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鵬
【摘要】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紀,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世界經濟蓬勃發展,在良好的國際經濟背景之中,世界經濟依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當經濟跨過了數十個年頭,國際局勢的不斷緊張化,國際經濟呈現一個下行趨勢,世界經濟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發展狀態。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當中,傳統的經濟霸主美國的霸主地位正在不斷地經受挑戰,各大新興經濟體迅速的發展起來,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同的國家、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發展波動都會時常出現,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同的國家的經濟也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但同時收入分配、貧富差距也在不斷的拉大。在這種國際背景之下,我國的經濟增長也逐漸開始變緩慢,經濟增長進入一個“新常態”,我國經濟面臨機遇與挑戰并行的環境。對外,我國經濟面臨著與國際經濟力量對比差距,是否能夠利用這一轉機,實現我國經濟由大國向強國轉變還未可知。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新常態
上個世紀以來,美國在世界經濟當中一直占據著核心地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二者共同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注重發展中國家也在經濟全球化背景當中不斷的進入國際市場,進行國際貿易,發展中國家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世界范圍內的信息交流、文化交流、生產布局等等都得到了明顯的轉變,各個國家以及地區之間的交流不斷的加強,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新興經濟體的出現,多邊貿易合作模式的出現,世界經濟全球化格局發展逐漸進入了一個緩慢的周期。特別是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出現,使得經濟格局發展都出現了很大的轉變。
1 世界經濟現狀分析
要對當前的世界經濟特征進行了解分析,要預測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首先必須對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發展現狀進行一個基本的了解分析。
1.1美國霸權地位下降,新興經濟體迅速發展
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多元化發展的不斷推進,加之金融危機爆發后的遺留因素,美國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在逐漸的下滑。自蘇美“冷戰”、蘇聯解體之后,美國就長期占據著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而隨著伊美問題的出現,伊拉克拉鋸戰逐漸消耗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加之經濟過度虛擬化,出現了后續的次信貸危機、金融危機等造成了美國的經濟實力不斷下滑。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受到挑戰是當前世界經濟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
進入二十一世紀,除了歐盟之外,出現了金磚國家等許多新興的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的迅速發展崛起,為世界經濟帶來了全新的活力,極大程度上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所占據的經濟比例也在不斷的增加,這也是新時期世界經濟發展的特征之一。特別是由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發展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歐洲的債券危機,再到全球范圍內的經濟下滑,金磚國家都為挽救世界經濟、促進經濟復蘇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世界經濟的中心由歐美等國家逐漸的轉到亞洲地區,而新興經濟體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遇,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也使得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尤其在金融危機以及債券危機爆發以后,各個國家都為了挽救自身經濟,提出了眾多經濟政策,力求使經濟復蘇。中國更是為了走出這種瓶頸周期,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求改變當前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預測,在未來十年至二十年之間,中國將會成為與美國相抗衡的經濟大國。
1.2世界經濟進入多極化發展
蘇美“冷戰”期間,日本作為美國最大的支持者,極為依賴美國的出口市場,美國在經濟、政治等等各個方面,都在為日本保駕護航。而日本正是在美國的幫助之下,實現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迅速從一個二戰戰敗國發展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當前,中國、印度等國家,由于國民內需充足,對于美國的出口市場依賴有限,并且中國軍事實力強硬,對于美國的限制較少。隨著美國經濟地位的下滑,對其有著巨大依賴性的日本的國民經濟也會受到巨大的沖擊,帶來整體經濟實力的下降。而金磚國家由于對美國經濟依賴比較小,加之新興經濟體的地位上升,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的增加使得多股力量之間的抗衡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新時期各國之間厲害關系增強,貿易摩擦也會更多的出現,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面臨與世貿組織協議的到期,WTO談判難度增加,環境等全球性問題凸顯等等,G20峰會、發展77國等等聯盟的出現,都使得當前國際經濟當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聲音,利益多元化就必然會帶來發展的多極化現象。
2 全球化下世界經濟新特征
