微信朋友圈推送的信息只允許其微信平臺的注冊用戶閱讀,而圖文推送和群發信息推送的信息只要關注微信平臺普通讀者用戶就可以閱讀;微信群聊則只針對注冊用戶,利用微信平臺賬號與處于同一平臺的微信群發送信息并進行交流。經過實踐發現,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覆蓋范圍相對較大的是圖文推送和群發信息的方式,更便于讀者用戶的信息讀取和操作。此外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所具備的用戶管理功能也可以根據讀者用戶自身的學科背景對其進行合理的分組,從而針對讀者用戶的不同需求發送有針對性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提升了有針對性的學科服務的質量,同時也有效的避免了一些讀者被無用信息的固擾。
2.3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咨詢服務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各個注冊的讀者用戶之間,相互交流是不受限制的。平臺內的用戶可以結成好友,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建立信息交流群,這使得讀者用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得以提升,也促進了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效率的提升,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主要目的。讀者用戶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僅能將讀者用戶的隱性需求充分挖掘出來,同時推動和促進了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讀者用戶向平臺直接提出的信息咨詢問題,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可以根據問題的關鍵詞,用自動回復功能進行回復,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管理人員的工作量。而對于想對層次較深、專業性較高,或者疑難問題,則需要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登記,或者與咨詢館員通過平臺直接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而這一切咨詢服務工作的開展,都可以將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作為基礎來進行。某些微信公眾群還可以同時邀請專業咨詢館員加入其中,更好地與讀者溝通,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交流心得,這種群聊方式最大的特色就是其靈活性和親密感,從根本上實現了讀者與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之間的互動。
3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信息服務方式發展方向
3.1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推廣閱讀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可以通過圖文推送向所有讀者用戶進行閱讀推廣信息的推送,而讀者用戶除了直接接收推送信息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分享給定向好友或直接在朋友圈通過鏈推送,向潛在用戶發送圖書館所推送的信息,及時進行信息的傳遞,從而有效的提升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服務效率的提升。endprint
傳統高校圖書館受多方原因的局限,如經費不足、自身活動能力不夠等原因,推廣活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依靠如宣傳海報的張貼、宣傳資料的發放等傳統方式進行相關宣傳和推廣。既不能保證信息傳遞的力度、又受空間的局限,且忽略了讀者的信息閱讀反饋和讀者主觀上積極為圖書館宣傳的效果。而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問題,不僅有效地傳遞信息,還能及時通過平臺的后臺數據統計得到閱讀量的反饋,并通過讀者用戶得到免費宣傳和推廣,使更多的讀者用戶使用并參與到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信息推送中來。在定期的利用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進行書籍的推廣與閱讀活動的同時,加大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力度,還可根據微信用戶的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專業、層次、閱讀愛好等進行分類推送,從而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而促進圖書館服務的提升。
3.2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其它信息服務的推送與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相關服務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將其自身的個性化服務內容充分的體現出來,除了與本校教務等部門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及時推送一些校內資訊,還可以結合館內情況,以及聯合校外相關單位,進行一些例如學生館員招聘、校外精選展覽通知、圖書捐贈活動、圖書沙龍、名人講座等活動,還可以推送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信息,比如天氣預報等等,使得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服務內容更加多元化,更符合現代人對于資訊多元化的需求。在圖書館基本業務上,比如用戶可以通過將微信賬號與圖書館服務賬號綁定在一起,不僅能詳細了解圖書館的館藏信息,還能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書籍借閱的預約,已借圖書的續借延期,查看個人的閱讀記錄,并結合記錄給出閱讀傾向的分析等。
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建設的最終的目的,不僅僅是希望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為讀者用戶提供更多的優秀書籍和信息,同時希望讀者用戶能更多地參與到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互動中來,從根本上增加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服務的有效讀者有戶,促進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
4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功能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只有迅速的適應移動網絡環境對移動圖書館服務所提出的的要求,充分的應用微信公眾平臺發展模式的優勢,為讀者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才能從根本上促進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微信在多個行業領域內的廣泛應用,展示出了其自身特有的巨大潛力,圖書館信息服務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信息服務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對其進行研究、探索,并轉變服務模式,結合微信這種新型工具在信息組織、發布、協調、交流的優勢,從而為讀者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使得每一位用戶都能享受到自己獨特的“定制”服務模式。而讀者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受眾,同時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微信與圖書館服務的結合能更及時、更準確地了解用戶感受、收集用戶反饋,更為優化及個性化為用戶服務。而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會以圖書館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形式得以更好地展現。
【參考文獻】
[1]張正.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J].研究與實踐,2014(2):26-31.
[2]張秋,楊玲,王曼.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4(2):61-69.
[3]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發現[J].出版參考,2016(5):34-35.
[4]孔云,等.圖書館微信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圖書館論壇,2014(2):90-95.
[5]田蓉,葉煒.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信息推送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7(3):99-103.
[責任編輯:田吉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