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浩
【摘要】互聯網是信息時代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產物,正影響著人們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工會工作管理模式也應該進行變革,實現以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方法來完善和創新企業工會工作。本文概述了“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工會的發展背景及發展現狀,分析了企業工會工作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了“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工會管理新模式的實現路徑,以期為企業工會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企業工會作為企業員工的群眾組織,是密切聯系員工、了解員工訴求的重要窗口,也是開展員工活動的重要平臺。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企業工會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加強企業工會在員工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加快推進企業工會管理與互聯網的結合,將現有的企業工會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全力打造“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新模式,不斷推進企業工會工作向前創新發展,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和有力保障。
一、“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及企業工會工作現狀
(一)“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概述
上個世紀中葉新科學技術革命開始,信息化時代快速的走進我們,尤其是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產生和廣泛運用,更是掀起了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發展的大潮。進入到21世紀,我國對互聯網也投入了空前的關注與重視,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與企業有效結合,引導企業利用互聯網手段去拓展國際市場。2016年初公布的全國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實施工會“互聯網+”行動計劃,形成互聯網與實際工作互聯互動、深度融合的工會工作新模式。新形勢下,如何利用“互聯網+”創新和完善企業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己成為一個急需分析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現狀概述
背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員工數量增多,企業工會工作迎來新的壓力和要求。許多企業工會開始利用企業已經有的資源,如內網、外網等信息平臺來進行工作模式的轉變,通過利用互聯網、微信平臺等進行公會信息公開,通過微博互動、制作H5等進行員工事跡宣傳,利用公眾號、企業群開展員工互動活動,以各種互聯網形式提升企業工會服務效能;目前許多企業工會會不斷豐富公司內網的功能,不僅可以進行工作展示,還可以進行一些信息查詢、業務辦理、后勤保障等,增加了員工的業務了解途徑、提升了員工的辦事效率,在增強了服務實效的同時還實現了擴大工會影響力的目的;企業工會通過了解員工需求,結合實際不斷深化信息化服務內涵,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利用互聯網簡化了員工事物辦理流程,并通過與政府網絡平臺對接,讓員工及時掌握與自身福利等息息相關的政策和規定。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工會缺乏“互聯網+”意識
目前,有一部分企業工會對“互聯網+”的認識仍然很淺顯,缺乏足夠的“互聯網+”意識,企業建立的網站、微信平臺等流于形式,信息更新緩慢滯后。甚至有寫企業工會的領導干部認為開展“互聯網+”是給自己找麻煩,增加了工會工作量,因為大多企業的信息都不是電子的,給企業工會信息平臺的搭建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些領導干部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難,忽略了“互聯網+”帶來的深遠影響。
(二)企業工會人員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的能力不足
“互聯網+”時代是新媒體高度運用的時代,但是有一部分企業工會人員由于文化水平、年齡、時代等原因的限制,使得這部分人運用新媒體工具的能力較差,不會使用微博帶話題轉發評論、不會微信朋友圈發布及回復點贊,與新媒體平臺及其他人員互動性很差,對新媒體平臺的關注程度也不夠,再加之分享傳播不夠積極主動,使得這一部分人運用“互聯網+”技術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三)企業工會工作內容和管理模式缺乏多樣性
目前企業工會“互聯網+”的運用手段不夠豐富,涉及的工作內容比較單一乏味,管理模式比較傳統,缺乏感召力。要實現創新工會工作的目標,必須結合時代特色和企業員工實際需求,在現有工作內容和模式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豐富和擴展企業工會工作內容及管理模式,打造更新更好的與員工交流的平臺,探索新的服務內容。
三、“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探討
(一)強化企業工會及員工的“互聯網+”意識
“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創新應該不僅體現在內容方面,更多的應該是在思想意識和管理模式方面。企業工會人員應該正確認識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和互聯網運用的必要性。首先,企業工會的主要領導人是企業工會變革的發起人和推動人,應該積極構建組織領導機構,并及時進行工作推進;其次應該加大“互聯網+”企業工會服務的宣傳力度,利用多種新媒體途徑,增加員工對企業工會的了解和理解,從而提高員工對工會的認同感和滿意度,為企業創造更佳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企業工會人才隊伍的建設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思維對企業工會員工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工會干部首先要在員工中建立“互聯網+”思維,轉變原有思維模式,增加對信息的掌握,切實提高工會服務于員工的能力;其次,要加強公會人才隊伍的培訓與建設,在“互聯網+”時代進行職工培訓與傳統的培訓方式和效果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企業職工可以自行通過網絡平臺來學習相關的培訓課程,對自身的工作能力進行提高。培訓結束后企業工會可根據培訓內容開展學習效果檢測,促進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掌握和吸收;“互聯網+”時代員工可利用的培訓工具有很多,例如電腦、手機等等,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學習培訓,擺脫了傳統的培訓方式對時間、地點的限制。通過學習和培訓,建立起一支“互聯網+”思維認識深刻、互聯網技術運用熟練的人才隊伍,真正把“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推向新的高度。endprint
(三)構建綜合型企業工會工作信息平臺
創新企業工會工作信息平臺,建立以“平臺化”思維為主導、以“小平臺”為對接、以“小分子”為支撐的企業工會平臺管理系統(如圖),系通過小平臺、小分子進行員工信息和訴求的收集,將這些信息資源加以整合,實現互通互持,從而帶動企業工會服務大平臺。
“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管理的新模式建設目標是以信息技術為導向、充分應用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發展成果來提升企業工會工作效率。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應加強統一的企業工會工作標準體系的建設,實現企業工會工作管理模式更加智能化、企業員工權益基礎工作標準化、信息傳輸網絡化、工會資產管理透明具體化,更好的做到全面掌控企業員工權益的基礎信息。其次就是進行“互聯網+”時代企業工會工作管理模式平臺的創新建設。通過調查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出一個集科學化、系統化、數字化、智能化于一體的綜合工會工作管理平臺。信息平臺的使用,簡化了許多中間環節,極大地節約了企業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企業工會工作質量。
(四)強化企業工會工作的服務質量
在“互聯網+”時代,要實現企業工會工作服務質量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創建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工會門戶網站,除了融合核心工作內容外,還可以進行工會的動態新聞、最新消息分享;另一方面還可以開通微信公眾號等手機端的服務平臺,利用這種方式增加與員工的親近感,參與員工的日常生活,實現對員工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全覆蓋。
四、結束語
企業工會是企業與員工的溝通橋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企業工會網絡平臺的建設,“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工會應該打破原有的陳舊、單一的工會管理模式,主動適應信息化和新媒體廣泛應用的新趨勢,用“互聯網+”思維創新工會管理模式,在企業與員工之間建立起更加暢通的溝通渠道,優化企業工會工作,有效保障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從而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國亮.運用“互聯網+工會”夕釋放工會組織新能量[J].工業,2016(4):202
[2]李紅,李娟.探索互聯網+工會工作的新模式[J].經濟,2016(8):291
[3]馬珠.工會運用“互聯網+”推動工作創新的實踐與思考[J].工會信息,2016,(9):1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