2.1新興經濟體迅速發展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國際貿易、人口流動等等交流方式的越發頻繁化,使得新興戰略目標有了很大的轉變,新興經濟體開始出現在群眾實現當中。而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活動的增加,與之相關的國家、地區之間的聯系日益頻繁,隨之而來的是技術、資金、人才等等各類資源的相互交流,全面帶動了世界經濟發展。引進各項技術所帶來的經濟效率顯然要比一個國家、地區進行自主研發要來的高得多,而技術水平的提升使得生產效率較低的農業生產部門逐漸向生產效率較高的生產制造業、信息交通行業轉變,逐漸實現趕超型經濟戰略。2015年開始,我全世界范圍內金融行業進入一個低迷階段,無論是證券市場還是銀行業發展,都陷入了一個“瓶頸”時期,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全年不良資產率達到1.59%,連續九個季度處于上升趨勢。與此同時,由面臨著國內外經濟下行的重大風險和美聯儲政策轉變的問題,為我國金融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困境。為了更好的解決這種困境,應當讓中國帶領亞洲,全面實現亞洲地區乃至全球范圍內的趕超型經濟戰略模式。近年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債務危機頻發,日本的債務比率甚至已經超過國際警戒線三至四倍,有著嚴重的財務問題。而后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到制約,那么新興經濟體必然在這一時期迅速的崛起,占據世界舞臺上更多的話語權。endprint
2.2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經濟影響越發密切
2007年下半年由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成為席卷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與地區的重大經濟災難。而一些進行經濟體,特別是一些亞洲國家,由于與歐美地區的經濟往來相對不那么密切,因此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而到了2008年,隨著雷曼兄弟的破產,美國金融危機開始轉變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對亞洲眾多發展中國家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全球經濟開始萎靡。而后的很長一段時間當中,世界各個主要國家都面臨著復蘇自身經濟的問題,而眾多發展中國家迅速的經濟回升能力令全世界關注到新興經濟體對于抵御風險的意義,隨之而來的,就是東南亞、非洲諸國以及拉丁美洲等地區的國家迅速的凝聚在了一起。這些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貿易交流日益頻繁,相互之間的影響于制約也不斷的深化,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的一大特征。
3 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
歷史遺留因素以及當前發展的新環境都使得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必然面臨著更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新興經濟體迅速發展增加了國家質檢的多邊合作,導致國際事務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爭端,很難處理。為了更好的解決國際爭端,各種類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大量出現,掀起世界經濟全新的發展道路。例如亞太經合組織、歐盟、北美自貿區等等眾多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成立,都表明了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之下,世界經濟發展必然朝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3.1“一帶一路”與亞投行
“一帶一路”起源于中國,貫穿亞歐大陸,牽動亞太經濟圈以及歐美經濟區域,經濟總量預計可達21萬億美元,這一重大決策的實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或可成為全球經濟全新的增長點。“一帶一路”要成為全新的國際經濟增長點,必須依賴于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因此就有了亞投行的組建。亞投行的出現使得亞洲區域內部經濟建設成為一個共同體,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亞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建設。亞投行秉承著多邊合作的精神,為整個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交通、信息通信等等多個方面提出了眾多的資金投資支持,推動了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3.2北美自貿區
經濟全球化其中一個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全球范圍內的貿易活動不斷增加,隨著上個世紀歐盟創立以來,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就不斷發展。而經過了全球金融大危機以后,美國為了穩固自身經濟地位,進一步發展全球貿易活動,創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對北美地區的國家自由貿易起到極大的推動。而歐盟則是通過不斷的擴大自由貿易范圍,特別是由西歐逐漸的向東歐、亞洲地區擴張,進而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形成區域貿易一體化格局。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歷史遺留因素、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目標的差異性以及全球經濟新環境的共同影響之下,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有了極大的轉變。對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發展特征以及趨勢進行分析,對于制定我國未來的經濟政策,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文玲,顏少君.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特征[J].南京社會科學,2016,(05):1-9
[2]施錦芳,戚洪亮.全球化下世界經濟的新特征及新趨勢[J].東北亞學刊,2015,(01):33-38
[3]袁涌波,范方志.經濟全球化下經濟周期波動的新特征[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4,(04):6-10
[4]蔡高強.論全球化進程中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系[D].湘潭大學,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