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淼淼+馮森
【摘要】新經濟常態下,我國提出“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構想,本文從“一帶一路”戰略背景的角度分析了“一帶一路”戰略對我軍軍費配置的影響,并討論了“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軍軍費配置存在的不足,最后得出統籌軍費配置規模,調整軍費配置方向,突出軍費配置重點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軍費配置;結構優化
新經濟常態下,我國提出“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構想,軍費配置是軍隊發展的重要約束條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如何優化軍費配置結構,建設新型國防力量,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已然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一帶一路”戰略對我軍軍費配置結構的影響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周邊的地緣政治正在悄然改變,各國軍事博弈日益激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處處設障。“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既是經濟發展的機遇也是軍事建設的挑戰,對我軍軍費配置結構影響深遠。
(一)國防保護范圍擴大,軍費需求總量提升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以來,周邊各國積極響應,我國由過去的對外貿易發展轉變為貿易與投資并重。能源與原材料進口的通道安全,日益擴張的海外投資安全都成為國家利益安全觀的內容。國家利益的邊界,決定了國防保護的邊界,國防保護范圍擴大勢必會引起軍費需求上升。
(二)遠程作戰幾率增大,軍費配置方向需要調整
根據統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存量由2003年末的13.17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末的720.16億美元。資本“走出去”的同時,也要看到沿線地區地緣政治復雜,各種勢力縱橫捭闔,政局動蕩不穩。而我軍目前遠程投送能力欠缺,海空軍建設與遠程作戰任務開展不適應,軍費配置結構沒有突出建設軍隊遠程作戰的能力。
(三)對抗強度上升,軍費配置效率亟需提升
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提出,中國經濟安全發展的頭號對手已經不再是周邊國家,而是幕后操盤的美國。中國軍隊保障國外投資貿易安全的軍事行動也將直接與美軍對壘,其對抗強度節節攀升。我軍軍費配置效率尚且不高,總體供給不足的同時又有部分領域供給過剩,對裝備發展、前沿科技、新型軍事力量建設的投入仍有空間,與軍事強國的差距依然很大。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軍費配置存在的不足
(一)供需關系不平衡導致配置效率
近年來,我軍軍費絕對規模穩定增長,有力促進了我軍信息化建設進程。但是,受傳統后勤思想影響,我軍維持性經費占總經費比例偏高,部分領域供過于求,出現預算執行率低的情況,與此同時建設性經費則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資金缺口得不到滿足。就增長速度而言,建設性經費的增長速度要明顯高于維持性經費。供需關系不平衡的現狀導致軍費配置呈現出低效率的局面,既滋生了體質內部的腐敗,又抑制了新型戰斗力的有效生成。
(二)陸軍主體思想的制約作用開始顯現
中國歷史上長期是一個重陸防而輕視海防的國家,軍費資源配置往往更多傾向于陸軍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踐將國家的海洋利益提高到重要位置,中國要建設一支能夠維護國家海外投資利益的軍事力量,就要重視空海軍力量的建設。就美國而言,近30年來,美軍空海軍的經費支出占到軍費總量的60%到70%,而陸軍支出僅占25%到30%。我國陸軍主體思想的制約作用限制了海空軍的軍費投入,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踐,不利于我國海上貿易的安全開展。
(三)對新型作戰力量的軍費投入仍有空間
“一帶一路”戰略下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驅動了防務全球化。從軍費配置來看,美軍在壓縮裝備費的同時,卻在配置結構上向新型作戰力量傾斜,投入大量經費進行高科技裝備研發、新一代航母建設、無人機戰斗力塑造以及空天領域的開發。我軍目前裝備費雖占到了軍費總體開支的約三分之一,但是在粗放的軍費管理條件下,經費的配置效率依舊不高,在新型作戰力量建設領域的投入仍然有空間。
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軍費配置結構優化的對策
(一)統籌軍費配置規模,平衡供需關系
隨著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軍費供需矛盾將會進一步激化。解決這一問題,不僅要從增加軍費總量入手,統籌軍費配置,提高經費配置效率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我軍目前來看,統籌軍費發展,就是要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子上,每一筆支出都有利于戰斗力形成。平衡軍費供需關系可以壓縮維持性經費占軍費總額的比例,精簡機構和人員,解決戰斗力建設中的資金缺口,將過剩的經費從飯桌上轉移到戰場上,在保持有效監管的前提下,提高預算執行率。
(二)調整軍費分配方向,協調各軍兵種發展
就我軍目前而言,陸軍兵力是海軍的3.6倍,是空軍的2倍之多,這樣的軍隊構成已經不再適應新戰爭樣式的轉變。隨著我國戰略利益的輸出,建設強大的海空軍及火箭軍已經刻不容緩。海空軍及火箭軍屬于技術密集型軍種,裝備昂貴,技術含量高,軍費消耗大。軍費配置過程中,要突破陸軍主體思想的制約,加大對海空軍的軍費投入,由于空軍前期的發展優勢,對海軍的經費投入又要多于空軍,協調各軍兵種同步發展,構建起我國國際貿易的堅強后盾。
(三)突出軍費配置重點,加快新型作戰力量建設
我軍正面臨從建設機械化部隊向建設信息化軍隊的轉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將加快我軍轉型進程。面對世界強國新型作戰力量的建設,我軍軍費配置應當適應當前新形勢的發展,將新型作戰力量的建設經費放在軍費配置的重點位置。全面保障好新的作戰力量,如網絡作戰部隊、太空作戰部隊的發展,支持我軍裝備的體系建設與信息化升級。
參考文獻:
[1]李凌.中國和平發展中的國防費政策[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3
[2]郭中候,蔣義文.21世紀世紀軍費動態2009~2013[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3
[3]黃瑞新,李凌.中國軍費結構優化影響因素與變化趨勢[J].軍事經濟研究,2015(5)
作者簡介:
易淼淼(1994-),男,漢族,湖南省邵陽人,現供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管理學學士,研究方向:軍隊財務管理;
馮森(1994-),男,漢族,四川南充人,現供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管理學學士,研究方向:軍隊會計。endprint