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成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任務型教學有如春風化雨般滲入現今的課堂中。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筆者一方面耳濡目染,深切感受任務型教學理論影響下的課堂現狀,一方面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剖析一些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誤區,也逐漸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誤區
一、把任務型教學當成“萬能鑰匙”,放諸四海皆準
一些教師籠統地認為倡導任務型教學就等于在每一節英語課上都必須采用這樣的方式,無視教學環境和具體課型。
對我國的英語教育教學來說,任務型語言教學應是一種指導思路,而不是一種固定的、唯一的教學定式。“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結合現今英語教學的實際,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年齡心理特點、教學情境、不同的教學階段等因素靈活地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讓任務型教學在中國本土化,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二、把任務型教學等同于做練習
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在任務型教學設計中,有些教師往往把任務和我們傳統教學中的練習等同起來,于是他們將復雜的任務設計簡單化,進而機械地訓練語言。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通過設計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可以促進他們語言知識的獲得;習得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在課堂上模擬現實世界的活動可以培養他們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任務不等于練習,應該是任務高于練習。混淆任務與傳統意義上的練習只能導致喊“任務”之口號,大行“練習”之能事。
三、為做而做,為演而演,任務型教學活動流于形式
在任務型教學過程,經常會看到一些Pair work、Group work,采取這種活動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與同伴的交流,熟練掌握語言知識,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獲得更廣泛的交流空間。
然而,在熱烈的氣氛下,大多學生的注意力卻紛紛轉向對活動的形式、流程、操作方式上的關注,有些還用中文投機取巧地完成任務。究其原因,一些教師只是追求外在的表達、活動,對于語言基礎不再強調,學生的語言系統長期得不到改進。完成任務流于一種機械的過程,學生無法從中內化語言知識,這偏離了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初衷。
四、任務型教學活動過難或過易,忽視活動設計的層次性
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征,既不要降低教學要求,也不要超過學生的正常語言能力,活動的設計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形成由初級到高級的任務。否則,學生都將不能達到教師已定好的預期效果。任務活動過易,學生輕易就能完成,達不到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效果;活動過難,學生就很難很好地完成任務,不僅不利于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培養,同時會增加學生的挫敗感。
五、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未能面向全體學生,只見一木,不見森林
在任務實施中,一些教師選擇優等生作為活動示范對象,而往往這些學生在活動中又繼續選擇其他優等生,強強聯手來保證在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而一些并不出色的學生很少甚至沒有機會參與到任務中來,默默圍觀。
教師在分配任務時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允許個體差異的發展,給學生安排任務時必須依據學生的成績、個性、能力等差異合理分配好。這樣就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了空間,在任務活動中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位置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鍛煉和提升,使每一位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都能發揮其自身英語語言優勢并體現自身的價值。
六、課堂內任務過于繁多,任務設計中前后時間分配不當
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喜歡設計大量的任務型活動,聽說讀寫唱演跳,十八般花樣齊上陣。這直接導致分配給每個任務的時間少,學生應接受的必要語言輸入也就被壓縮,只能一帶而過,片面追求任務設計數量和花樣,并不能抓好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積累,也不能培養學生各項技能。
此外,還有許多教師特別重視語言知識的呈現和操練,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任務前的語言準備階段上,輪到任務實施時,草草結束,偏離任務設計的初衷。任務型教學環節中應該設計合理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任務型設計原則的活動,其設計應該緊密結合,層層深入,再則教師應該在實施任務和反饋的環節中留給學習者充足的時間,讓學習者在完成任務,展示成果的過程中體驗成功。
七、任務型設計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任務型活動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學生沒有想象和擴展思維的空間。如:讓互相之間非常熟悉的同學來互問姓名,讓學生在課外用英語到商場購物,這些都是虛假的、脫離實際的任務。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景非常重要,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中,產生親切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這種教學設計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將英語語言知識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八、任務型活動完成后,缺少有效的評價方式
在現今英語教學中,學生完成任務之后科學、全面的評價還非常匱乏。具體表現在評價性的語言、評價的角度、評價的手段和評價主體比較貧乏和單調,往往是簡單幾句口頭的鼓勵性表揚就草草結束。而任務型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重激勵、重發展、重能力。終結性評價關注結果,而形成性評價關注過程,所以綜合運用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這兩種評價方式并合理落實將有利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